吃药产生副作用了怎么办?
吃药产生副作用了怎么办?
目前所用的抗抑郁药都有这样那样的副作用,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常见口干、便秘、心跳加快、血压改变;视物模糊、嗜睡、排尿困难、头晕等。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常见失眠、口干、便秘、性功能减退、对肝脏损害等,并有如鸡肝、乳酪、酒类等含酪胺高的食物的限制。
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常见胃肠道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还可出现性欲减退、失眠、焦虑等。
有的病人副作用比较轻,有的则比较重。
如出现轻度副作用,一般多采用观察、随访,不需特殊治疗。对于伴有失眠的病人,可以小剂量使用催眠药物。
如出现中等程度的副作用,常需用对抗这些副作用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或者酌情减少剂量,或者换用其他类抗抑郁药。
当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时,如出现意识障碍、心律不齐、抽搐、急性皮疹、高血压危象(头痛、血压升高、皮肤潮红、出汗、抽搐、昏迷)等,应立即停药、并及时送医院急诊,对症治疗,尽快、尽早地控制副作用,减少病人的痛苦。
治疗抑郁症时要做药物血浓度测定吗?
使用某些药物治疗疾病时需做药物血浓度的测定,如***、卡马西平、碳酸锂,因为这些药物的有效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比较接近。
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尤其是新一代抗抑郁药,其药物的有效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距离比较大,十分安全,因此不需要做药物血浓度测定。
传统的抗抑郁药,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其代谢产物多,药物有效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的距离也比较大,所以也可不做药物血浓度的测定。
不过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同其他药物合用时,尤其是与心血管药物合用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有条件时应该随访心血管药物的血浓度。
没有条件时,应该根据临床表现来调整心血管药和抗抑郁药的剂量,必要时可以换用其他类型的抗抑郁药,以取得治疗抑郁症、又减少或避免副作用的最佳效果,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治疗抑郁症时可以突然停药吗?
抑郁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因此需要一定剂量的抗抑郁药维持治疗,以预防抑郁复发。
但在临床实践中,常见有些病人症状缓解后,在维持治疗时擅自停用抗抑郁药,产生撤药症状。
那么治疗抑郁症时为什么不可以突然停用抗抑郁药呢?这是因为在抑郁症状未完全控制时突然停用抗抑郁药易导致抑郁反复,病情加重。
其次,突然停用抗抑郁药易产生撤药反应。所谓撤药反应,是指突然停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头晕、感觉异常、头痛、睡眠障碍、多梦、焦虑、易激惹、乏力、恶心、视物模糊等。
所有抗抑郁药突然停用都可能出现撤药反应,最多见的是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的病人,约占所有抗抑郁药撤药反应者的 1/3,而新一代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撤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少。
因此,治疗抑郁症时不能突然停用药物,而应逐渐减少剂量,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减少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