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牛奶国标降低说句公道话-牛奶国标变动的真相

2020-12-15 17:22 作者:不务正业的李雷  | 我要投稿

前段时间,牛奶国标变动的事情又一次被提起,然后刷遍全网,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当然,那个时候,群情激愤,咱也怕被怒火淹没。


不过,现在估计热度也下去了,所以我就出来为中国牛奶产业说两句话。


很多人都记得2010年,中国牛奶国标发生了改变,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将蛋白质含量由原标准中的每100克含2.95克减少到2.8克。


当时骂声一片,大家纷纷声讨奶牛标准下降,认为标准制定者在乱搞。


然而,事情的真相却是:标准改变,是为了当年广大的奶农。


一、国标下降-无奈之举


当年的国标是2.95,然而,当年国内的牛奶情况呢?


中国奶牛的小规模养殖比例较高(超过70%),因为养殖水平低、奶牛生存环境较差导致菌落控制不易,从而国内的牛奶合格率非常低


据农业部的一项调查,2007年到2008年夏季,北方一些省份生乳蛋白质含量低于2.95克/100克的比例分别达到75%和90%[1]。


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大部分的牛奶,挤下来就不合格了,不合格,那自然是无法被奶企收购,因为奶企是按照国标来收购牛奶的。


于是大量的奶农就选择了提高牛奶蛋白的办法,当然,不是添加蛋白,而是根据牛奶蛋白检测的方法提高其含氮量。


可能有的人要说,既然如此,那就淘汰这些奶牛吧。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因为每一头奶牛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在那个年代,人均收入非常低的情况下,一头奶牛都可以达到近万块,可以说,每一头奶牛都是每一个奶农的发家致富办法,甚至是唯一办法。


正因为如此,国内当时才选择了降低牛奶的蛋白质标准,免得大量的奶农破产


新闻上历历在目的大量倾倒牛奶,让很多人都怀疑世界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控制产能的倒牛奶事情竟然发生在了中国!


冰山融化太快了,就是洪灾。。。


二、牛奶蛋白的根源——奶牛和草


那么,为什么国外的牛奶蛋白含量高,而国内的蛋白含量就低呢?


其实有两个根本的因素,那就是奶牛和草


1、奶牛


奶牛品种是决定牛奶质量的关键因素,不同奶牛,其产奶成分差异巨大。比如下图是新疆褐牛、荷斯坦牛和西门塔尔牛三种奶牛其牛奶中成分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呈现了明显的差异[3]。


正因为如此,奶牛的品种至关重要。


中国本土的牛主要是以黄牛和水牛为主,而今天大家看到的大量的黑白花奶牛,其实基本上是引进的专门产奶的品种。


尤其是长期农民自主的培养,使得国产奶牛总体上呈现了一定的蜕化趋势,再加上养殖水平低、奶牛生存环境较差导致菌落控制不易,导致奶牛的产奶质量很难上去


不过,近些年来,国内开始大量引进国外的优质奶牛品种,并在现代育种方法下提高育种质量,因此现在国内的奶牛其产奶质量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饲料


奶牛的产奶质量受饲料影响非常大。同样的品种,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饲养办法,产奶质量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比如下面是对同一种奶牛采用不同比例的饲料成分进行饲养,其产奶中的成分存在差异[4]。


而国内长期饲料结构单一,缺乏优质牧场,是导致国内奶牛产奶质量较差的根本因素。即便是良种奶牛,其牛奶中蛋白含量也偏低。这也是国产牛奶近些年来反复被诟病的重要因素。


三、好草产好奶


既然国外的牛奶质量较好,那么,我们就要学习国外的优良经验,就是,引进优良奶牛品种,然后培育优良牧草。


而这也是近些年来国内奶企的重要举措,许多大型奶企都开始建立自己的牧场,实现种植、养殖、加工零距离一体化,地种草、草喂牛、牛产奶,粪还田,形成循环生态产业链,从根本上解决奶牛品种和牧草问题,确保了其产品安全和高品质。同时引入高产品种开始进行本土化奶源提升。


由于草场、牧场、工厂紧紧相连的全产业链生产管理,挤出的原奶省去了收集、储存、转运等多个牧场所产生的繁杂环节,而是通过一条低温管道直接进入加工环节。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产业链一体化——通过上游产业自有自控的布局提高奶质量,是当前提高国产奶的最合适的办法。


四、中国乳业的未来


当前,中国本土的牛奶产量还是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国产牛奶要满足国人需求,全国性的奶牛产业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


我们要摒弃传统低效的农户养殖,而应该实现规模化、工业化生产,从总体上提高牛奶生产效率和质量。这就需要以乳企牵头,举全行业之力展开上游产业链的投入和建设。长达十年时间,奶源一直是乳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可喜的是,发展至今日,可以看到很多乳企正在投资和收购大规模牧场,乳业正在积极转化上游草业和牧业的生产和供给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原奶标准和品质。


目前,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饮奶量还有大幅提升潜力。中国作为世界最大消费国、人口大国,中国乳业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要谈提升乳业品质,就必须从最重要的原奶品质着手。无论是种草、还是收购牧场,不断涌现的乳企持续加码上游产业建设,也体现了中国乳业未来的一个底气和信心。


1 https://xian.qq.com/a/20100714/000054_3.htm


2 http://news.sina.com.cn/c/2008-11-01/031716566608.shtml


3 利用DHI数据分析新疆地区不同奶牛品种_季节效应对牛奶质量的影响_操礼军


4 饲喂不同比例全株玉米青贮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_初晓红


为牛奶国标降低说句公道话-牛奶国标变动的真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