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种恐龙(第一部分)
索氏波利特龙
波利特龙生存于早白垩世的西班牙,化石出土于马加斯德米兰贝尔组。正模是MQ98-Ⅰl-1是一个右侧齿骨。



体长:约五米。
分类:恐龙总目——鸟臀目——角足亚目——鸟脚下目——鸭嘴龙超科
广西那派龙
那派龙生存于早白垩世的阿普第期的中国广西,化石出土于新隆组,化石正模是接近完整的右侧骼骨和缺少远端的右坐骨。




那派龙是我国南方第一个基干禽龙类成员,丰富了新隆组动物群内容。
体长:约3米。
分类:恐龙总目——鸟臀目——角足亚目——鸟脚下目——基干禽龙类
西氏布莱斯通龙
布莱斯通龙生存于早白垩世的英国,化石出土于威塞克斯组。化石正模是MlWG.6344。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布莱斯通龙属于基干鸭嘴龙形类,与禽龙科成员如禽龙接近。

体长:4~5米
分类:恐龙总目——鸟臀目——角足亚目——鸟脚下目——基干鸭嘴龙形类

贝氏中国头龙
中国头龙的化石发现于中国内蒙古。中国头龙的发现丰富了我国的肿头龙下目种类,为肿头龙类的演化提供了更多线索。




体长:约2米。
分类:恐龙总目——鸟臀目——角足亚目——肿头龙下目——厚头龙科

南方巨龙
南方巨龙化石出土于澳洲大陆伊罗曼加地区的温顿组地层。生存于森诺曼期/土伦期的澳洲。


体长:大约25米。
分类:恐龙总目——蜥臀目——蜥脚形亚目——蜥脚下目——真蜥脚类——泰坦巨龙类
冻骨寒极龙
冻骨寒极龙种名和属名取自因纽特语“骨头”和“寒冷”。寒极龙生存于晚三叠世的格陵兰,化石出土于玛姆罗斯克林特组,化石正模NHMD,164758是个完整度很高的头骨。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寒极龙属于板龙科。


体长3-4米。
分类:恐龙总目——蜥臀目——蜥脚形亚目——原蜥脚类——板龙科
强腕龙
强腕龙是今年新命名的蜥脚类恐龙。得名于强壮的前肢,尤其是尺骨、尺骨鹰嘴和桡骨。
强腕龙名字里虽然带有“腕龙”二字,但它并不属于大鼻龙类。

体长:保底20米。
分类:恐龙总目——蜥脚形亚目——蜥脚下目——新蜥脚类——马门溪龙科

塞拉角龙生存于晚白垩世的美国,化石出土于霍尔河组。


体长:5.2米。
分类:恐龙总目——鸟臀目——角足亚目——角龙下目——角龙科——开角龙亚科

米氏魁首龙
魁首龙生存于晚三叠世的威尔士,化石出土于潘蒂芬农采石场。
化石正模是NHMUK,PV,R,37591是椎骨和骨盆。





体长:约2米。
分类:恐龙总目——蜥臀目——兽脚亚目——腔骨龙超科
部分资料来源:化石网、百度恐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