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史记.滑稽列传》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职场达人东方朔

2021-10-19 18:09 作者:菠萝的自我救赎  | 我要投稿

导言: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奇人,在我们高中的语文课本里和各种影视作品里面都有出现过的,他叫东方朔。

东方朔传并非司马迁原来的《史记》所载,而是来自同时代同朝为官一位叫褚少孙的人补充上去的。司马迁死后,《史记》在流传过程中篇章有所遗失,褚少孙做了部分补充和内容修复,才看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史记》,他对《史记》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需要被后人认识。

在《滑稽列传》中,司马迁原来流传下的篇章只有3位人物的故事,显得单调。褚少孙补充了与他年代较为接近的六篇比较符合史实的生动故事,丰满了《滑稽列传》的故事内容。

 

正文解读:

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职场达人东方朔

1、原文释意:“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

汉武帝时候,齐地有个人叫东方朔,喜欢看各种古书,研究儒家经典,也非常广泛地阅读诸子百家的书。

点评:背景交待了东方朔这个人不死板并非腐儒,好奇心比较强,知识涉猎比较广泛

 

2、原文释意:“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

东方朔初次到达长安时,到公车府给皇帝进谏,用了三千个木简。公车府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得动书简。汉武帝看看停停做做记号,用了两个月才看完。汉武帝随后就给了他一个官,大概是现在秘书的角色。

点评:比较有性格的投简历方式,让人眼前一亮。而且还挺有水平,不然汉武帝怎么会赐官给他呢?能感觉东方朔这人比较能来事

 

3、原文释意:“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数赐缣帛,担揭而去。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于长安中妇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于女子。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

汉武帝多次召见他谈话,但东方朔从来没有让汉武帝感到不高兴。汉武帝时常赐他饭食酒肉,吃饱,余下的他直接放怀里打包走人,衣服都脏了。多次赐丝绸锦缎,他也是提起就走人。东方朔专门用这些赐予的钱财锦缎,去娶长安城中年轻漂亮的妇女。大多娶了一年就休了,再换一个。汉武帝所有赐予他的钱财都花在女人身上。皇帝身边的人都叫他“狂人”。

点评:东方朔这个人可以说是不修边幅,也不太顾忌社交礼仪。比较好色但很大方,换老婆和女朋友的速度跟现在的王思聪差不多。当然,他是有意为之还是放纵自我,下文他自己会给出解释,但不论怎么说他活得是真的潇洒。

 

4、原文释意:“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朔任其子为郎,又为侍谒者,常持节出使。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旁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

汉武帝得知了就说:“如果东方朔当官没有这些荒唐的行为,你们怎么能比得上他!”后东方朔保举他儿子当官,应该是类似目前董事局秘书的官位,常常奉命出差。一天东方朔经过殿中,郎官们对他说:“人人都以为你是个狂士愣头青。”东方朔则回答:“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朝廷里的隐士。古时候的隐士,都是躲在深山之中。”东方朔时常坐在酒席中,喝爽了,就站起来自嗨一下得意地唱道:“隐居在俗世中,避世在金马门。朝廷上就可以保全自己,何必隐居深山和茅庐之下。”所谓金马门,就是衙署的门,门旁有铜马,所以叫金马门。其实就是把自己比作板凳人,做最佳第六人或锋位摇摆人

点评:东方朔以身示范,诠释了在官场和大型企业的为官之道。才华与本事是立身之本,甘愿自贬,不作出头鸟,身位始终保持可高可低,进一步可以参与大事,退一步可以潇洒过日子。非常清楚自己的职场定位和目的,始终保持着一种担最少的责任拿最大的利益的心态,实实在在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对上,不让领导猜忌。对下,周边同事与你相处也感到舒服,没有什么威胁感。在成熟企业里,东方朔这类型得人应该算是如鱼得水。但反观这种滑头的员工在初创或迅猛发展的企业里却未必合适。

 

二、识破套路,引经据辨,暗抬身价

1、原文释意:“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数。著于竹帛,自以为海内无双,即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其故何也?

一次正值朝廷召集宫里的博士先生意事,大家一同诘难挖苦东方朔,说道:“当年苏秦、张仪偶遇大国的君主,就能位居大卿宰相的位置,恩泽流传后世。现在您老人家研究先王治国之道,仰慕圣贤的道义,又精通《诗》《书》和百家学说,学识渊博不可胜数。又有学术著作,自以为国士无双了,真可谓博学多才、见多识广、思辨敏捷心有大智慧了。然而你又尽心尽力地侍奉皇帝,旷日持久十多年了,但官位不过还是秘书,不过是个近卫。你说是不是因为你的行为不检点呢还是别的原因?

点评:这种事在职场里面往往是一个套路。同事正常情况不会无缘无故吓起哄挖苦或者替你可惜,更多的可能是故意挖坑或者领导有意试探,尤其在那么多人面前,要是说出一些不忿或消极的言语,就会传到整个公司包括领导的耳朵里。我们且看东方朔如何破解套路。

 

2、原文释意“东方生曰:“是国非子所能备也。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张仪、苏秦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听行通,身处尊位,泽及后世,子孙长荣。今非然也。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贤与不肖,何以异哉?方今以天下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义,困于衣食,或失门户。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常侍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灾,虽有圣人,无所施其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故曰时异则事异。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躬行仁义七十二年,逢文王,得行其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学行道,不敢止也。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崛然独立,块然独处,上观许由,下察接舆,策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常也。子何疑于余哉!”于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

这里不作具体解释,是东方朔自述的一段彩虹屁,原文的文学表达水平非常精彩建议大家细品,大概表达了两个意思:(1)此一时非彼一时。过去是乱世,百废待兴,人才稀少,诸侯列强对人才自然视为救命稻草。但现在是太平盛世,在武帝优秀治理下恩泽四方,百业兴旺,天下归心,人才多不胜数就业无门,才华都没机会施展。假如张仪、苏秦和我在同一个时代,他们连个小官小吏都当不上,更何况能当皇帝的秘书?(2)是金子总会发光,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难不成因为就业和晋升困难就不自我加强学习了么?姜子牙等了七十二年才等到了周文王,现在暂时怀才不遇的人更应该加强自我学习等待伯乐。

点评:东方朔自捧自擂的一段话顺利化解了同事们的集体挖坑,让尴尬的变成对方,让在场同事感觉自己格局小了。不仅赞美了领导是多么优秀,还顺手赞扬了自己勤勉尽忠,传道领导的耳朵里是多么爽。没说一句脏话却引经据典骂了一群人。东方朔说话水平很值得大家学习,但未必学的来,共勉吧。

 

三、因势利导,忽悠鬼才

原文释意:“建章宫后阁重栎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武帝往临视之。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诏东方朔视之。朔曰:“臣知之,愿赐美酒粱饭大飱臣,臣乃言。”诏曰:“可。”已又曰:“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诏曰:“可”。于是朔乃肯言,曰:“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其后一岁所,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乃复赐东方生钱财甚多。”

这是一个忽悠的故事,就是皇宫中有一只奇怪的动物,汉武帝问了很多有学识的人都不知道是个啥,随后让东方朔来瞧瞧,殊不知东方所却卖起了关子,跟汉武帝要了酒食良田赏赐,才说道这动物叫“驺牙”(不知道是不是他吓编的),寓意着远方有前来投诚归顺的。后来匈奴浑邪王果然率领了十多万人来归降,汉武帝就赐予了东方朔更多的财物。

点评:我相信东方朔并不是在瞎忽悠,而是掌握了一定的事实依据,只是找了个机会顺利借题发挥。作为皇帝的秘书,他对边疆战事应该也是了如指掌,也知道皇帝当时心里可能就是非常关注这个事,因势利导索要赏赐,借着一件无关紧要的说了皇帝一个想听到的话,结果就是猜错没事猜对有奖。这种才思敏捷还真不是普通人学的来,咱们只能欣赏一下古人的智慧。

 

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原文释意:“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居无几何,朔果病死。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之谓也。”

东方朔临近人生尽头时,一改平时得幽默,借用《诗经》的话一本正经地劝谏汉武帝远离巧佞之人和谗言是非。汉武帝不解感觉很疑惑“今回顾东方朔,难道只是个巧言善辩的人么?”不久东方朔就去世了,古书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点评: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晚年的汉武帝因为迷信巫蛊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一度导致全国和朝政大乱。临终的东方朔一改他日巧舌如簧、明哲保身的形象,直接劝谏。虽然东方朔一生很滑溜八面玲珑,但是关键的事情上他从不含糊,至死也没忘报效社稷的为官初心,结尾的感叹也是《史记》对东方朔一个非常褒奖的评价。

 


《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传》到此结束,欢迎读者关注、点赞、转发、打赏、留言。

我是厕所文学创作者。



《史记.滑稽列传》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职场达人东方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