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温铁军:认清当前局势,紧随国家战略,不寄希望于飘渺的想象【温言铁语】

2023-03-03 15:53 作者:铃岚苏  | 我要投稿

关键词:国际环境下未来的走向、如何活化过去投资建设的设施性资产、战争经济学中的成本追加


俄乌冲突下欧洲的变化

我们刚才讲到了就是欧洲的崛起是从90年代占有了整个苏东体系的资源性资产。那因此构成了欧洲的硬通货国家,形成了欧元区。欧元区继续可以形成因区内的结构差,就是苏联东欧的这一带永远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区,可以向整个欧洲提供最廉价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维持欧洲的产业资本至少稳定生存。同时它的市场也会不断扩张,因此整个欧洲区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地区,它产生的资本的流量应该就是割韭菜的对象,所以始终在这个过程中,就在欧洲整合的过程中始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局部的热点冲突。


那大家也看到美国作为美元金融资本集团的

主导国家,欧洲完成整合,特别是当原来的德法整合变成德俄整合,这样的一个地缘关系呼之欲出的时候,那很可能对于美元资本集团来说,它是一个最现实的直接威胁。很多人很难理解这两个东西是怎么回事。我就请你们看结局,就当德俄从原来整合变成对抗性冲突,以俄国战争为主要的起爆点发生整个欧洲跟俄国之间完全撕裂。



也就是说,俄国无论有多少廉价的能源和原材料也不可能再被欧洲接受,不能再去支撑欧洲的产业资本的时候,欧洲首先是第一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第二能源要依赖美国,美国的能源比俄国的能源价格高很多,但也宁可要高价的美国能源也不能要俄国的低价能源;那接着就是当这些能源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的时候,欧洲的产业资本难以维持,那美国正好张开双臂欢迎欧洲的资本流向美国。所以客观的看,我们应该知道,这个结果就是俄乌冲突的战争结果已经打出来了,就是欧洲的实体产业流向美国,美国的能源原材料流向欧洲,那欧洲的资本流向美国。客观上是原来欧洲可以整合俄国的资源原材料的这个整合的体系,从此很难再形成一个属于欧洲体系了。那在不能形成欧洲体系,所有的资本投资人他们的预期都是会很清楚的,就是我们没有未来远期的收益增加了。那这种情况下欧洲资本流向美国也是必然的。



03:20


继俄乌之后美国的下一个目标


现在麻烦在哪?因为已经崛起的中国,她在这个阶段上开放了资本市场。我们也都知道,2015年初试,2018年以后,我们开始几乎全面开放了资本市场。我们取消了过去的QFII。QFII是什么呢?就叫做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就是合格的国外机构投资人。我们是给配额的,就是你被合格、被认可你是善意的。你进入我国资本市场是帮助我国资本市场做融资的。尽管你合格但也只能给很少的额度。一年大概也就是个几百亿美元的额度,所以我国资本市场几乎很难让外部资本流入,来在我国市场翻起投机浪潮,但是从这个特朗普打贸易战以来,我国不断的放开……


现在呢这个QF的这个限制呢已经放掉了,所以现在外国资本可以进入我国资本市场了,这是其一。其二中国又是世界最大的产业资本的集中地。全世界所有的大类产业、中类产业、细类产业都集中在中国,所以任何产业想要获利它只能找到产业配套最好的地来安排他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链。所以这样呢,就导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型的产业资本的跨国公司都进入我国了。那这种情况下我国就是既吸纳产业资本又吸纳金融资本。当然这也客观上是斗争的结果,就是美国人要想让产业资本回流,美国人要想让我国放开金融金融市场,所有这些都是在斗争中我国不断的调整,不好意思说让步。




但是你不断的让不断的让最后让出一个结果呢是美国搬起石头砸了它自己的脚,世界资本流向中国。也就说美国寄希望于制造的这个俄乌冲突的结果本来应该是打残了欧洲,欧洲的资本流向美国,美国割欧洲的韭菜,但大量的欧洲资本流向中国。其中还有很多属于技术性资本。而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就成了迫在眉睫的战争热点地区。欧洲是美国的盟友都可以爆发战争,只要能够实现金融资本全球化获利的要求。那更何况我国是被作为意识形态的敌人。并且已经在金融资本竞争阶段被明确的列为主要敌人。


所以我们与其说这个只要能够重建全球化,我们搞一次再全球化。只要我们放低身段,只要我们帮它消消气,似乎你就能够让他缓和下来。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有这种梦想,所以借用伟人的话: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我们现在所遭遇到的这样一个阶段性变化。这个不是取决于我们,我们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无论你抱有多么善良的愿望,你挡不住。你已经成了一个世界产业资本大国和金融资本大国的客观情况。



06:25


活化建设性债务形式的资产

好了我们再多说一点,可能问题就更清楚了。西方的债务对应的是它要安抚社会所做的开支,对应的是要在世界上获取霸权的军事开支,所以它是消费性的负债。我国有个最大的不同,我们增发的债务从一开始就是建设性负债。我们对应的是国债投资形成的资产,所以才有我国的有关部门负责人站出来说:我们这几十年的投资建设,已经形成了1,300万亿设施资产。这就意味着我们无论发了多少债我这个债是对应着资产的。这点呢跟美国跟西欧国家的那个发债完全不一样。它发债对应不上资产。因为无外乎就是发了社保、医保或者扶助了社会开支等等。它无外乎就是这些,当然还有很大部分是军事开支,所以他对应不上资产,也可能能对应上一部分军事资产。我们接下来可以讲军事资产对应的一部分怎么变现。但是总之呢对应资产的债务是可变现债务。我国如果继续向这些设施性资产,已经投下去的设施性资产做进一步的投资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每一部分设施性资产需要不断的后续投入才能使它得到利用。因此,就这部分设施性资产实际上仍然产生现金流。比如我们为了脱贫攻坚战略的实现,我们向贫困村直接投下去了光伏发电设施。一套光伏发电设施大约500万左右。这500万设施每年要继续投,才能让它维持正常运转。那形成的这个光伏等整个这个系统,也需要维护性的投入。



就比如说把光伏板擦一遍,这就属于维护性投入啊。那我们说类似像这些投入都是使得这套原有的设备继续得到现金流。只要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就是可变现资产,不过是变现多变现少的问题。但总之如果没有现金流的继续流入,这部分资产很可能就是沉淀资产,沉淀资产可能转化为沉淀成本,它就很难被活化。但如果我们是长期使用的不断维护的、不断投入的,比如像乡村修了路、架了电难道它都不是可维护资产吗?它只要往里投,它就带动现金流,它就是可变现资产,这个资产可以重组。如果在村里边修了条河,那我修河的这个钱是我投进去使这条河可利用。那接下来我第二年再投什么呢?把这个投下去的河的资产进一步调整结构。我把河边改造成河边湿地。第三天我在头把它变成湿地公园。湿地公园进一步就又产生休闲旅游的收入了。它的从原来不可变现的设施性资产逐渐变成了可产生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现金流的这样的资产。所以我们看中国这些年她从一开始搞国债投资就是在形成资产的过程。她现在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以债务形式存在的资产。那我们进一步发展其实把多种多样的基本建设所形成的资产,把它用其他的可产生现金流的投入作为杠杆,把它翘起来。


你不能说我把这些沉淀资产不加处理就直接打成资产包。那个是要造成金融危机的,但是如果我是不断的用后续投入来变成一个可撬动的可变现的资产,那是可以打成资产包的。这样就会使得中国的资本市场将会得到很大的投入的机会,也因此在全球金融资本竞争阶段,只要中国以这种投入方式去形成这个债务,然后把债务变成可变现的资本品去做交易。做长期投资人都很明白,一个10年左右的周期会使得很多过去沉淀资产变成可活化资产。当我们经历一个衰退周期的时候,很多本来活化的资产就会变成沉淀资产。当这个衰退期重新进入复苏高涨的时候,原来的沉淀资产就会变成可交易资产、可生息资产。这是一个看周期的问题。



我国恰恰是一个因为她具有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所以她是可以跨周期调节的。一个周期,无外乎就是高涨然后爆发危机,危机进入衰退,衰退进入复苏,复苏进入高涨,它是一个周期。我们可以跨周期调节,所以因此我国这个庞大的资产,它是可以被活化利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就是说下一个最大的可收割的资产的地方就是我国。因此如果是国际金融资本集团不拿我国来作为下一个收割对象,那它对不起自己。如果我们不做好准备防止被他人收割,或至少少被人家收割一点。如果没有这种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那是我们无能。所以双方之间的这个对抗性矛盾就是人家要收割你,你要防人家收割,就是这么一个对抗性矛盾。所以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最主要的理解,就应该理解在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扎好篱笆。如果你来不及打成很深厚的城墙啊,不是高墙壁垒。如果来不及,那你至少得检查检查你的篱笆。所以双方之间是一个收割与被收割的关系。这点我想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个希望大家理解。



12:49


战争经济学

那接着我们还要再加一点解释,就是所谓的战争经济学的解释。我们都知道俄乌冲突给我们一个最为直接的感觉,那就是只要进入到战争,战争机器开动起来,它就是每日每时都在增加成本。这个成本只能靠打败对方占有了己方所要求的那些收益,这个成本才是可被支付的。所以战争经济学意味着互相都在追加成本谁比谁少追加了谁就是战败方。相对于这个战争双方来说,战争经济学是铁律,谁都输不起。为什么说谁都输不起,大家也都看到俄国是在用核武器来表述自己输不起的。无论是小型战术核武器,还是大型的核武器,都是随时可以使用的。因为输不起,那就意味着在战争机器开动起来以后,战争成本不断上推的情况下。总有一方先预感到我无法再追加成本了。什么情况无法追加呢?就当美国为首的西方是美国要求所有的西方国家形成一个不断推高成本的战略联盟,大家共同推高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俄国作为一国,明显的感到自己是不可能赶得上人家多国推高成本的速度。因此就意味着人家追加成本的能力比俄国一国追加成本的能力高。于是俄国不得不说:我如果被你们战败,只有核武器作为结局。所以这个战争我为什么不乐观,原因就是已经显出一方只有使用极端手段才能克服掉己方战争成本追加不逮。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场战争的结局很可能是比历史上其他战争的结局更特殊的。可能短期内是一定规模不会太大,因为可能先是战术核武器。但如果战术核武器没有发挥效用,对方并不因此就止步,那很可能就是战略核武器。战略核武器才是才是大杀伤性武器。所以我看战争最后把最极端化的战争工具用上。现在的俄乌战争演化成了多国参战的客观局面。



16:00


心存幻想,缺乏准备

所以我们能不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呢?这恐怕就是一个值得最担忧的前景,就是我们下一步怎么应对?这应该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那接下来我们就要把问题做一点归结,就归结到什么呢。归结到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我们是心存幻想,缺乏准备。很少有人真正相信战火会燃烧到我们这。也因此我们看沿海的这些很多舆论在盛赞一些去敌对势力方,去招商引资。人家明明是与你为敌的,你还要尽可能的去向人家廉价出口商品。以旧式全球贸易试图来维持经济增长,把这叫做拼经济。这可是一个继续维持原有的属于全球化幻想,拒绝做任何斗争准备的这种做法。难道真的应该是各路舆论大家们去鼓励的事情吗?


我们已经在2020年,当遭遇到一系列的贸易战、科技战、生物战等等各种各样的不同作战方式后,已经明确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要害在国内的利益群体,各种各样的利益群体,并没有认真贯彻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战略。仍然是全球化阶段的国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模式。没有转,如果说这样的一个明显的战略转变都没有实际推进,那我们怎么能认为做了必要的准备呢?所以矛盾发生的内部有很多解释。那我的解释呢,是并没有实质性的推进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战略转变。就是看得出来我们实际上是一个利益结构多元化,条块分割,尾大不掉,很难再有什么样的利益群体因不跟从国家的战略调整而受到惩戒。也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呢,我特别强调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不是一个虚的说法,而是有针对性的很实的说法。



温铁军:认清当前局势,紧随国家战略,不寄希望于飘渺的想象【温言铁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