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SAX关于“3”的那些事儿(上)
A3:TISAX流程3大步骤

Step1注册:
TISAX有别于常见体系的地方之一,可以把TISAX看成个论坛、朋友圈,注册过程需明确范围、业务场景、评估级别(即E3)、信息安全管理现状(如ISMS建设或认证)等信息,注册成功后可以与业务伙伴在网站上分享相关信息。
Step2 评估:
TISAX用Assessment这个词,作用上与常见体系的Audit相差不大,有自评估、初始评估、后续评估的说法,自评估可视为内审,初始评估、后续评估可视为外审,但TISAX中后续评估不是外审的二次审核,也不是必经项,组织可以在初始评估中完全符合,进而一次性通过TISAX审核评估,获取标签。
Step3交换:
是TISAX关键功能之一,TISAX中文可翻译为可信信息安全交换,而最后的X来自Exchange,交换的是TISAX审核评估的结果。
B3:TISAX标准分3个管理域
信息安全必选,原型保护和数据保护根据组织业务场景可选,即上述A3步骤step2需满足工作。
信息安全域聚焦信息资产的安全保障,与ISO27001:2013的对应关系如下:

原型保护域聚焦原型的安全保障,原型定义:被归类为需要保护但尚未向公众展示和/或OEM以适当形式发布的车辆、部件和零件。可以简单理解为组织为客户定制研发或被客户明确要求保护的车辆、部件和零件,即对“实物”的信息安全保护。
数据保护域聚焦个人数据的安全保障。定义了对组织、措施、流程、记录四个方面的要求,并援引了GDPR的相关条款,对合规性提出明确要求,但不参与成熟度打分。
C3:TISAX目标成熟度3分

综合顶多扣掉0.3分,即2.7分以上且没有不符合,才有可能获取TISAX标签。
D3:TISAX体系3方面见证
期望不用进入后续评估,而在初始评估中一次性高分或满分通过TISAX评估并拿到标签的组织,即满足C3,可以从【②组织执行流程和/或工具】满足【①规章制度要求】产生【③完整且可持续更新的记录】方面着手建立TISAX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