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一少年的语言保护研究录(与故事)【三】过去与未来

2021-02-23 17:19 作者:五月ngyuq  | 我要投稿

后来呀,翻阅着这本书,我沉思着,根据一份推测资料,如果说05后方言在我们当地的普及率不足百分之五的话,下一个十年,一百个一五后里,只有一个能熟练使用当地方言。并且从00后起的“大新新派”,对未来我地语言发展的影响,就是巨大的。但其实,我自己能做的,又有什么呢?别人的语言使用是别人的自由,我只能做好自己,尽量把自己的语言说好。至少让自己的后代,能流利使用舟山话。初二的自己,并没有想更多。时间当然还是花在学习上,之后的方言路,当做是消遣。

我,熬过了初中,半个初中的精神状态不佳,没有让自己好过多少。反倒是每日每夜的昏天黑地。是圈子里的朋友,使我一直坚持着,把我从噩梦中拉回来的。愈是到初三,愈像一棵危倒的草。大概自己也不是那种很受得了学习压力的人,最后家人也不抱什么多好多好高中的希望,想让我多多少少开心一点。我选择了读当地技师学院,学数字媒体。

于职高摄


初中毕业不久后,就停药了。有时跑到山上,去亲近自然,释放自己。然后,差不多到现在,我也好了,因为再没出什么问题。我也不想再记起它。

毕业放假后,到老家(岑港)去住,爷爷奶奶的口音很是老派,首先肯定是方言母语者,存鼻音,四≠世、地≠田、衣≠烟等等,入声很清晰,古词汇好多。我就天天和他们聊天,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搜集当地谚语俗语,像“毛人弗落田,落田苦一世”,“借伞好甮谢,单去要 日良 过夜”等等。给我提升吴越德性。不过那一代人的文化水平毕竟是不高的,我向他们介绍吴语,他们表示并不了解。我年纪小,思维跳脱,他们也在担心跟不上。之后经常被待到田地,认植物名称、家生工具等等。不过都简单,难不倒我。


后来给爷爷奶奶测吴语八个声调(指古音的八个声调,吴方言保留,大致是: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撑死都是七个,反倒我八调是全的。引起群内疑问一片,但我八个调子都是区分的,没有故意做过什么训练,之前也不懂八个音调。可能就是我对这个东西语感强烈些吧。

吴语八声调(可自测)


现在在学校,遇上了一位曾经研究当地民俗的班主任,是海大徐波老师的学生。我们有了共同语言,偶尔会调侃讨论。走上数媒之路后,除了用所学将网上的游戏开发团队管理好外,自己也想做做方言民俗有关的视频。那么需要更多知识来充实自己,所以我国庆跑去新华书店,尝试摄取知识,然后在很小的一块当地文化分区里,找到了《舟山话语文化》一书,


身上经费有限,手边梦寐以求的方松熹老师著的《舟山方言研究》、浙江方言资源典藏--宁波....这些并没有买。在翻《话语》时,还是那个感觉,书内字词解释依旧是根据现在的词、现在的读法、再做考究,历史、音变、古籍什么的,没有更全面参考。例如很多词(不是指这本书,而是现在有的情况),如:推板,意思是:不好、烂、坏。班主任给我的解答是:这个词汇来自木匠,因为当地木匠有用类似词。不排除有其他书籍,为这种说法。如此仅用走访当地木匠所述来推测出“推板”一词的来源,应该是不严谨的,吴语区多地都有这个词,发言相似不完全一样,都表“不好”之意。但都是由当地木匠而来的吗?这就不好说了。更何况福建闽语地区有“thang pang”(不知是不是这样拼,过太久忘了)同样指不好,但推板一词闽语为“thui pan”,所以不成立。

后来看了很多电子书,群里的朋友也讲述很多知识,像宁《宁波方言字词汇解》这本传教士睦理逊,清末时编写的近古宁波话,发音与现在大不同。原有的尖团音现在已经丢的一塌糊涂了。还有现说话很多的字词发音,找不到正字的现象很多。连像《宁方》一些书记录的一些字,也都标注有待考究。因此,寻字的任务是艰巨的。

例如当下,我们甬江片方言的一个语气词“嘞”,一般放于句末。而在上海本地言话句末出现的语气词,网络上写“阿哉”,发音“a-de”。1850年(清末)出版的宁波话故事《一杯酒》里,句末语气词发“de”。

《一杯酒》截


那么我们假设,同属于吴语的上海本地言话“阿哉(de/dae)”的“哉”就是当时宁波话的“de”,就要考虑“de”到“le、lei”的流化音变。

以上这段自己的推论,我发在的yung-gong群里,大家是表认可的,也的确是属于这一现象,正字写作“著”、“着”。

古代著是着的繁体,发音多,中古汉语有五种发音,而哉的仅一种发音与其不同也不重合。却恰巧在现代绍兴话书写中被应用的,绍兴话句末语气词“cie”汉语拼音“jie”,用法与甬江同样且同意。所以也应该是“著”字。没有流化。


未来对方言的研究传承保护,我会继续下去,给自己大致的任务就是寻字、正音、提升德性、搜集当地民俗艺术、多学IPA与记调法。同时做好保护,使得方言有所传承。至少不要太早近博物馆。另外,会拍些质量过得去的视频做做自媒体,试试能不能把当地文化与游戏结合在一起,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暂时嘛,到这里就结束了。

知识是在不断摄取的,感谢遇到的每一位朋友与帮助过我的人,祝万事如意。

高一少年的语言保护研究录(与故事)【三】过去与未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