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中时写的征文(文笔肯定很烂的啦,海涵海涵)

2023-04-09 22:10 作者:無言のユーモア  | 我要投稿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齐奥尔科夫斯基在自己的墓志铭上留下了它,是为了勉励人类不被拘束在地球上,又或许是…… 或许在仅仅290万光年外仙女座M32星系的某条旋臂上,一颗富饶的行星早在290万年前就孕育了它的“齐奥尔科夫斯基”。相近的温度、地轴倾角、大气成分等因素,让这颗星球无比形似于地球,不同的是它形成之后的冷却时间只花费了4亿年。更短的冷却时间意味着那里的生态拥有更长的时间去构造,那里的生命拥有更长的时间去演化。最终在290万年前,那里生态的顶端同时诞生了两位“王”,趋同进化让两位“王”无比相似,如同是孪生姐妹。如果是在地球上,这种关系简直像是“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一样,但是“尼安德特”早在4万年前就死了,其一的“凶手”或许是同时期的“智人”,这很好的说明了在生态的顶端,即便是“亲戚”也有这不可避免的竞争乃至互相的毁灭。但有一点,是绝对不同的这对姐妹,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血缘上的关系,最根本的,二者的最原始的祖先并非一个,而是两个,它们选择的道路从第一步开始就是截然不同的,“妹”的祖先选择的是以“碳”骨架的生物分子所构成的生命,而“姐”的祖先则是选择了“硅”。 这从根本是就注定了“姐”与“妹”无论再怎么像都不会是互以亲人想看待的,甚至有可能在各自对生命的定义中对方只是一块石头或者一块碳。神奇的是在二者的祖先诞生之后经历了无数次的演化诞生了无数的分支,二者爆发了无数次的冲突以至战争都没有彻底的抹除对方,直到二者的演化持续到290万年前。“姐”与“妹”各自的联盟各占着行星的两边,在二者的交界处冲突与战争如昼夜交替般日常。一山不容二虎,同一个摇篮也不会同时有两个人躺着,“妹”最终忍无可忍了,无法战胜的如诅咒般注定了“姐”与“妹”直接是没有胜者的,在那时“妹”之中的一位观星者偶然间看到了290万光年外的一颗同样蔚蓝且充满生机的行星,这次观察无比清晰,即便看到的是那时的290万年前,很清晰的看到了一个同样是碳基生物直立行走的生物,向上抛起了一块胫骨,夜晚,有的则同样仰望着星空 向仙女座的方向看去。这样的行星在“妹”之中引起了巨大的声音:“这简直是一个躲避战争的宝地,“姐”没理由要追过去,移民吧!赶紧移民吧!”是的,双方的人民都已经受够了战争带来的摧残,更何况是一场无止境的,迫切的希望让一切都停下来,不论是以何种方式。二者在一起就必然会发生冲突,让其中一个去其他行星则是最好的选择。战争对人民来说是苦海,但对科技来说是一种被动的加速,这样让“妹”拥有了让一部分人送去那里的能力。 在绝密中,“妹”打造了数架直径十公里的“方舟”,把外形伪造成陨石,内部建立起人造的生态,把历史和文化如同神话般流传下去。伪造成陨石群经过的假象把这一批送往那颗蔚蓝的行星,偶尔的跳跃让“方舟”的平均速度接近光速,预计于290万年后抵达。这次的行动移出了近70%的“妹”的人民,余下的大都是军人以及部分自愿留下的人,伪造出整个国家任然在运转中,在完全战败后,即便发现了计划,“姐”也不会也没有能力去追上了。以及在那几艘“方舟”中,有一个编号叫“1994 PCI”。 又或许是告诉人们,宇宙中主动安分在自己“摇篮”的文明并不是大多数,地球也终究只是“摇篮”,但在不需要“摇篮”之前飘荡在真空中的目的,或许是因为只有走出“摇篮”,才真正算“长大”吧?“妹”在走出不可能被二者共享的“摇篮”后,如果真正到了这里,“妹”的头衔也不拘束于“妹”,或许成为了更伟大的女性,也不在需要“摇篮”,被子民称作“母亲”。 标题和内容一个写了另一个就完全不会写(或者实际上都不会写)所以帮我拟个标题吧!(O∆O)

初中时写的征文(文笔肯定很烂的啦,海涵海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