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3.2.5 秦孝公嬴渠梁

2023-03-12 11:14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5、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家。他执政时期,秦国正处于新兴封建制代替没落奴隶制的大变革时期,斗争十分激烈。秦在穆公时曾称霸西戎,但自公元前四二八年以后的四十多年间,秦国的大权一度落在代表宗族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庶长手里,魏国乘秦内乱,夺了秦的河西地方。到孝公的父亲献公时,实行了一些改革。公元前三六二年孝公即位后,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迫切希望“变法以治”,颁布命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在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激烈斗争中,秦孝公适应历史潮流,采用法家商鞅的变法革新路线,反对儒家的复古倒退路线。十八年内进行了两次大变革[1]:实行法治,反对礼治,废除奴隶制的世卿世禄制度;“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的井田制,鼓励开垦荒地,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普遍推广郡县制,反对奴隶制的分封制;把居民组织和军队组织结合起来,直属国君管辖,加强中央集权。秦孝公的变革措施,加速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地主阶级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旧势力,使新兴地主阶级成为统治秦国的强大政治力量。秦国由比较落后的弱国一跃而为先进的强国,并为秦始皇统一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由于地主阶级的局限性,秦孝公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变革,对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也缺少广泛的动员,对奴隶主反动势力的镇压也是不坚决不彻底的。因此,当他一死,反动奴隶主复辟势力立刻反攻倒算,用“车裂”杀害了商鞅,还杀了商鞅的全家,法治路线陷于中断。但是,复辟势力只能得逞于一时,决不能倒转历史车轮,历史发展的规律证明,新兴的封建制必然要代替没落的奴隶制。


注:

[1] 公元前三五九和三五〇年。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3.2.5 秦孝公嬴渠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