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与自由——罗马时代的奴隶制度是什么样的?
一提起罗马,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奴隶。
没错,罗马是一个奴隶制社会,而且,古典时代奴隶制,在罗马时期发展到了巅峰。有一个著名的段子,就是:来自帕提亚的使节来到罗马,觐见奥古斯都大帝的时候,大帝向他吹嘘罗马帝国人人平等,所有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这时候,这位使节突然指着路边的一个奴隶,问道:那这个人也享有自由吗?
大帝回答:他们不算人。
当然,这个段子肯定是假的,毕竟帕提亚自己也是奴隶制国家。拿罗马的奴隶来嘲讽奴隶制,岂不等于自扇耳光?
但是,这个段子至少说中了一个问题:在罗马,奴隶确实不算“人”,至少不算完整的“人”。
首先一般来说,古典时代的奴隶,有4种来源:
1、战争俘虏。
古典时代,罗马在取得战斗胜利,清点俘虏的时候,通常会把俘虏分为三六九等。身强力壮的俘虏通常会被送到角斗场或者大竞技场,成为终身角斗士,当然,也有很多将军会把强壮的战俘编入自己的军队,成为罗马军团的一份子。比方说,尤里乌斯. 凯撒远征高卢期间,就招降了很多高卢勇士,这些战士退休之后自动获得罗马公民籍。
另外,战俘中,通常还会有很多文职人员。这些人都会被送到卡匹托尔神殿上的高级奴隶市场。因为在古代,读书写字是很珍贵的技能,而通晓多国语言的人才就更金贵了。
最后,身体也不强健,大脑里也没什么货的俘虏,一般都会作为廉价农奴,直接出售给庄园主,这些农奴占据了罗马奴隶人口的绝大多数。
2、债务奴隶
这种奴隶数量是最少的,因为随着古希腊执政官梭伦带头废除债务奴隶之后,地中海周边各国相继也都废除了债务奴隶制,而随着罗马《万民法》颁布,就连跨国购买的债务奴隶也都是非法的。所以最有名的“债务奴隶”,在罗马反而是最为少见的。
3、国际买卖
奴隶是可以作为外贸商品进行交易的。比方说,前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远征帕提亚失败之后,帕提亚俘虏了1万7千多罗马军团兵。由于这些俘虏大多具有土木专业知识,属于“高技术人才”,所以帕提亚舍不得自己用,就把这些俘虏作为高端奴隶,出售给了中东以及黑海沿岸国家。
4、自然生育
奴隶作为奴隶主的自有财产,其生育的后代,也理所当然地属于“孳息”范畴,也是奴隶主的自有财产。不过被奴隶自然生育出来的小奴隶,成分比较复杂,之后会详细介绍。
然后,奴隶的交易也有固定的规则。
一般来说,所有奴隶都会被集中在卡匹托尔山上集中进行交易。奴隶交易规则非常苛刻,所有卖家都必须要在奴隶的脖子上挂一个小木牌,上面详细记录了奴隶的出身、年龄、文化水平、健康状况等等。奴隶身上只要有任何与描述不符的情况,买家都可以直接要求原价赔偿。
然后,奴隶的售价上下限差距巨大。一般来说,没有特殊技能,身体也不够强壮的奴隶,通常售价在300到500塞斯特斯之间,相当于正常人一到两个月的收入。这个价格不算便宜。
不过,有专业技能的奴隶价格就更贵了,能歌善舞的舞女,通常售价在10万塞斯特斯以上,有军旅经验的强壮奴隶,价格也在5到15万塞斯特斯之间。而具备特殊技能的奴隶就更离谱了。比方说精通多国语言的著名语言学家大普尼,售价高达70万塞斯特斯,而一般能够读书写字,可以从事文秘工作的奴隶,售价也普遍在20到30万塞斯特斯之间。世家大族通常还会斥巨资,名义上购买,实际上邀请亚历山大博学院或者雅典学院毕业的奴隶,作为自己子女的家庭教师。
和一般奴隶相比,这些“高级技术人才”不仅可以有自己的单人卧室,可以和贵族共聚晚餐,甚至还有一定的工资。
比方说之前提到过的大普尼,成为奴隶之后仅工作了不到10年就用日常收入为自己赎身,成为了罗马有名的博物学家之一。
事实上,具备特殊技能的“高级奴隶”几乎都可以在临终前完成赎身,实现阶级跨越。罗马历史上很多著名学者、医生、教师都是奴隶出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女性奴隶正常生育的小奴隶,长大以后,通常都不会成为一般劳务奴隶。
因为罗马奴隶主,尤其是大贵族们,非常重视培植自己后代的党羽。这是理所当然的,罗马奉行的是“保护民”制度,类似于封建时代的“领民制度”。贵族麾下的“领民”越多,贵族的实力就越强,其在元老院的话语权当然也就越大。
对于这些天生的小奴隶来说,其中一部分会被贵族连同其父母在内,一同赎身,变成正常公民。有趣的是,就算是自己的奴隶,贵族也是要付钱才能使其摆脱奴隶身份的。因为奴隶赎身需要向罗马官方政府缴纳一笔不菲的“赎身税”,其税额与赎身费相等(奥古斯都时代减为赎身费的30%)。
除此之外,贵族会从小奴隶中,挑选有天赋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培养。他们会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教育,在同一张餐桌上吃饭。比方说凯撒的母亲,不仅负责自家小奴隶们的启蒙教育,甚至这些小奴隶出生的时候,她还会亲自给他们哺乳。
这些小奴隶和公子哥儿们一起长大之后,往往会成为工作上的“亲密战友”,甚至会变成共同赴死的生死之交。
比方说,著名的格拉古兄弟,在遭遇元老院贵族的暗杀时,其手下十几个奴隶一齐拔出短剑,与主人并肩作战 ,最后一起死在了50多个刺客的剑下。
尤里乌斯. 凯撒遭到卡西乌斯为首的14个年轻人的刺杀之后。甚至连他的亲密战友——安东尼,都被刺杀者们吓破了胆,屁滚尿流地逃回了家中。而唯有和凯撒自幼朝夕相处的5个奴隶,敢冒着生命危险,在14个杀人凶手的面前把凯撒的遗体抬回家中。
奴隶们的生活状况
当然,对绝大多数奴隶来说,他们的生活状况大概和电影中描述的一致。根据大加图的说法,当时最低级的劳务奴隶们,一年只有2天假期。他们通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平时根本没有休息日的说法。
不过,和电影中描述的略有区别的是:奴隶承担繁重的劳动的同时,也并不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是理所当然的,正如前文所述,就算是最便宜的奴隶,售价也相当于普通人一到两个月的收入,并不便宜。你用一个月工资买的手机,都要小心维护,生怕磕了碰了,更别提奴隶了。
所以,奴隶不仅有产假、病假,还有午休、晚修。奴隶主不仅要负责为奴隶提供衣服和食物,还需要提供必要的治疗。当然,奴隶主也可以拒绝为奴隶提供医疗,把病患直接扔在广场上,任其自生自灭,但是,这种情况下,按照罗马法的规定,万一奴隶自行康复,或者接受神职人员的救济而康复了,那么他们就直接获得公民身份,彻底摆脱奴役。而且,这种情况下完成赎身的奴隶也不必缴纳赎身税。
其他有专业技能的奴隶的情况会更好一些。比方说,受后世口诛笔伐的角斗士们,由于他们都是奴隶主们高价购买的,而且这些角斗士通常需要从小培养,耗资巨大,所以因角斗而导致的人员伤亡其实非常少。
严谨地说,罗马时代的角斗士类似于今天的YouTuber皮套人,通过在角斗场表演,赢得观众芳心,圈粉赚流量。而角斗场的各个奴隶主,类似于今天的hololive、彩虹社之类的youtuber公司,通过培养明星角斗士,赚观众的打赏和角斗场分红。所以,隶属于各个“youtuber公司”的皮套人们,在角斗场上兵戎相见的时候,通常都会悠着点。毕竟各个youtuber老板们平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一不小心把对面公司的选手弄死了,容易影响商业合作。
而且,直接刀剑相交的暴力决斗,并不是角斗士们的唯一业务。因为在罗马,另一种角斗比赛更加受欢迎,那就是赛车。
而古罗马时代的竞速比赛,和今天的F1方程式赛车大同小异。角斗场奴隶主们各自组建自己的车队,通过精彩的竞速表演,拉大贵族、大地主们的赞助。所以,越是优秀的车队,自然经费也越充裕。罗马共和时代到帝国前期,赛车用的主要是“四匹马战车”,车队会把赞助商的名字镌刻在战车上,算是给赞助商打广告了。
不过到了帝国后期,尤其是四帝共治时期,由于国力衰弱,经济下滑,角斗士们驾驶的战车就大多缩水成了两匹马战车了。甚至君士坦丁大帝登基之后,访问罗马城的时候,观看的角斗士竞速表演,也只用两匹马战车。
顺便一提,虽然今天的文艺作品中,经常描述罗马时代奴隶们的悲惨遭遇,但真实历史中,罗马时代有文字记载的奴隶起义,只有两次。其中一次还是因为奴隶主拖欠角斗士工资所导致的(斯巴达克斯起义)。
任何残酷至极、冷血无情的剥削都是无法持久的,罗马奴隶制能延续一千多年,成为人类史上最长寿的奴隶制国家,所依靠的不是残酷的镇压,而是希望。
罗马时代的奴隶,哪怕是最低级的奴隶也是有工资的。虽然大多都是一天一两个塞斯特斯的微不足道的收入,但只要有收入,奴隶就有希望赎身。而且,即使自己无法赎身,也可以把钱留给后代,增加后代阶级跨越的可能。完成赎身的奴隶,除了不能从事公职也不能参军之外,和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他们可以教书、可以行医、可以做律师、陪审,可以进入金融界,成为财富领袖。罗马帝国时期就有相当多的,在银行工作的奴隶,在完成赎身之后继续从事金融业务,最后成了一方财阀。
而就算没办法依靠自己的收入赎身,绝大多数奴隶在步入晚年之后,都会由奴隶主主动释放,当然,赎身税也由奴隶主缴纳。在庞贝古城出土的文献中,还有奴隶主一次性释放400多个中老年奴隶的记录,而这些奴隶,也都得到了300到1000塞斯特斯不等的“退休金”。
希望既是剧毒也是良药,它可以消灭一切斗争欲望,也可以帮助任何人完成阶级跨越。人类的历史从来都不是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人类也从不是无可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