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堅雅主編,《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選摘 兼讀書筆札


施堅雅,〈十九世紀中國地區城市化〉[1]
本章在时间上采用1843年与1893年,空间上将中国分为九个地文大区,以试图解决中华帝国晚期城市的城市人口比例问题。首先是关于地区研究的方法,透过自然地景如流域、盆地、山脉、交通条件等等,将汉地省份划分为八个农业地文区,并且考虑该地区内部互相联系并产生功能性或节点地区(城市);同时在考量幅员辽阔的中国各地面临灾难的情况不同,以及朝廷政策带来的各地区相异的发展周期,因此以地区作为命题的分析单位。接着是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城市化,作者透过史料汇编为基础,运用人口地位、行政地位与经济层级,尤其后两者将城市分为高级、低级治所与非行政中心;以及城市、中心城市与中间+标准市镇,综合比较后得出都市化比例约在6%,城市人口约为2350万,不过由于战乱缘故,此时的城市化结果不能视为近代模式的代表,再加上受到新式交通影响亦不能视为传统模式,因此为进行前现代社会的城市化分析,得将目光放在鸦片战争之际1843年,并在主要考量人口,与其他诸多因素,如人口密度、劳动分工及职业专业化多样化、技术运用影响运输效率、区域内部的商业化程度、区域间与对外贸易,以避免只从行政角度来看导致无效的结果(云贵都市化比例最高),得出都市化比例(%)长江下游7.9、岭南7、东南沿海5.9、西北4.9、长江中游4.6、华北4.2、长江上游4.2、云贵4.1的结果。另外本文再以地区等级—规模[2]讨论城市化问题,来探讨的不「正常」分布的意义。如华北地区属于首要型分布,从北京来看作为首都,代表着其拥有超出地区的腹地及吸纳华北的资源;抑或是作为口岸的岭南区的广州,其人口集中就与其商业地位有关,西北西安在陆上贸易亦如是;而云贵的低于斜线下的平顶式分布则代表此地缺少大型都市,城市体系内的分布,也反应了各地地区化(亚区化)的现象,如长江上游、中游与东南沿海。其次比对华北与长江下游的异同,虽然等级—规模的结果类似,但实际上江南地区的人口密度较华北高。文教兴盛亦可做鑑别都市发展的面向。最后回看1843年的中国整体情况,即便各地区出现对该地区有重要意义的城市,但缺乏构成理论模型的中间城市,因此在缺少机械化运输的清代,是难以构成统一的都市体系。
[1] [美]施堅雅,〈十九世紀中國地區城市化〉,收入氏主編,葉光庭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242-297。
[2] 台灣中學教科書使用都市階層(urban hierarchy)一詞來描述此理論。
筆者按:這篇畢竟算是開創性的文章,有些瑕疵無可避面,而且在各項數據的預設與統計方面有些自由心證,但其創見還是可以多加參考,並且以此為基礎點來討論問題。

〈修築臺灣三城的發韌與動力〉[2]
本文在旧中国城市多样化建立的脉络下,讨论清朝统治下北台湾三城(新竹、宜兰、台北府)几乎在同世纪内建城的差异,并将城市视作不同阶段的北台湾聚落模式的体现。同时将建城看作是政府与地方社会相互作用后的结果,并非单向国家附属品,如官方需要地方头面人物、社群等支持才能获得各种建城资源。
首先关于三座城市的环境与背景的讨论,将城市各自放在其腹地与行政辖境内等面向考察:新竹在西北海岸冲积平原上,起初作为人烟稀少驻防小镇,市场、庙宇在未经规划的情况下建立,直到18世纪中叶淡水厅的行政廨署移入新竹内,又使得城市布局更加紊乱,随着时间发展此地形成北台湾文教与贸易中心;宜兰位于被看作化外之地的噶玛兰平原,在第一批汉人开垦的廿年后,此地建立公署、谷仓等公共建设,使得宜兰城已有雏型。19世纪三十年代后部分商业街道形成,下半叶因学校、儒学的设立,宜兰城逐渐与中国各地的小城类似;台北府不同于前两者,是作为巩固新规划的台湾北部三县一厅的行政中心,并且坐落于兴旺的定居社会地区。台北府是在当时艋舺、大稻埕等商业港区地区邻处另选地址建城,同时也受到西式科技影响城中基础建设。总之三城在环境上接近水域与港口集镇供应。另外,关于三城的外围地区,宜兰是为于相对独立的噶玛兰平原的中心,并以此为中心向周围扩张。至于新竹则坐拥竹堑地区(桃竹苗浅山丘陵)与早期拥有淡水厅,但随着淡水河流域商业发展,与行政治署的设立,进一步使台北府成为台湾北部发展中心。
接着讨论移民地方社会的定居进程,作为移垦社会居民往往是同乡聚居于各市镇、港口集镇,群体之间时常摩擦累积矛盾,在人口增加后矛盾爆发使分类械斗等冲突频发,这动乱期也成为影响三城建立的原因,如闽粤械斗、漳泉械斗等等。再详述三城各自建城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模式,从台湾中南部凤山诸罗重建的先例来看,新竹的建立模仿其缙绅平民承办、官吏监督的方式,使物资分配更有效率,同时官方为弥合闽粤矛盾选取各籍地方名士参与城市建设。宜兰建成则是避免化外之地受到奸民、海盗聚集并侵扰各地,则由杨廷理推行噶玛兰厅的建立与土地权利的界定,另外建城伊始就设立庙宇以作为教化功用,不过官方仍以行政治所能够落成为主要目标。台北府则是在经济逐渐超过中南部的背景下兴起,第一阶段在地方缙绅(板桥林家)支持与协助下建城,官方为吸引人口城居,在规定住商区时也采纳权势董事们的建议;第二阶段则是完成建省目标,将台北打造为省会,但受限于各项建省费用捉襟见肘,使刘铭传得引入中国沿海的资本投资台北建设。
关于小城与城市建设,三城的发展各有不同,如在几十年发展下新竹具备商业与文教中心的职能;宜兰则是成为落后地区的多职能中心;台北府则是安稳环境下城为府治。同时受限于河流与集镇分布,新竹、宜兰能够成为其地区(腹地)内的商业中心,然而台北却没有反倒是艋舺、大稻埕等地发展成北台湾经济重心。从建城的发韧来看,可以发现政府主持与地方力量的相互作用,并且能见地方代表人物的主动性,其中包含提高治安以预防械斗。最后,建城本身具有文化水准与普遍富裕的象征,城墙的建设与否则会关系到地方自豪感,如北部缙绅有意与中南部的城市进行比较。
〈傳統城市裡的大家族〉[3]
由于在过往汉学研究中国社会问题时,复杂的家族体系归类会导致问题难以处理,因此本章在城市脉络中,扩大并区分传统中国从「家」到「同姓」家族的形式与关系。首先讨论家族运作模式:家庭包含父系亲属、妻子与未婚子女,并作为经济上的统一共享的单位,服从家父长的权威(年长男/女姓),最多以五服之内为关系纽带;宗族组成成员与家庭相同,但因为其能够透过认同共同祖宗等,不断扩大关系,并且在经济上是部分联合体,同时不同于家族,宗族常为一个或多个邻近的居住点,并且是为达特定目的,组织而成同姓宗族集合体。
接着从城市的角度考虑家庭扩大的形式:大家庭是建立在大量财富的集中,城乡皆有可能出现,即不需依赖特定环境,导致其在空间分布上无连接居民点的功能,因此暂不深入讨论;宗族的经济来源来自于农村的土地,因此大多分布在农村,且宗族成员若需要分配土地利益,往往需要人能在场,形成在地理位置上固定不变者才能获利。同时离开农村者在选择上,会偏向保留原资产而非重新建立城中的宗族,以及受到职业、社会等级、地理流动性与新社会秩序等因素,又会进一步消解其在城中成立宗族的必要性,使得城市宗族比起农村拥有较多限制;同宗把城市作为蓄谋组织的中心,将原先可能住在农村同宗、其他同姓但不同宗者,重新组织建立共同祠堂,透过建立可依靠的权力集团以获得更多利益;同姓则是放在作者认为中国内部社会结构,理应会反映到国外的社会组织中,不过从台湾或海外华侨的案例来理解同姓会「传统」,可见同姓是种相对弱连结的关系。
其次透过广东经济与政治的治所广州的案例来看宗族与同宗。前者讨论康熙年间来到此地的梁家宗族,在梁家家谱中可见此宗族共有的经济资本,由宗族内的五房轮流负责,并且拥有规范整个宗族组织的日常生活的家谱,不过由于梁家建立宗族的时间不够长,再加上其经济状况不错,因此抵销城市本身会消解宗族的力量;后者则借由广州许多的同宗讨论其组职模式,同宗为了能够组织经常会攀附一共同祖先,其成员资格是以宗族分支「房」来区分,并且运用地名或祖田名等作为区分。同宗内各房都佔有其一定的股份,同时也共同分担经营祭祀事宜。
此外,同宗的作用很大部分是为了炫耀,如彰显其祖先的伟业,让后代知道其出身,并且也资助同宗的子弟参与科举考试。而同宗活动也聚集名流的参与,为缙绅与宗族成员领导人的交流服务。最后同宗作为一种提供办事机会的潜在力量,因为其能向官府施压,或多或少成为社会秩序的潜在威胁,因此同宗在中央眼中容易遭受冷遇。
筆者按:從此可見如果光就辭面上討論問題的話,容易陷入定義上的困擾,雖然作者嘗試多方面做出區別,但我認為或許還是得用華南學派的歷史方法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將宗族與同宗的概念放在與國家制度互動來考量,而非單純視為民間的產物。不過呢,依然是因為其是啟發性的文章,當然有很多討論空間,正所謂歷史學的進步,是因為我們知道了更多的細節。
參考資料
[1] [美]施堅雅,〈十九世紀中國地區城市化〉,收入氏主編,葉光庭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242-297。
[2] 哈雷・J・拉姆利(藍厚理),葉光庭譯,,〈修築臺灣三城的發韌與動力〉,收入施堅雅主編,葉光庭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176-241。
[3] 裴達禮(休·D.R.貝克),〈傳統城市裡的大家族〉,收入施堅雅主編,葉光庭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594-619。
這本書如果有機會的話應該會多寫其他幾章節內容,再出新的專欄吧?
不過呢,希望這本書能夠重新翻譯,因為有些地方真的翻譯得不太通順。
後記
好了 每週次摘要報告搞定一份,接下來就是無止境的讀專書寫論文了。
真正的大學生戰士,才應該要長這樣,人生好難啊。好想一個人獨自往前野蠻衝刺,而沒有任何顧慮啊。
這週還有近史所、史語所的講座紀錄要打,呵呵,事情真的超多的,還有書評要準備開始動筆了,還有兩篇研究計畫,史料都還沒收集完的說,吐血,真的事情超多的。
另外,工作的事情,真的不能太混ㄟ
累哇歷史 2022-10-10 平鎮家中 秋雨 身上寒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