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师小哲】小杂谈——AI研究生会议上的ChatGPT
昨天我们大组开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会(其实是每个人的计划表审核),由于开完会太累了,昨晚就没有写点东西,拖到今天来写。
1.关于类ChatGPT对话系统的回答评价机制,小导师直接判断:不借助人工的方法是不存在的。果然,正如老话所说,有多少人力就有多少智能。(PS:现在已经有不少判定一段对话是否是ChatGPT生成的了)
2.有个同学的任务被直接咔嚓掉了,原因是在语言大模型的背景下他的任务可能就没什么研究价值了(看吧,ChatGPT已经开始让人丢工作了[虽然换方向对我们来说司空见惯],ChatGPT你罪大恶极啊)
3.我读了谷歌的Lamda模型的论文,这个模型是ChatGPT之前就存在的且性能应该也不低,但谷歌显然对这个模型很不放心,大量篇幅都在强调“安全”和“事实”这两个问题,但即使讨论了大量相关技术,最终谷歌还是没有将lamda放出来,最近放出来的基于lamda的Bard也出师不利
4.我了解到OpenAI还出国一个WebGPT模型,它是可以接触外部信息的,然而我之前看过的很多论文都没有提过这个东西,打算最近研究下。
5.综合3和4,也许,端到端的模型才是未来呢?这也许就是真正的暴力美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