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答陆学博

2021-04-04 03:07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答陆学博


          明·汤显祖《汤显祖集》




【原文】

文字谀死佞生,须昏夜为之。


方命,奈何?



【今译】

墓志一类的文章,碑文墓铭一类的文字是对墓主生平作浮言谀词的吹捧,对墓主一生的奉承,如此的谀死佞生,见不得阳光,必须在昏暗的夜晚来写。


方命,你方才的请托,我只好违命,拒绝你的请求,有什么办法呢?奈何!



【赏析】

古人相信“墓”是人死后的居所,每值清明都要扫墓祭奠,以示对死者的追忆与缅怀。


不仅如此,“墓”在代表生命终结的同时,“墓”还意象着死者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完整确立,指代了逝者在后人评价,定论中实现的人生价值的升华。


古人十分看重死后的“定论”,“盖棺定论”他们认为生命是短暂的,只有“名”才能长久地延续。


于是,封建时代文人撰写墓志,大多对墓主极力奉承,称誉不实,谀墓。


言辞溢美的“墓志铭”便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明朝时期有个名叫陆学博的士绅托请汤显祖写墓志,汤显祖于是回了本篇《答陆学博 》。


本文中“须昏夜为之”一句,极有意味,墓志这类文字,只能黑夜里写,即是昧着良心去作,而他则是万万难以从命的。


本文仅十五个字,就表达了汤显祖对墓志这类文字的厌恶和拒斥,斩钉截铁,表现了他愤世嫉俗之情,流露出图牢骚不平和的“真气”,篇幅虽短小,却足以表达其真实的感情,无须多言的轻蔑态度。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江西临川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祖籍江西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江西抚州市)。

怀念亲人



答陆学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