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学就懂 | 85.怎样理解“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2023-09-02 17:00 作者:小马大研-马理论考研  | 我要投稿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毛泽东曾指出:“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这一论述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互相联结的,二者都不能孤立地存在。“斗争性即寓于同一性之中”是说,离开了矛盾的同一性,离开了具体的、现实的矛盾,斗争就无所依存。“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是说,矛盾的同一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斗争性而孤立地存在。在分析任何具体矛盾时,都必须在对立面的同一中把握对立面的斗争,在对立面的斗争中把握对立面的同一。

        第二,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无论是处在相对静止状态,还是处在显著地变动状态,都是由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的。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任何事物的这种运动、变化,都经过量变到质变,从相对的静止状态(量变)进到显著变动的状态(质变),并经过质变而达到矛盾的解决。

       其中,相对静止的量变状态,是事物发展的一个必经的、不可少的阶段。恩格斯指出:“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当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矛盾双方并不是没有斗争,而是矛盾双方的斗争,暂时还被限制在以不破裂矛盾的同一体这个界限之内。在这个限度内,该事物的质通过矛盾双方的斗争,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上,矛盾的斗争性也是贯穿始终的。如果没有矛盾双方的斗争,事物就不可能发展,连量变也不会发生。

       事物量变时,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事物质变时,还是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量变必然要转化为质变,并通过质变达到矛盾的解决。没有质变,没有飞跃,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死亡,也就没有发展。

       在事物的质变阶段,矛盾双方的斗争激化促使双方的转化。在这个阶段上,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很明显的。但同时,矛盾的同一性在这一阶段,同样也起作用的。

       事物之所以能够通过质变使矛盾双方发生转化,就是因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具有同一性,二者之间“有一条由此达彼的桥梁”。所以当事物处于显著变动状态(质变)时,仍然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这是事物发展的一个根本规律。片面地强调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只讲统一,否认斗争,或者只讲斗争,否认统一,割裂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辩证关系,都不能正确地解释事物是怎样发展的。

        我们要促成事物的转化,就要具体地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具体地分析和研究矛盾转化的条件。


一学就懂 | 85.怎样理解“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