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让题目动起来?丨初中理科答题技巧(下)

2017-12-23 11:38 作者:潘一粟_laiciffo  | 我要投稿

上次教了一些小技巧,今天来讲一个大技巧:

五、让题目动起来

(1)寻找可变量

在某些几何证明题中,往往会给出一些条件,或一些定量,让你证明或求得某些东西。但是有些量并没有说明是怎样的,这些量可能是定量也可能是可变量,但由于这些量无论怎么变化都不会影响到题目的证明,所以没有提及,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可以改变的量来巧妙解题

(2)特定的值

既然找到了这些可以随便改的量,你就可以改成帮助你证明的量。比如一个动点,你可以假设他在移动的那条线段的中点或与线段上的某个点重合;比如有一个不确定的角,你就可以把他看作90°(当然要结合实际观察哪个数值更方便证明)

例:弧AB是¼圆弧,边长为r,,E点为圆弧AB上一动点,EFGH为¼圆弧内接矩形,FH为其对角线,求FH的长,

这里我们直接假设E点与A点重合,因此H与G重合,FH=AB=r,答案就是r。

(解答题请用正确的做法:连接GE,证明EG=FH,而EG是半径)

(3)脑洞的想象

如果你连取什么值方便证明都不知道,那你就取所有值就好了。不不不,我可没说笑,取所有值并不是什么难题,举个例子:

题目给的条件是:E是AC边上一动点,CD与BE交与BE中点。

很显然,CD是随着E的位置而改变的,这里的可变量太多了,取值不方便。于是我们可以先想象E在A点的样子,再想象E在C点样子,最后想象E从A点到C点过渡的样子,就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了,比如CD的变化范围,在AB边的中线长度与AB长度之间等。

(4)直接量

其实这才是本文的重点,适用于选择题填空题,在遇到组合证明题时,这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

只要根据题目给的条件画一个一模一样匹配的图,用着尺规作图法一个一个量就可以了,毕竟组合证明题一题证四个太耗费时间了,等之后有时间再去验算吧!

——————————————————

当然,所谓“改变可变量”也适用于代数,你给那些看不懂的字母加上一个具体的数字可能使你更方便看破题目,还有这些方法适用于选择填空题或者在大题中,用于梳理思路,什么“假设xxx的值为xxx”可别出现在你的卷子上,当然要是无路可走了,可以尝试尝试。

本文结束

让题目动起来?丨初中理科答题技巧(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