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研学管城,读懂郑州的“根”与“魂”

2023-08-23 09:49 作者:华象历史文化  | 我要投稿


图片
— 华象历史文化传播研究院 —

煌煌商都,生生不息。郑州之所以能入列中国“八大古都”,正是因为在郑州车水马龙的地表之下,埋藏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商代早期都城。郑州商城始建于距今约3600年前,为“汤始居亳”的亳都。是王朝典制开创之地,青铜时代成熟之地,也是中华汉字寻根之地。

华象历史文化传播研究院对郑州商城的文化资源现状、研学课程规划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研究,正在进行精品研学课程的编撰、设计。郑州何以“商都”,管城何以“郑州之心”?研学如何策划?本文带您先睹为快。


一、文化资源现状

作为郑州的老城区和中心城区,管城回族区沉淀了丰厚的历史底蕴。辖区内历史文化遗存资源众多,可概括为商文化资源、古代建筑资源、非遗文化资源。

(一)商文化资源

1.郑州商城考古发现

郑州商代遗址自1950年发现以来,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持续至今。发现有内城墙、外城墙、宫殿区城墙三重城垣,房屋建筑基址,铸铜基址、制陶作坊、骨料坑等手工业作坊,青铜器窖藏坑,城市给排水系统,墓葬,灰坑等不同性质的遗迹。同时,出土陶、石、铜、玉等不同质地的生产及生活工具,刻字骨片,原始瓷器,金覆面等丰富的遗物。


2.文化场馆现状

近年来,管城区积极开展遗址保护工作,建设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管城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众多,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1项,是郑州市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非遗强区。


(三)文化场馆

管城区古建筑群、非国有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覆盖面广,实现全民共享。


二、研学课程体系设计

华象抓住管城区特色优势资源,选取一批代表性强、观赏性佳的文化场馆、街区,串点成线,为青少年读懂管城、了解郑州提供一套兼具知识性、趣味性的地域文化通识课程。

图片

(一)分学段课程设计

课程体系设计结合各学段教育教学目标,分学段设计。课程在讲述内容方面有相同知识的重叠性,也有对低学段知识延伸的拓展性;在授课方式和体验活动上有不同学段的独特性;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呈现不同学段学习的递进性。

(二)多主题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以“商城考古与商代文明”为基础,梳理遗址价值内涵,选择其中意义重大、可操作性强的内容开发研学课程,并加入考古、管城区非遗、郑州历史名人、古建老街等特色文化资源等内容丰富课程体系。

(三)分客群课程设计

活化利用管城区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河南省考古研学教育示范基地,“立足郑州商城,面向管城区,辐射郑州市”,挖掘区域文化内涵,结合不同客群的认知特点和文化消费取向,进行主题梳理及课程设计。


三、研学管城 读懂郑州
在郑州,奔赴一场“行走的课堂”,City Walk推荐,跟着华象一起探寻商都。

图片
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一个以商代都城遗址保护展示为核心,集文化体验、教育休闲为一体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徜徉在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雄伟的商代城垣让人一眼千年,园中的郁郁风光与城垣的黄色长龙相得益彰。遗址公园包括宫殿区遗址公园、环城垣遗址保护绿带如东南城垣遗址公园、西南城垣遗址公园、三角地公园、紫荆山遗址公园等,以及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等文化遗址空间。

郑州商城考古研学中心(建设中)


郑州商城考古研学中心位于郑州市管城区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东南侧,总建筑面积约2300㎡。整体定位上,立足与所在城市、社区游客“共建·共享·共生”的发展理念,确立“考古研学+公共文化服务”为其核心功能,围绕“微体验·泛研学”“居游共享”“以点带面协同发展形成文化产业生态圈”等打造策略,将其定位为“商都及考古研学为特色的泛研学旅行目的地”“社区参与营造的遗产地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研学管城,读懂郑州的“根”与“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