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语文所有大题?只有三种题型!【语文大合集17】

2023-12-05 12:26 作者:萨霞  | 我要投稿

奇哥 | 2024-17 大题满分指南

1️⃣提醒梳理

概括题

  • 关键词:“什么”
  • 2022甲卷《支队政委》
  • 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 ①意志坚强:为了继续战斗,能够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 ②处事果断:一旦决定“手术”,坚决实施;
  • ③善于做思想工作:为了说服战友,或说理、或命令、或请求,切实有效。

手法题

  • 关键词:“如何”
  • 2019I卷《理水》
  •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 ①外貌描写。作者描写了“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写他破黑瘦的面目、粗手粗脚;
  • ②语言描写。简短有力的语言,突出人物的朴素、沉着、坚定、务实和富于远见卓识;
  • ③对比手法。通过大禹和大臣们的对比来刻画形象大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和勇于改革的胆识。

作用题

  • 关键词:“为什么”
  • 2023甲卷《机械的诗》
  • 这篇随笔的最后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①通过场景的转换,表明“机械的诗”到处都存在,写出了它的普遍性;
  • ②通过对上海建筑工地的描写,进一步说明“机械的诗”的内涵,深化了主题;
  • ③由旅途见闻引出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充分发挥了随笔自由灵活的特点。


2️⃣难题分析

2023新课标I卷《给儿子》

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概括题】

甲组

  • 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
  • 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
  • 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

乙组

  • 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 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
  • 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


2019I卷《理水》

《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概括题】

  • ①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
  • 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
  • 对“故事”进行“新编”,对历史与现实均做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2020I卷《越野滑雪》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概括题+一小点作用题】

  • 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 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
  • 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2022新高考II卷《到橘子林去》

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

【概括题】

  • ①“还不等回她,她就又抢着说了”,体现了孩童的急切心理及一点狡黠
  • ②小岫沿途不关心眼前景物,“一直拉着我向前走”,体现了孩童的单纯可爱
  • ③小岫偷偷看自己的指甲,透露出孩童的小心思
  • ④“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这是孩童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体现孩童的天真


2023乙卷《长处一地好荞麦》

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人、牛、犁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营造出来的?请简要赏析。

【手法题】

  • ①“人老,牛老,犁也老”,总述三者具有共同的老迈特征;
  • ②生利的描写一视同仁,不区分人与物,互为参照;
  • ③将人、牛、犁三者并列,交替描写;
  • ④行文舒缓,与人、牛迟缓的步态和谐一致。


2022新高考I卷《江上》

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于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作用题】

  • ①把渔夫改为无意施因的,更是出平凡人“恩惠”的博大;【对社会环境】
  • ②借渔夫来书写一个散淡外世的境界,与伍子胥的世界构成对比;【对人物】
  • ③放弃描述惊险的外部冲突,转向探究人物的内心冲突;【对情节】
  • ④使故事的传奇色彩有所减弱,而现实寓意则有所增强。【对主旨】


3️⃣题型归纳

小说、散文、诗歌


4️⃣解决方法

概括题:从原文中提取信息【概括能力】

手法题:认出是哪种元素【手法体系】

作用题:对其他元素的作用【作用方向】

语文所有大题?只有三种题型!【语文大合集1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