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诸如豫章书院,网戒中心这种场所

最近豫章书院上了热搜
很多网友都对此重视,但是我想分析一下,为什么,诸如山东临沂网戒中心,豫章书院等相关机构层出不穷,网上一搜一堆五花八门的机构映入眼帘
咱们先不讨论对错,仅从原因上入手
那么整个事件,分为:孩子方,家长方,第三方(我是在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他们)
先从孩子方说起
既然孩子会被送去这种治疗所,证明孩子在家一定是“叛逆的”“不懂事的”(引号)
是,孩子们遭受到肉体精神双重折磨的结果非常非常非常可怜,惋惜,让人心疼
那么,起因呢。
我们中国国家的国情是,人太多太多,教育资源投资占比远低于发达国家,那么,孩子确实没有国外那种足够的资源去探索天性
孩子们基本幼儿园补课班读小学,小学读中学,中学读高中,高中读大学已是常态反而,我们大学开始学做人,而做人恰恰是幼儿园应该学的
为什么导致这样呢?因为中国人太多,说句现实的话,不缺劳动力,缺人才,而学习确实是最容易产生人才的一种方式
很多人会说,体育不能成才吗?艺术呢?甚至网络也有电竞行业!
但是实际呢,还是最简单的道理,经济,将来得靠着自己的专业特长去挣钱,体育,艺术,电竞,一将成万古枯真的不为过,那么,谁能保证拿自己的一辈子去赌的孩子将来失败不后悔呢
拿年轻人感兴趣的电竞来说,收益高的游戏lol,职业LPL只有16支战队,又能有多少人,就算上LSPL又能有几百人?而这种电竞比赛必须得年轻人,数以千万的年轻孩子走独木桥。掉下的,又找谁呢
成功的个例不代表群众,虽然应试教育让人诟病,但不得不说,目前来讲,没有比应试教育更稳定能将来创造价值的方式了,不求精英赚的有多少,只求更多的孩子能稳定
生活在新的时代,五花八门的东西唾手可得,善于尝试新事物的孩子,确实觉得,比枯燥重复的学习要有意思的多,不泯然于众的孩子们,便成了“异类”(引号)这种时候,孩子,要么在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下成为人上人,要么,活得不像人
再从家长方
改革开放以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他们更实际,更社会,他们吃了很多苦,于是不想让孩子吃苦,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想要稳定,所以,当孩子成为“异类”的时候,除非,经济条件有支持的家长,大部分家长都会对孩子的异类表现产生抵触,他们没主见只能随波逐流,他们遭受社会打磨的经验告诉他们,枪打出头鸟,他们没那个资本也没那种心情去陪伴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情,于是,产生了矛盾,这就是代沟
很多人唾弃把孩子送去这种机构的家长们,认为他们愚昧,认为他们不配为人父母,但是,其实,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也得学习,不过他们错了,基本是没有别人去教育的,可是,在送到网戒中心之前呢?这些父母,可曾让孩子吃不饱还是穿不暖?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些家长普遍觉得,我在外面就算再吃苦,也要让孩子吃穿不愁,只要孩子争口气,将来有钱了,能活的好就行了,非常简单朴实的一个愿望
可是,因为代沟,因为疏于沟通,疲于社会赚钱的他们,确实没有时间去感受孩子们的快乐,这个时候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像别人家那样好好学习,去“玩物丧志”(引号)我现在受这苦,孩子将来还没出息,我还图个什么
而孩子会觉得,凭什么不让我做别的事,信息发达的现在,很多孩子都知道了其他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他们都知道,不是只有学习才能有出息,他们都觉得自己是最棒的那个,为什么家长不支持我,可是恰恰成于家长,败于家长,是家长的羽翼为孩子遮风挡雨到大,也是因为家长的羽翼让孩子不懂社会疾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有训,代沟产生,矛盾激发,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往往更加觉得家长不可理喻,拿网络举例,孩子往往会觉得沙雕网友更加有趣,在家长不理解的助力下,由感兴趣变成了沉溺,这时,光靠孩子已经自己无法自己出来了,可是,中国人太多了,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是那种教科书般的,往往,都是普通百姓,在他们眼中,小时候懂事的孩子,变得玩物丧志,没有沟通的双方,只会数落,呵斥,打骂自己的孩子,认为孩子不争气,殊不知,这样只会让孩子越陷越深,更加远离家长的目标
再说第三方
其实,第三方的动机真的很简单,利益
正是因为这种现象的普遍,于是,利益链产生了,人,其实就是高等动物,他们利用了人的兽性,将孩子圈养,驯化,就像人们对待动物一样,他们利用了孩子的恐惧去强行灌输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家长眼中的“乖宝宝”只要驯服成一个木偶,娃娃,听他们家长的话就好了,毕竟,“家长不会害他”
而且,还能赚到很多的钱,一个学生一个月6000左右,一百个就是每月六十万,简直数钱数到手软,人道?那是什么?能当饭吃?这就是他们的观念
过程就是,孩子遭受了非人道打击,但是结果,孩子成了“众人中的中间层”
就好比,有的老虎占山为王,有的老虎却饿死于冬,他们把老虎驯化成了动物园中的大猫,虽然没了王霸之气,却不会忍饥挨饿
而普遍这些家长要的也是这些结果,我不想我孩子多么飞黄腾达,我只想我的孩子能活出“人样”别整那些乱七八糟的,平凡平庸的活着就好
就算,孩子遭到了一时的痛苦也可以吧“毕竟是为了他将来好啊”(引号)
而这种第三方机构,会觉得,你把钱给我,我给你改造出你想要的木偶,你满意,我赚钱,岂不美哉?双赢啊。甚至还觉得我简直是圣人,把孩子“拯救了”(引号)
至于,为什么不会倒闭,拜托,我赚钱肯定得打点关系啊,你们志愿者,没钱没势凭什么和我们斗啊,很讽刺,也很事实
因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才是民众的普遍现象,我们需要英雄,却不想与英雄共事
很多人都觉得,非常不人道,却只能口诛笔伐。
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他们有关系会让你的学校/公司开除你,你会为了一个不认识的孩子去继续抗争吗,又或者他们给你钱,你会为了一个不认识的孩子抗争吗,又或者在周围造谣诋毁恐吓你,让周围的人疏远你,你会为了一个不认识的孩子抗争吗
所以,继续抗争的志愿者们,真的很可敬,也很悲凉,因为他们真的孤立无援
其实这样的现象很讽刺,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字“钱”
孩子因为感受不到赚钱的痛苦想要翱翔天空做那伊卡洛斯
家长因为感受赚钱的艰辛想要孩子做那普通的小鸟
第三方因为有利可图于是把孩子双翼折断安上遥控翅膀
到最后,孩子是最大的牺牲品,家长,他们为孩子付出了所有,却在一念之间,失去了所有,一旦送去这种机构,他们的孩子还如何相信他们
第三方,纯粹的获利,他们仗势欺人,肆无忌惮,却没人能制裁,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孩子身上发泄他们的欲望,肆意的摧残
其实这是一个恶性死循环,总会有经济不是那么好的家长,养出一个不懂生活疾苦的孩子,产生代沟,矛盾激发,无助的家长送去第三方,孩子遭受虐待
所以,在最后
送给孩子们的话
我知道多姿多彩的世界很美好,我们年轻,我们想要多去体验,娱乐,但是,考虑一下你们的父母,思考一下当他们老了,你们怎么办,或许他们在你眼中不可理喻,迂腐不化,但是,她们可曾让你饿过,冷过。可曾让你没地方睡过?虽然很现实,但是将来是一定要创造自己的价值才能在社会生活下去的,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那么,想要创造自己价值的你们,能不能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并真的为之奋斗,你,扪心自问,真的努力过吗?(比如一个简单的例子,妈妈我要当太空人,那么成为宇航员需要什么?你了解过吗?行动过吗?是不是今天定下目标,睡一觉就忘了呢?如果是游戏类,你扪心自问,你真的是为了娱乐享受还是去训练,如果是训练你记录了你每次游戏的进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并做到了吗?)孩子们,不要心高气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脚踏实地方为成功阶梯
送给父母们的话
我知道你们赚钱的艰辛,为了家庭,为了生计,你们没有那娱乐时间,现在都说父母要沟通,其实更多的父母是因为融入不到孩子的圈子里去,没有共同话题去沟通,也有的觉得在外面那么累,回家还要哄孩子实在太难了,但是,毕竟是亲生孩子啊,与其将来后悔,不如每天晚上与孩子一起玩半个小时,孩子沉迷别的东西,更多是因为自己孤单寂寞,不会的东西可以让孩子教,没有哪个孩子会最开始就讨厌自己的家长的,毕竟,你们是他从小到大最放心的后盾啊!不要总是斥责打骂。除非大是大非,平时放下父母的架子与孩子做朋友,你们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天地,并为你们的孩子感到自豪。
没有需求,这种机构自然就会被淘汰。最后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变成雄鹰展翅高飞。
也衷心的感谢对抗黑暗势力的志愿者们,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