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知识科普——PFD(盆底功能障碍)
女性盆底支持系统由盆底肌肉、筋膜、韧带及其支配神经共同组成,其封闭骨盆出口,维持盆腔脏器正常的解剖位置及其相应的生理功能。
妊娠期间,随着胎儿长大和羊水的增多,子宫重量和体积不断增加,且子宫在盆腔的位置也变得更垂直,使原本向后向下的子宫对盆底支持系统的压力更倾向于垂直向下,使得盆底肌出现肌张力降低,收缩力下降,甚至部分肌纤维和胶原纤维断裂。
妊娠期体内的激素的改变,大量孕激素、雌激素和细胞炎性因子的改变,也造成了盆底组织结构中肌肉和胶原的含量减少、比例变化、形态结构,以及代谢发生改变,对女性盆底支持系统的强度和抗拉伸力都带来不利影响。分娩过程中的胎头下降和仰伸对盆底组织的机械性压迫,以及导致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和神经阻滞高度拉长或裂伤,这些都会导致产后盆底功能受损。
女性盆底是一个相互支持的有机整体,有任何组织的损伤或病变都会打破这种整体平衡,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发生。
PFD是女性常见病,是危害产后妇女、特别是产后妇女在中老年后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盆底康复是防治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首选一线措施,这一观念已被业界认可。
妊娠期间盆底支持结构发生改变,生育过程对盆底组织损伤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能与分娩中直接损伤盆腔内筋膜和支持结构,以及直接或间接破坏盆底肌肉和神经有关。对自然康复过程中的产后女性进行专业的盆底康复指导是防治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重要且关键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