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京報訪戰鷹文字檔

2023-06-28 18:06 作者:寶島繞著戰鷹飛  | 我要投稿

直播破防後走紅 棋手戰鷹在挫折中學會與自己和解戰鷹,圍棋職業二段,B站(嗶哩嗶哩)頂流主播,柯潔之後又一位“破圈”的職業圍棋選手。從職業棋手到頂流主播,有人說戰鷹8年定段不如一朝破防,也有人說她懂“流量密碼”,甚至連名字都自帶流量。但戰鷹說她真不懂,直播走紅純粹是誤打誤撞。  6歲學棋、8年定段,戰鷹深知競技圍棋的殘酷性。日前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戰鷹說這些年不斷成為自以為人上人的同時,又在不斷成為人上人中最差的那幾個。但正是這樣一次次歷練,愈挫愈勇的戰鷹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去年底直播破防後,戰鷹一度想過放棄,但最終咬牙堅持了下來,並學會慢慢與自己和解。和解的過程一如學棋時領悟“圍棋十訣”,同樣也是一段人生修行。  直播  競技遇瓶頸,開啟新嘗試  戰鷹,圍棋職業二段,但更多人知道這個名字是因為她在B站的直播

由於父親是飛行員的緣故,在戰鷹還沒出生時,父母便商量好不管男孩、女孩都取這個名字。多年後,“戰鷹”這個自帶流量的名字也幫助她在直播領域風生水起。截至6月25日,戰鷹在B站的粉絲數超過118萬。從普通棋手到頂流主播,戰鷹說這個是意外。  2021年4月,戰鷹接到了一項圍棋賽事的直播邀請,之所以答應是因為感覺自己的圍棋競技生涯遇到了瓶頸,“跟別人的差距好像再怎麼努力也不太能夠趕得上,就想著要不要試試別的路。”  當時,還沒有棋手在做圍棋直播,戰鷹覺得這是個可以嘗試的機會。籌劃一個月後,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2021年5月開始了第一次直播。  相對很多運動項目,一盤圍棋動輒幾個小時起,直播時間自然也要長很多。每次直播前,戰鷹會圍繞這盤棋設定一個基本框架,聊聊這盤棋背後的故事,剩下則完全是即興發揮,也從不刻意整活兒。  直播時,戰鷹更多注重的是技術講解,此外還錄製了圍棋入門小課堂視頻。但講到第4課時,就有朋友反饋前3課都沒聽明白,第4課像在聽天書。這引起了戰鷹的注意,起初她樂觀地判斷1/10的粉絲會下棋,但調查後發現完全不是這樣,“後來說有1/100就不錯了,現在我覺得可能是1/1000。”

這個數據跟戰鷹預想的完全不一樣,也讓她逐步開始調整直播思路。龐大的粉絲群體中,很多人並不太懂圍棋,但都喜歡聽戰鷹講棋界的小故事,比如,她和柯潔、連笑之間的“299工作室”,比如,她小時候跟楊鼎新一個道場學棋,又比如,她曾把廖元赫堵到了男廁所。  直播時間長了,戰鷹意識到很多人可能只聽了個熱鬧,他們更多需要的是簡單科普。後期直播講棋時,戰鷹開始注重於趣味性和科普性,直觀地給大家一些數據,比如現在誰的形勢更好,勝率是多少,這手棋失誤後掉了多少個勝利點等。  講棋之餘,直播間裡的戰鷹古靈精怪,又唱又跳,氣氛很熱鬧,也誕生了諸多經典場面。一場直播下來,點贊數和人氣榜穩定在前列。去年12月,戰鷹在B站直播間達成了“1000艦成就”,在“名人堂千人艦隊”中排名第7,直追B站老牌主播。如果要做個直觀的類比,入駐千艦名人堂難度不亞于圍棋定段。破防  評論太真實,現實很窘迫  細數中國圍棋界2022年大事記,“戰鷹破防”不得不提。起因是一盤讓子棋,戰鷹在圍棋吧遭遇口誅筆伐。後來一次直播中,戰鷹被慫恿去貼吧看網友對她的評價,自信滿滿的她最終還是沒能扛下來。

戰鷹本來就一般,她的段位和排名在女棋手中都低到沒存在感,不過名字取得好聽。”  “堇寶(仲邑堇)沒事就去找戰鷹下,那能提高嗎,只會越下越菜。”  “戰鷹的水平,來個強點的業5(業餘5段)都五五開。”  這些評論戰鷹還能應付,急了也只是說要開個小號去跟他們對線。  但之後的一條評論,卻徹底擊潰了戰鷹。評論不長,短短兩行字:“戰鷹直播怎麼了,她靠下棋又掙不到錢,只能靠直播,不然還讓人家怎麼生活。”  盯著電腦屏幕,戰鷹半天沒反應,繼而開始抽泣,捂著臉哭了起來。“那條評論,它就是太真實了,讓我瞬間從一個當事人本來還算迷糊的狀態變成旁觀者的角色去看。”那一刻,戰鷹覺得自己好慘,被別人戳到了內心最深處。  受疫情影響,2022年國內女子圍棋賽事銳減,戰鷹這一年的戰績僅為4勝12負。按照圍棋比賽規則,贏棋才有對局費和獎金,正處在瓶頸期的她一年掙不到多少獎金,她要在北京租房、生活、交學費,要養活自己,這是個窘迫的現實

數月後再聊及當時情緒上的失控,戰鷹說她不是被氣哭的,是為自己而難過,為什麼努力了20多年卻還是這樣一個窘境?真相就像一把匕首直戳戰鷹胸口,她忍不住哭了出來。  “那天晚上哭完之後,我想要不就別直播了。”但多年的挫折歷練告訴戰鷹,得咬牙堅持下來,定段賽就下了8年,還有什麼比這更困難的呢?  那之後,戰鷹嘗試慢慢和自己和解,她笑著說這也是一種格局。再刷到網友製作的表情包,再看到什麼“八定王”“2-16”(2021賽季女子圍甲2勝16負)這些梗時也只是會心一笑,“最開始覺得是傷口上撒鹽,其實這也是我人生的一部分,要欣然去接受。”  好友連笑說,第一次看戰鷹直播就發現她大局觀非常好,完全領悟了“棄子爭先”等“圍棋十訣”的真諦,“她絕對是女棋手中大局觀最好的一個,確實厲害。”  流量  4個月漲粉近百萬,影響力不遜柯潔  戰鷹說她是職業棋手,不是職業主播。但那一次破防,反而讓她在直播領域打開了一片新天地。之後跟父母聊起這件事,媽媽心疼得要命,爸爸則在一邊笑著說“你也漲了不少粉呀。”

大家都說只有戰鷹才能成為戰鷹,因為她懂“流量密碼”。從去年10月到今年2月,4個月漲粉近百萬,但戰鷹說她真不懂,純粹是誤打誤撞。大部分時間,她在直播間的狀態就是自己播得開心,跟大家聊得開心就好。  破防之後,戰鷹繼續她的直播風格,但生活有了很大變化,日程也排得滿滿的。之前有比賽就出去參賽,沒比賽時戰鷹就躺在床上想今天要做點兒什麼,現在則忙到幾乎沒有空閑時間。最近一個月,她輾轉銅仁、深圳、上海、福州等地直播賽事或參與各類圍棋活動。  最忙的那段時間,戰鷹就想慵懶地坐在沙發上看會兒電視,享受下屬于自己的時間。即便這樣一個看上去簡簡單單的願望,也一直拖到4月初才實現,“當時心裡特別滿足。”  5月中旬在貴州銅仁進行的女子圍甲聯賽,主辦方把戰鷹請了過去,安排她在梵淨書院、朱砂古鎮、紅董驛站等景點直播。每天賽後,戰鷹還會拉著陸敏全、吳依銘、李鑫怡等好友作客直播間,期間還把銅仁當地特產拿來抽獎。4個比賽日,直播總觀看人數超過100萬。  由於事先做了直播預告,很多粉絲特意趕到銅仁去找戰鷹簽名,這讓她頗感意外。相對其他職業項目,圍棋受眾要小不少,棋迷追星也理智得多。之前,柯潔是為數不多被粉絲圍追的棋手,如今戰鷹也成了圍棋界頂流,甚至在“戰鷹宇宙(上過戰鷹直播,或跟她造過梗的棋手)”圈裡的棋手也成了大家追逐的對象。

儘管在B站的粉絲數不及柯潔,但戰鷹的直播影響力並不遜色。聊到這個話題,戰鷹笑著說,跟八冠王柯潔相提並論對她已是一種抬舉,不管是從圍棋成就的高度還是知名度,都完全沒法跟柯潔相比,“中國圍棋幾十年才出一個柯潔,他是一個榜樣般的存在,他的存在才能顯出我們這些圍棋推廣者的意義和價值,我始終是這樣覺得的。”定段  從小感受競爭殘酷,19歲才邁過“獨木橋”  6歲學棋,戰鷹自以為很早,後來發現身邊很多人三四歲就開始學棋了。從被譽為“圍棋高考”的定段賽開始,小小年紀便背負了一個個家庭的希望。戰鷹說,大部分棋手平均定段5到6次成功比較正常,但這條路她走了8年,“女棋手15歲左右定段比較優秀,我19歲才定段,確實晚了幾年。”  對這些學圍棋的孩子來說,一年一度的定段賽是個坎兒,往往一盤棋便能決定兩個人截然不同的人生和命運。邁過去了就成為職業棋手,層層向上有機會爭奪世界冠軍;邁不過去就是一名業餘棋手,大概率只能回家教棋。  6月9日,吳清源杯期間,戰鷹請到了世界冠軍周睿羊、檀嘯作客直播間。期間聊到戰鷹八次定段的故事,周睿羊心生敬佩,並表示更多人十次都定不上,或者三五次之後就放棄了。第二次定段賽成功的柯潔也坦言,如果他四五年都沒能定段,大概率也就放棄了。

“競技圍棋的殘酷性,我從小就有深刻體會。”一路走來,戰鷹見到了太多殘酷的事情,“中國圍棋協會自1962年成立至今,也只產生了999名職業棋手,這麼多年被淘汰的又有多少呢?”  從少年宮學棋開始,每一盤都要分出輸贏,戰鷹說這種殘酷性會直觀反饋到每個孩子身上。一些孩子無法接受輸棋,一些輸棋後則依然爭取進步,時間一長差距就出來了。  即便有機會來到彙聚全國最優秀尖子生的北京,挫敗感也會長時間存在。“到了北京後,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其實什麼都不是。”12歲那年,戰鷹來到北京學棋,很快就面臨著巨大的心理落差,在省裡閉著眼都能奪冠,到北京後卻怎麼努力都下不過人家,這種落差讓她和父母花了幾年時間才慢慢接受。  好不容易定段成為一名職業棋手,戰鷹發現她在職業棋手中又是墊底的,“這麼多年,不斷成為自以為人上人時,又在不斷成為人上人中最差的那幾個。”  作為一名職業棋手,戰鷹說渴望勝利的心永遠不變。但直播火了後,她的訓練時間少了很多,對待勝負的態度也不再過於糾結,“別人每天都在訓練,付出當然會有回報,下不過人家也正常。”放下勝負觀後,戰鷹說愈發能感受到圍棋在競技之外所帶來的快樂,這也算是意外之喜。

榜樣  “熬贏”芮乃偉,意義超越勝負  2021年女子圍甲聯賽,戰鷹最後一盤棋耗時7個小時戰勝了時年58歲的芮乃偉九段,賽季戰績定格在2勝16負。後來一段時間,網友總是拿“2-16”“戰鷹熬鷹”等梗來調侃她。  但在戰鷹心裡,芮乃偉永遠是一個榜樣,“芮老對圍棋的那種熱愛,只要見過她的人都能夠感受到,她把整個生命都獻給了圍棋。”即將年滿60的芮乃偉依然活躍在國家隊,她在棋盤前的對手則換了幾代人。  好幾次比賽,戰鷹都發現芮乃偉經常會去旁觀男棋手複盤,“我見到過好幾次,還是很震撼的。”戰鷹說不管輸贏,芮乃偉都能沉浸在圍棋帶來的快樂中。  很多棋手輸棋後心情不好,複盤時可能不說話,或者帶一點兒情緒,但這種情況從未在芮乃偉身上見過。“不管輸贏,芮老都是很純粹地在研究。”戰鷹說,芮乃偉的那種快樂也會感染她們這些後輩棋手。  在戰鷹看來,與芮乃偉這盤棋的意義已超出勝負,給了正處在困境中的她一些啟示,並讓她找到了關於未來的答案。戰鷹1995年出生,在職業棋手中已不再年輕,勢必要面臨轉型的問題。“我只會下棋,我的未來在哪裡?我要去做什麼?很多問題都困擾著我。”

那段時間,有些迷茫的戰鷹時常在朋友面前流淚,但擦乾眼淚還是要直面問題。  跟芮乃偉那盤棋下完後,戰鷹說一切都有了答案。“看著芮老的那種精神,我這個挫折算什麼呀,完全可以勇敢地去嘗試、去拼搏。這一點,我很感謝芮老。”職業生涯,有兩盤棋對戰鷹很重要,一盤是2014年改變她命運的定段賽,另一盤便是與芮乃偉這一戰,讓她想清楚了未來之路該怎麼走。  除了芮乃偉,“棋聖”聶衛平是戰鷹的另一個榜樣。在戰鷹的印象裡,聶衛平手裡總是拿著一個平板電腦時刻看棋,關心今天有哪些比賽,大家下得怎麼樣。“聶老說過,只要是對圍棋有益的事情他都會去做。”戰鷹一直記得這句話,這也是她未來圍棋推廣之路的一條準則。

快問快答  “沒有圍棋的話,想當歌手或演員”  

新京報:職業生涯最難忘的是哪盤棋?  

戰鷹:2014年定段賽最後一盤棋,當時我輸給了陸敏全。那盤棋我事先並不知道自己輸了也能定段,就認為誰贏誰定段。當時我沒什麼機會,中盤就意識到特別不好,基本上無望了。那會兒我也算定段熱門,自尊心挺強的,不想淚灑現場,但又不得不去面對現實。後半盤我一直在調整心情,好讓自己去接受這個現實。就在我準備接受這個結果時,發現自己以小分優勢定段了。當時大腦一片空白,完全感受不到喜悅,只能用“無感”這個詞來形容,看到成績表時整個人都呆住了。這盤棋對我來說非常難忘,讓我在心理上有了很大的成長。  

新京報:圍棋在你生活中佔據怎樣的位置?  

戰鷹:在我之前27年中,圍棋佔據了生活的百分百,每天的安排包括吃什麼,都圍繞著圍棋進行。從這半年開始,我的重心逐漸在轉移,但圍棋依然佔據著生活的80%左右,因為直播也是以圍棋為核心。如果沒有圍棋的話,我可能什麼主播都不是。圍棋對我依然非常重要,只不過更多工作是從提高個人圍棋水平,變成了怎樣以有趣的方式推廣圍棋。

新京報:如果沒有圍棋,你的理想職業是什麼?  

戰鷹:我小時候特別想成為一個歌手或者演員。本來想去學跳舞和唱歌的,但因為圍棋這方面成績更優秀一些,跟父母商量後選擇了圍棋。  

新京報:還記得第一次做直播的日子嗎?  

戰鷹:2021年5月20日。  

新京報:直播間裡古靈精怪,生活中戰鷹也是這樣嗎?  

戰鷹:我直播時和生活中差不多,可能生活當中稍微文靜一點兒。大家看著棋手們下棋時很安靜,其實私底下我們都挺外向的。有時候跟他們聚在一起,反而我會是偏文靜的那一個。  

新京報:直播和下棋哪個更累?  

戰鷹:直播肯定更累,一場直播幾個小時,非常耗精氣神。下棋也會很累,但不至於這麼累。

新京報:最希望跟哪位男棋手一起對弈?  

戰鷹:李世石老師或者古力老師。  

新京報:中日韓年輕女棋手中,比較看好哪幾位?  

戰鷹:中國棋手以吳依銘為首,非常優秀。另外我也看好唐嘉雯,她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韓國的話,金恩持勢頭很猛,以後可能會成為中國的一個強勁對手。日本就是仲邑堇,小姑娘進步很快,而且下棋很有靈性。  新京報首席記者 孫海


新京報訪戰鷹文字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