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鸦片战争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货物但遭到中国男攻女之事的自然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鸦片的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断严重摧毁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这些都引起了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1838年底,道光帝派主力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六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随后剑指天津,威胁清政府道光帝惊惶失措,以办理不善为名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继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在双方谈判过程中,英军于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消息传到北京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接着,英军又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 1841年秋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年近七旬的老将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挥旗督战,力竭牺牲。英军溯江而上,攻占镇江。八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南京条约》的签订
1842年八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应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双方协议 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