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企业战略分析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企业战略分析
摘要:近五年以来,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一大热点,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人工智能逐步应用到企业的价值链上的各种业务活动中来实现企业战略的转型发展。企业想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好企业的战略分析工作,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新型战略目标。
本文基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战略推演的思维框架,结合现阶段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市场发展趋势特征,识别分析企业存在的一些内外部基本问题,从企业战略管理的战略思维、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四个流程步骤提出人工智能时代下企业战略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 人工智能 战略推演 价值链 路线设计
一、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从字面来看包含了“人工”和“智能”两个部分,这表示着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研究如何制造出人造的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
美国斯坦福研究所人工智能中心主任N.J.Nilsson教授对人工智能定义是:“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即怎样表示知识,怎样获得知识和怎样使用知识的科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P.Winston教授则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在与5G通信技术、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协同下,人工智能从感知和认知两方面模拟人类智慧,赋予机器学习以及推断能力,成为能够真正改变现有人类社会生产工艺的科学技术。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文件中提出了大力发展智能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和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物流供应和营销推广等核心业务环节的升级转型发展。同时,人工智能在为各个行业发展赋能的效果也比较显著和具有差异性。

这一政策文件的出台意味着企业的战略管理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能时代,因而企业需要及时地调整企业战略思维,进行战略分析洞察发展机遇,选择不同战略层次的路线设计,最终合理配置资源推动战略实施,从而达成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新型战略目标。
二、现阶段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互联网+”的人工智能时代下,企业的战略及其管理也存在着相对应的问题,其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变化以及企业核心业务核心能力的培养最有重要意义。
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基本矛盾,即内外部匹配和内部不协调的识别来分析:
(一)基于企业与市场的内外不匹配问题分析
1.市场发展机会与资源能力约束
目前,人工智能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金融贸易、智慧医药、智能农业、重工业制造、物流运输、远程通讯和娱乐游戏行业应用广泛,市场的发展出现新机会。因此,为了追赶人工智能在企业核心业务环节得到应用的潮流,企业就需要调动内部资源,如用盈余资金购入智能化生产销售设备系统、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或利用自由技术等,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在企业内部的落实。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具备这样的资源能力,甚至有的企业是因为本身就陷入了经营危机的发展窘境,希望借助人工智能,来实现企业转型赢利。
2.市场发展趋势与企业发展方式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市场行业正朝着标准规范化、平台服务化、网络协同化、快捷个性化和智能精准化方向发展,然而目前多数企业发展方式还是比较滞后,传统钢铁、建筑行业仍存在大量以劳动密集、生产经营粗放为特征的企业,房地产行业存在着资金过度密集、营销粗放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原本的发展方式与现阶段市场的发展趋势相矛盾。
(二)基于企业内部问题的分析
1.企业领导和高层管理人员缺乏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思维
企业的战略通常是由企业领导和高层管理人员来制定并向下传达推行的,如果高层领导者并没有意识到人工智能时代企业战略重要性,不树立贴合市场和企业现状的战略思维,就不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定位与选择,那么即使战略得到实施也是成效不大的。
2.企业职能层战略脱离公司总体战略和业务层战略
企业职能战略是为实现公司战略和业务战略,对企业内部的各项关键职能活动进行统筹安排。企业的职能战略往往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市场营销战略等。很多企业各职能部门往往更注重部门自身利益和短期目标的实现,制定出的职能战略往往脱离公司总体战略和业务战略,这意味着企业各职能部门所做出的许多具体行动路线措施,都与业务层路线、公司层的总体路线相脱节,导致企业在付出极大的战略资源投入的时候很难实现更高层次的战略和目标。
3.以人工智能为导向的企业战略缺乏专业组织人才保障
现阶段企业战略管理人员主要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一般而言他们不一定具备相关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知识、术语和技能。更有甚者,企业战略管理直接由人力资源部门或者行政部门负责,他们可能缺乏基本的战略管理素养和相应的战略管理知识,从而不重视战略管理工作,使得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管理沦为普通的管理活动,战略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主义。
4.企业盲目发展多元业务,核心业务定位模糊
为了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的业务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变化,而然不少企业在发展新业务或者扩展业务向多元化发展时,却没能够分析好到底哪类型的业务才是核心业务是能为自己企业带来持续收入的现金牛业务,哪类才是现在或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下将迅速成长的明星业务。
5.企业体制机制僵化,束缚正常化运作
当企业内部决策机制、业务流程过于繁琐时,那么如果企业想要发起一个人工智能项目的时候就往往要经过多重手续和流程,浪费了许多时间,丧失不少的市场机会;当企业战略管理部门存在权责体系不明确、权责利不对等时,就会使企业内部战略管理分工协作不顺畅,易产生内部矛盾和冲突。
三、人工智能时代下企业战略管理的策略
在2019年《财富》全球科技论坛中,BCG与《MIT斯隆管理评论》联合开展的2019年人工智能全球企业高管调研与研究的发现中表明,90%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为他们的企业带来商机。
现阶段人工智能已经开始逐步地深入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企业就应该在国家战略的指引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 从战略思维、市场分析、路线设计、技术人力资金的关键资源配置、组织结构和体制机制调整等多个方面积极转型调整,拥抱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化战略管理。
(一)树立智能化战略管理思维
企业战略管理部门人员需要说服最高层领导集体、带动中下层员工提高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树立智能化战略思维, 利用塑造型思维快速捕捉市场机会,设想未来发展的商业模式和组织架构,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化战略管理体系。
(二)分析市场趋势,捕捉市场机会
企业需要先从环境侧入手,分析国家总体经济走势、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了解最新人工智能发展动向和应用延伸的领域;分析需求侧,对目标市场和客户展开分析,重点分析人工智能时代下服务消费的购买决定因素以及消费场景和受欢迎的产品类型;分析供给侧针对于自己所处的行业开展调研,分析标杆企业的人工智能化战略实施效果,找到机会差距和还没有被满足的市场痛点。
(三)合理设计战略路线
1.总体路线设计
针对当前技术产业变革的人工智能时代,企业的总体路线设计需要将战略定位设定为未来引领型,以战略转型为主线,把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核心业务作为主攻方向,建立长期远景目标做好长期人工智能化战略发展的目标,努力提高专有知识优势和系统性优势。
2.业务路线设计
部门的业务战略路线设计需要识别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最具有价值潜能的客户并持续培养,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创新价值和主张差异化的体验式价值,扩展价值获取的渠道,提高知识变现能力,不仅仅依靠产品和服务来赢得市场与利润还需要解决方案的提出。
3.行动路线设计
企业需要严格贯彻公司战略的总体路线设计和部门战略的业务路线设计,通过对机会的洞察明确策略方向,对问题的分析提出改进举措,对目标的建立确定实现路径,根据之间的依存关系编制行动顺序。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企业战略转型行动路线中,可以采用归核战略,战略重心回到企业的核心业务和价值链的核心部分;也可以构建双元能力,边处理冗余资产维持内部稳定,边寻找市场机会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四)加强关键资源优化配置
1.智能技术的引进应用
积极开展云计算平台的建设或采购, 积极进行业务和流程数据积累并开展大数据应用实践, 研发并部署深度学习算法与模型。利用智能技术优化企业生产系统、物流系统以及营销系统,实现智能化精准化供应、生产制造和营销。目前一般来讲AI技术的应用能节省整体企业客服运营中10%的成本,一些技术领先的企业可以将这一数据提升至30%-40%。人工智能还通过改进业务和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而获得回报。Netflix发现,如果消费者搜索一部电影的时间超过 90 秒,他们就会放弃它。Netflix通过人工智能来改善搜索结果,避免了客户的失望,也防止了客户流失,每年节省了 10 亿美元的潜在收入损失。
2.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企业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但是缺少专业人才是难以将技术落地应用的,因而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企业可以建设内部人才市场,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培训;也可以加大人才交易投资, 广泛招揽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研究、产品转化等方面的人才。
3.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
在企业人工智能化战略实施中,时刻保持对财务数据的高度敏感,做好相关项目的财务预算,通过国家专项、企业自投以及风险投资等方式, 多方筹措智能化发展资金,并将资金投入到人工智能化战略级项目上,补全战略实施中的资源配置短板。
(五)调整组织结构和体制机制
与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有所不同的是,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企业会需要调整原有的组织结构,构建更加扁平化、平台化和员工创客化的组织结构,设立人工智能化战略事业部,实行独立预算经营。在调整体制机制时需要遵循简明、适用和合理原则,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协作的顺畅性、知识的分享性、业务的流畅性以及责权匹配程度,加强战略风险管理能力。
(六)加强企业信息安全防范
企业要以“智慧安全2.0战略”为指导, 将“智慧安全”的核心从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安全深入到业务的各个层面。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更有效地防范未知威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预防与约束引导, 规范数据信息的内控工作, 避免客户个人数据信息的泄露滥用。
四、总结
2017年12月5日,中国数字经济峰会在京召开,石化盈科发展管理部总经理孙惠民谈到:“人工智能技术将彻底改变企业价值创造和获取的逻辑,它影响深远、范围广泛、从而开启智能商业新时代”。
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下,企业应该积极地去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迎接竞争者的挑战,主动地调整企业战略,创造出新的价值获取方式和价值主张,实现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新型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佘玉梅,段鹏等.人工智能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2.
[2]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R].上海:艾瑞咨询集团,2019-06.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Z].2017-07-20.
[4]王昶.战略推演:获取竞争优势的思维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5]刘丽娇.浅析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01):104.
[6]徐贵宝.企业如何把人工智能战略落到实处[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18(08):54-56.
[7]王冲鶄.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态势分析[J].电信网技术,2017(07):46-51.
[8]臧勇.浅析企业信息安全在智能时代的思考及对策[J].电子世界,2017(21):90-91.
[9]DOIT.孙惠民:人工智能时代打造智慧企业的战略思考[EB/OL].https://www.sohu.com/a/209824213_163577,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