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产业发展七大趋势
1、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
近十年来都是数字化转型得奠基期,或者是铺垫期,未来十年是发展期,在发展期即是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需要深挖行业,深挖技术,繁荣产业生态,创新应用,为行业领域降本增效,为行业创新转型添砖加瓦。
1)从政务上云,到企业上云
2)从数据大集中,到数据开放
3)从应用上云,到云原生,从长于云到生于云
4)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将简单的事情都做完了,将花钱能解决的事情都解决了,将好啃的肉都啃了,剩下的都是难啃了骨头。
回头看,这十年是IT技术创新百家争鸣,新技术层出不穷,逐渐成熟,应用正当时,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AI、VR/AR、RPA、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传感器、区块链,这些技术都到了可以实用的阶段,接下来该怎么做。
1)深挖行业,没类技术都有其适合的领域,好钢要用到刀刃上,要找到行业痛点,要找到合适的技术,创新合适的解决方案;
2)新技术赋能老行业,从场景化解决方案入手,不断叠加场景,从胜利走向胜利,创新做不到大而全 也做不到一步到位,清楚一个做一个。
3)组合创新,这些新技术是组合起来的,组合的方式就是云服务,同接口的调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无缝衔接;
4)架构先行,创新是场景化的,碎片化的,但架构要是个整体,是要面向未来的,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架构。
2、新基建,科技新基建快马扬鞭
新基建之所以叫新基建,是相对于旧基建而言,旧基建是铁公基,新基建就是新技术,不同于石头水泥,是科技新基建,中美贸易战,让中国人明白了,原来代工不是高科技,别人随时可能撤梯子,别人一撤梯子,我们就摔个仰八叉,醉啃泥。
科技新基建对科技公司是百年一遇的厉害,除了干别无选择。新基建包括5G、大数据中心、特高压、高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事实上在详细解释当中已经泛化到了信息技术领域,所以范围不可谓不广也,新基建利好所有科技公司,加油(ง •̀_•́)ง
3、疫情新常态
闷在家里的人明白了,网络世界建立自由原来那么重要,对互联网,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万事万物皆线上,线上营销,线上设计,线上办公,线上签约,万事万物线上办成为了普遍需求,所有的组织和个人都感受到了网络的价值,投身到其中。
2)疫情催生了新的刚需应用,无接触成为新的刚需应用,无接触乘梯,无接触消杀,无接触接待,无接触巡检,无接触测温,健康码通行。
4、内循环,新零售带来了传统零售业的转型
又一个新常态,一个崛起的大国,被各种封锁,可以预见的会拉朋友圈来进一步封锁,内循环也成为了新常态,消费升级,新业态,创新创业,新就业,各种内循环措施不断涌现。
我想说的就是消费升级带来了非常多的新机会,新创业不同于老创业,都是长于互联网,出生第一天就带着互联网基因,线上和线下是融合的,这带来了海量的互联网轻应用,轻直播,轻私域流量了,轻营销,轻社群,智慧化的转型需求,传统的叠加互联网智慧化技术的创新转型将此起彼伏。
5、老龄化
低出生率社会,老龄化社会,用工荒成为近几年中国出现最多的新词,文创康养产业,养老产业,国家做了规划,各城市都在发展自己特色的康养和养老产业,近几年有了如火如荼的投入,去年是反思的一年,各种烂尾项目 各种亏损,大部分企业都把他做为房地产来做,做完也就做完了,不知道客户在哪里,客户怎么来,一厢情愿的建房地产。
就近原来是最好的,必须在身边建设,各种真正的养老服务会务实的发展起来,炒房地产概念已经没有价值了,服务业就是服务业,养老还是养老。
6、招商进宝
产业要发展,全中国每一个城市都在招商,合肥招到蔚来汽车,成为了城市投资的典范,现实是无商可招,产业园太多了,需要填充的企业太多了,进入了谁也不信谁的对赌和试探拉锯模式。一事一议,一司一意。日子还得继续,招商还得继续。
产业集群,产业链招商,上海招来了特斯拉,合肥招来了蔚来汽车,估计各城市都卯足了劲在满世界找。
研究院落地创业项目,各个城市都在建各种研究院,围绕研究院在孵化各类项目。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招才引智,孵化创业企业,这是很好的方式。
总之,各类科技企业,可以借各市的招商东风,获得各政府支持,为发展填上一把柴。
7、内卷化
产业内卷化,创新内卷化,创业内卷化,就业内卷化,在内卷化时代,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必须冒头才有机会,大家都在抓头部企业,不管你是谁,今天要建立一个大计划,一个大梦想,必须冒头,不冒头就没机会,没机会在内卷化时代就等于淹没在时代的大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