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富士拍立得产品在当代的根本悖论

2020-12-29 12:47 作者:搞艺术的小明  | 我要投稿

关于富士拍立得产品在当代的根本悖论

富士为了精准地划分市场,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切割,来吸引所有人购买拍立得产品,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研究了许久,得出了此篇文章。

产品线分析

Mini款-3寸的长方形,相纸约为3.5元/张(练手)

早期款-Mini7/8/9

主要卖点为多彩颜色和限量涂装,测光和闪光逻辑导致废片量大,造型可爱

小改款-Mini11

主要卖点为改进的测光和闪光自动化,造型可爱

高端款-Mini90

主要卖点为复古外形和手动操作,熟手可增加成片量,但依旧需要花不少心思

方幅款-3寸的方形,比Mini看起来略大,相纸约为6.5元/张(最贵)

数码+一次成型-SQ10/SQ20

被诟病的款式,由于通过cmos成像再内部打印,效果约等于电脑摄像头

新款SQ1(方款Mini11)

主要卖点为改进的测光和闪光自动化,新的设计语言

高端款-SQ6(方款Mini90)

主要卖点为手动操作,混合设计语言

宽幅款-约为5寸的长方形,是Mini的2倍大小,相纸约为5.4元/张(性价比)

低端款Wide210/300

缺点是没有自动对焦功能,需要盲估对焦的能力,造型可爱

高端款500AF

价格贵很多,但画质和低端款拉不开差距,仅增加了自动对焦一大卖点,造型严肃

当代时代需求分析

当下是虚拟时代,实体物不断式微,于是曾经昂贵的拍立得产品(主要是耗材昂贵),随着年年上升的胶片冲扫价格,居然成了性价比之选,让想要体验胶片和复古感的“文青”们有了新的选择。

诞生时代背景

拍立得诞生于胶片相机年代,相比于需要等待的胶卷,拍立得具有跨时代的领先意义,甚至,它并不是老古董,而是那个年代的黑科技。

而在当下这个手机秒拍的年代,需要等待2–3分钟才可以看到结果的拍立得,并不“立得”,反而让拍摄者惴惴不安,拍摄节奏异常谨慎,或者废片频出而不自知。

拍到的照片,如果需要分享,要么再拍一次,大家的感情已经消失,要么用手机进行复制,那么实体照片的意义又消失殆尽。

优势劣势分析

当下,我们的图片归宿,最终将归于电子文档,打印输出已经成为了一个低频需求,为了一个低频需求随身携带约300g-600g的重量是否划算?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值不值,这取决于不同的需求导向。

普通人——纪念的需求

  • 纪念意味着这个时刻的转瞬即逝亦或者庄严肃穆。

  • 转瞬即逝的场景,手机的快速抓拍连拍更快捷。

  • 庄严肃穆的场景,拍立得则缺乏“出片稳定性”。

  • 如需当场出片,可以选择便携式打印机,如不急,则可回家打印或网络下单打印

小红书网红——社交价值

在手机同质化的情况下,携带一款具有复古气息同时并不会拍几张照片的机器,似乎非常适合作为“偶尔能用到的道具”,也增进了“姐妹花对话”的趣味性。

作为衍生爱好,高配手帐爱好者或许会非常需要拍立得,而低配手帐爱好者更可能选择热敏打印机来作为低成本的替代品。

人像摄影师——与拍摄对象的亲密度提升需求

这确实是一个足够好的应用场景,作为成熟的人像摄影师,可以驾驭这款器材的优缺点,也可以作为礼物馈赠被摄对象,即使进行更私密的创作,在拍摄时,也让被摄对象更为安心,至少实体照片是可见的,而非不可控传播的媒介。

同时,摄影师也可以省略后期的麻烦,成片天然的闪光灯磨皮和低像素低画质,让人像接单从未如此快速,甚至可以拍完即收钱走人,岂不快哉?

但是市场愿意支付多少真金白银?恐怕只有某些顶流摄影师,才可享受这种待遇……

如果不在意付费意愿,只是为了增进亲密度,则确实是性价比很高的道具。

艺术家

对于艺术家,拍立得是很好的创作补充媒介,不论是自带怀旧感的属性还是单一的不可复制性,对于特定的项目(如照片书的实物拼贴等),都具有形式感上的加成,既确保了每一张作品的绝版属性,也让后续拍卖销售更为直观。

悖论的产生及结论

综上所述,拍立得产品序列始终是属于少数人群的蜜糖,多数人群的鸡肋,闲鱼二手交易异常旺盛,也能看到大量囤积的相纸,没用几张,就转手卖掉的情况,这都是来自于厂家的营销话术催眠与消费者对自身需求的认知不足。

希望本文能帮助正在纠结此类问题的朋友。


关于富士拍立得产品在当代的根本悖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