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一定要明白:无情是一种有效的自保方法!
湖南的一位母亲向我咨询,她跟女儿的关系,也咨询她身体的健康状况。
这位母亲刚刚七十岁,她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很糟糕,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没钱呢就跟她们要。
她跟老公也不过是普普通通的退休职工,两个人的退休金加起来不到五千块钱。自己要拿钱养老,还要给孙子花钱,给儿子花钱。
儿子基本上不赚钱,只有花钱的份,没有赚钱的份。儿子很不好,女儿更糟糕。女儿十几年前就染上了毒瘾,被判刑,刑满释放后。又开始吸,然后又被强制性送进了戒毒所。
女儿还和乱七八糟的男人鬼混,生下了一个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私生子,把这私生子也扔给他们了。
这两个老人太可怜、太辛苦了,养了两个不孝的孩子。他们没有任何感恩的心,父母如此的付出,他们不仅不记父母的好处,还经常辱骂父母。
女儿从监狱里服刑满了以后回来,不仅不感谢他们帮她带孩子,用最难听的话骂她们,还跟父母要钱。
这位大姐说她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她整天感到这不舒服那不舒服。她有一种预感,不久将会辞别人世,她非常的忧愁,很痛苦。她怕自己这样走了以后,她的儿子、孙子,她的女儿、外孙女怎么办?
唉!这个问题上帝都没法帮她解决。看来她还非常牵挂她的儿女,牵挂她孙子和孙女,好像她对儿子和女儿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问题是你没有感动他们,他们也不愿意被感动,在这种情况下到底怎么办?
如果换成是我,我一个都不管,我一开始就不管!
我会给孩子机会,让你悔改,让你走正路。如果你不悔改,你继续选择走邪恶的道路,走罪恶的道路,那对不起,我不会给你一分钱,也不会给你一点爱心。
很多人说,哎呀,那是自己的儿女呀!
不管是什么人,都要遵循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就是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彼此相爱,彼此奉献!
你光让别人跟你奉献,你不跟别人奉献,岂有此理!
我觉得这个父母心不狠,她充满了慈爱,但是这种慈爱无用,也是有害的。
第一,她的慈爱没有拯救她的儿子和女儿,没有让他们的生命发生变化。第二,把她自己和老伴的身体也搞垮了。
老伴的身体比她更糟糕,经常吐血。一吐痰出来就是一口血。今天这疼明天那疼,和她一样,两个人身体都不行了,整天特别疲劳,没有精神。
如果儿女不好管,如果你管不了儿女,如果他们不断地给你制造麻烦和痛苦,必须变得无情。无情是一种自保,我们可以不自爱,但是,必须学会自保!
自己保护自己,这是人生的责任,这是自己对自己的责任。如果有人提相反的意见,我可以用简单的逻辑来质问:“你该不该爱你自己”!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你肯定说:“爱”!
我爱自己,有什么错?我爱不了别人了,别人不让我爱,那我只能爱自己,对不对?
道是有情却无情,道是无情却有情。问题是情怎么用,任何东西都有两种错误,一个是对象的错误,一个是方式的错误。
所谓对象的错误,就是你用错对象了。你用在不懂感恩的儿女身上,你用在充满怨恨的儿女身上,你用在只有榨取父母,折磨父母,摧残父母的儿女身上,对象错了。
无论是什么人,都必须遵从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彼此奉献,彼此给予。
你光无穷无尽的给儿女,儿女却一分钱不给你,反而给你的是折磨,你这种给予有什么意义的,完全没有意义啊。
第二是方式的错误。
方式错误就是给予的方式,是他们不愿意领受的。你的方式是不美的,不恰当的,不符合他们的要求。
就是你给别人感情的时候,你要注意对象、方式对不对。比如说一个人借你一百块钱,你给他一百块钱,你说给吧,你花去啊,这个方式就是对的。
你说:给、拿去!你也是给了,但是你的态度,你的方式不对。你甚至把它扔在地上,说像狗一样把它捡起来,那就更不对了。
有时候真的要变得无情一点啊!多情反被无情恼。感情太多,痛苦也不会少,因为你用错的对象,或者你用错的方式。
尤其到中老年以后我们折腾不起了。我们折腾就会缩短我们的寿命,就会让我们早一点得病,所以一定不能在儿女身上太上心了、太用心了,用心太多,伤心也就不会太少,除非你的儿女很懂事。
儿女大了以后,就让他们独立。这个独立意味着什么,就是你不管他们就叫独立!当然,儿女最好别让父母管。
他们的痛苦,他们承担;他们的罪恶,他们承受;他们的幸福,他们去享。现在这个社会只能这样了。
如果父母管的太多,除了沉重,就是得病,最后就是要命,其他没有!
作者简介
王国荣,心理学家,独立学者,作家,中国整体心理疗法的创立者、中国循证心理疗法第一人。曾任心理医生杂志社首席学术顾问,上海博爱医院高级心理治疗师,是中国国内最有实力与天赋的心理学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响力的心理学专著,其中《学生心理问题突破性治疗》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数百所大学列为馆藏图书,《50 种心理治疗与调适方法》获中国高等院校出版社联盟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人生最重要的 10 种关系》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列为心理学大师系列丛书,《与抑郁症握手言和》荣获最受读者欢迎专业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