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碰撞测试成绩出炉,对比西玛有进步

去年,应日产要求,C-IASI对日产西玛进行了碰撞测试,结果由于正面25%偏置碰撞处在及格边缘,导致西玛在“车内乘员安全指数”上只能获得A(良好),离G(优秀)尚有一段距离。时隔一年,日产这次又带来了自家的中级车“扛把子”选手天籁,希望能在碰撞测试上挽回西玛丢掉的颜面。

碰撞测试选取了天籁低配车型
新一代天籁和老款相比可谓是“性情大变”,老款主打商务、舒适,而新款主打时尚、运动,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让天籁的目标用户有点懵,导致新一代天籁上市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销量不见起色。
本次参加C-IASI的碰撞测试,对天籁来说也是借势宣传的大好机会。从C-IASI公布的碰撞成绩来看,天籁在“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以及“车辆辅助安全指数”三个大项中均获得了G(优秀),而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项目中,由于低速碰撞伤到了纵梁,维修费用较高,导致天籁只拿到了M(一般)。

天籁在正面25%偏置碰撞后A柱完好
具体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天籁表现优秀,气囊和侧气帘及时打开避免了假人与车身的接触,车轮及时脱落避免了对乘员舱的侵入,最终拿到了G(优秀)。“侧面碰撞”与美版一致,B柱距离座椅中心线都是10.5cm,“车顶强度”方面,天籁最大可以承受自身重量4.73倍,甚至要优于美版天籁。
天籁的成绩好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果仔细对比之前日产西玛和轩逸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的表现,相信很多人马上能发现不同。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西玛A柱发生弯折,乘员舱上部侵入量较大,安全气囊没有很好地承接住假人头部,导致西玛在该项目只能获得M(一般)。轩逸更加严重,A柱弯折接近90度,同时由于没有侧气帘,假人直接撞向了车体,最后只拿到了P(差)。

西玛的A柱已经发生了弯折
经历过西玛和轩逸两款车型的“惨痛教训”后,天籁对“正面25%偏置碰撞”做了优化,在相应部位加大了强度,以保证测试成绩优秀。这就像考试前老师划好重点,只要有针对性的复习就能取得好成绩一样。
从日产前后三款车型的碰撞测试成绩来看,C-IASI的倒逼作用正在显现。一款车的安全性怎么样,用“钻防撞钢梁、车门站人”这样的方法证明,简直是在侮辱消费者的智商。中国汽车市场需要像C-IASI这样的机构,拿出一套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款车型,在某个方面表现的好坏。

轩逸可以说是“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