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无水干货,经济师《经济基础》提高二十分的方法在这了!

2020-11-02 14:01 作者:经济师课代表  | 我要投稿

为了帮助大家节省时间,高效复习,中科建安教育小编为大家汇总了中级经济基础中重要的公式汇总,快来看吧!需要的小伙伴们记得收藏分享哦~

年年命中?中经考试20天一次上岸的方法,都在这几套“内部押题卷”里!(不等待不求人)搜索小程序“经济师考试通”获取!

01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如果Ed代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用P和△P分别表示价格和价格的变动量,用Q和△Q分别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的变动量。

02

需求收入弹性

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它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序。其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Ey 代表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Q 代表原需求量,ΔQ 代表需求的变动量,Y 代表原消费者收入,ΔY 代表收入的变动量。

03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交叉弹性系数=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的价格的相对变化。

用公式表示为:

公式中:Eij 为需求交叉弹性;Qi 为商品 i 的需求量,△Qi 为商品 i 的需求变动量;Pj 为商品 j 的价格,ΔPj 为商品 j 的价格变动量。

04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如用ES代表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用P和ΔP 分别表示价格和价的变动量,用Q和ΔQ分别表示供给量和供给量的变动量,则:

05

商品边际代替率

1个单位商品来计算商品的边际代替率,公式表示如下:

06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即:

07

总效用函数

假定某一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总效用为TU,则总效用函数就是:

一般来说,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

08

边际效用

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用MU表示边际效用,用公式表示MU是:

09

边际产量

边际物质产品(MPP)也称边际产量(MP)。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产量增量。

010

边际收益产品(MRP)增加单位要素使用所带来的收益增量。

011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产品价值(VMP)增加一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价值。

012

边际要素成本

边际要素成本(MFC)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增量。

013

平均要素成本

平均要素成本(AFC)平均单位要素投入的成本。

014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余额


015

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

其中β为边际消费倾向;S 为边际储蓄倾向。

公式表明投资乘数 k 为边际储蓄倾向 S 的倒数。

016

价格总水平的决定方程

价格总水平的决定方程:

π=m+v-Y

π----代表价格总水平变动率或通货膨胀率

m----代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率

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

y-----代表 GDP 的变动率

017

就业弹性系数

就业弹性=劳动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的比值


018

货币供应量公式

货币供应量公式:

B------“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k------“货币乘数”

019

离散系数


020

平均增长量

021

费雪方程式

1911 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其所著《货币购买力》中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也叫费雪方程式:

MV=PT

P 代表物价水平,T 代表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V 代表货币流通速度,M 代表货币量。

022

货币价值

庇古认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

023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024

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不等待不求人!考前冲刺“十全大补”经济师资料包,↓查看


无水干货,经济师《经济基础》提高二十分的方法在这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