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琐思6:朱自清的《背影》,是多少人的背影?爱,有多少方式?你又有多久没有回家了?

2022-11-19 09:57 作者:-寻孤-  | 我要投稿

        说句实在话,这个学期刚拿到语文书的时候我几乎没有瞄过一眼。只是草草翻了翻目录,除了暑假语文集训的时候学过的几篇新闻单元的文章后,后面的现代文,我几乎没有看过一个字。《背影》除外。

        如此说来,还蛮有缘分的,不是吗? 我不否认我曾经读过这篇文章,但是那时的我,太懵懂,一个字也没读进去。只是依稀记得好像写这篇文章前,朱自清和他老爸吵过架,我读的蛮有画面感的,其余印象,一忘皆空。我是学大语文的时候读过的这篇文章。具体在什么主题下讲的这篇文章,我也忘了。

        我又一次看这篇文章。其实跟上次的感受不大相同,因为这次是在语文课上看的,我读的慢,时间略微有些仓促。我读完文章后,习惯性的松了口气,但我明显的感觉到,我读完后,不是放松吐气,而是叹气。蛮悲伤的。只是这么觉得。

        我望着书本上那用红笔划得几个关键词句,有些颤抖,因为我觉得所有被我划出的词句在整篇文章下,都显得苍白且无力。如果没记错的话,康辉老师曾经说了一句话:再微小的光也是光,再平凡的人也有他们人生当中的高光时刻。莫名的,我当时脑海中就冒出了这句话。随后,我几乎确凿是,不假思索的否定掉了这个想法。文中的父亲,太平凡。平凡到在文章中几乎没有高光。

        我脑子一时间很乱,我不知道怎么开始我的想法。这是上课,不容许我走神。我信手写下了两个词:平凡,父子情。随后,我想了想,又写下了三个词,几乎是一齐在我脑海里冒出来的:怀念,真挚,慈父。乱七八糟的,毫无头绪。

        等下,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平凡?除了考试考砸了,还有别的吗?好像,只有上次在天桥上无可适从的时候吧,桥下人来人往,不由我控制,像极了我的人生,不由我控制。只是一个个随机变量里产生的一个必然性的随机性的结果。那时,是震撼,也是无可适从,也是平凡。

        除了考试外,我不想去剖析这种大家的作品,剖析他具体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心情。因为作家也弄不清他们当时什么心情。我只是单纯的觉得文字很美,意很浓。

        他们所有人都在分析人物形象,而我,真的,有点开小差了。我在想,什么塑造了这样一个父亲?什么东西使这篇文章能代代相传?我一直想,一直想。想到了一个可能把我带偏的地方。

        中国式的教育,中国式的家长。中国式的可爱又可怜的家长。这不是我说的,原话应该是衣戈说的。但我真的觉得,这个很贴切。虽然最后在我发言的时候老师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我想,至少在我的观念里,这是对的。每一代的中国家长都不可避免,是唠叨的,即使不是这样。时光也会把我们雕刻成应有的样子。从年少轻狂到知人论世再到人情世故。我知道,在我这个年龄,正是愤世嫉俗的年龄,但是我也知道,我们每个人都会走向同流合污。都会走向我们所憎恨的样子。

        这种观念早就刻在我们的骨子里,改也改不掉。文中的父亲,即使是个胖子,也要给我买橘子吃。即使家道中落了,也要雇人照料我。这种爱,只能说很中国。除此之外,我找不到任何形容词。

        在我初稿写完后的第二天,语文老师给了我们一篇论文,是文贵良先生写的,名为《朴实白描与隐晦点击——朱自清<背影>语言赏析》写的很好,也有很多我当时没有关注到的细节。老师上课给予了我们20分钟的时间去阅读,我10分钟左右就看完了,然后开始读第二遍。我并不否认这篇文章的众多优点,我刚开始读的时候,很是兴奋。只是读的时候,有一股莫名的悲伤,渐渐走入了我得心里,我望着天花板,思索着,但悲伤溢满了我的脑海。我一下子也说不上来这种莫名是何。读完后,语文老师请我发言,让我说我的新的发现。我卡住了,因为我并未关注到这一方面。支支吾吾,支支吾吾。直到老师又请我坐下。

        这篇文章给了我太多思考的空间,也影响了一代代的人。阅读那片论文的前后,我的思考并未发生多大变化。因为我始终认为,中国家长的爱,是外国家长如何也模仿不来的。里面充斥了太多的传统文化(或许是这样吧,也或许是我理解有误)。朱自清的《背影》里的父亲的爱,表现在对孩子的关心,表现在为孩子买橘子。但是真正的爱,绝对不仅限于这些。物质上的关照,叫爱;精神上的关照,叫爱;陪伴,也叫爱。

        在我读到《背影》里描写父亲蹒跚的为我去买橘子时,我想到的并不是我的父亲,而是我父亲的父亲。在读这篇文章的前一天,温州下了一场雨。虽然最近也下了不少雨,我们今天的运动会整个时间也被往后延了。但是那场雨,是我爷爷第一次来西区接我。我忘了带伞,打了电话给家里人。他便过来了。

        我不舍得抛下爷爷独自走在雨天里,于是婉拒了他让我先走的说辞,推着自行车,打着伞,陪着爷爷走着,他跟我说了很多话,但我却听不清,也接不上。直到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分开了,他走小区的大门,我去了停车场。虽然隔得时间也不长,但我现在还能记得爷爷那布格子的衣服,还有那沉重的背影。爷爷给了我童年太多乐趣,而我,不舍得抛下我的爷爷。

        有空,常回家看看。朱自清被他父亲拒之家门外,而你家的大门,始终为你敞开。

        


琐思6:朱自清的《背影》,是多少人的背影?爱,有多少方式?你又有多久没有回家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