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林蚁概念辨析

2023-03-22 21:28 作者:追捕蚁螨的人  | 我要投稿

  长期以来我将蚁属那些生活在北温带寒冷林地、会建造蚁丘的物种称为真正的“林蚁”,这个习惯源于2019年,那时我刚开始对蚂蚁相关的论文产生兴趣,通过阅读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我注意到国外对一些蚂蚁的称呼和我们有差异,比如Solenopsis本无“火”的含义,“火蚁”通常仅是该属大型种的俗名,我们却将这个名称扩展到了整个属,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铺道蚁属(Tetramorium)中。这里我首先批判一下自己,回看我早期在贴吧的不少言论,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自己就是个愣头青(甚至现在也没改多少),从外网看到一点自认为有理的话,完全不考虑在国内是否适用就转述到蚁吧,还强制别人接受,如我之前坚持认为小型火蚁应该按“国际标准”改称“贼蚁”(Thief Ants),这在有中文正式名的情况下不仅毫无意义,还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我发誓停止使用这种名称,更不会再强制别人使用。我也承认自己作为普通爱好者,很多时候过于相信外网资料,可能影响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今后需要更注意结合国内具体情况,审慎发表言论,下文中提到的“林蚁”也主要是我个人的习惯。

  

狭义林蚁

林蚁的实际最小范围

  

无争议的林蚁——多栉蚁(Formica polyctena),硬实力可能在红褐林蚁之上


Wood ants(德语:Waldameisen),直译过来就是“林蚁”或“木蚁”,蚁圈是普遍将蚁属和林蚁等同的,很多学术论文显然不支持这一观点。早期我片面的认为图上绿色的两个亚属都符合狭义林蚁的标准,然而综合更多论文和论坛上给出的解释,我意识到这种理解也不准确。Coptoformica(暂译段蚁亚属,包括各种“凹头蚁”)更多时候是被单独描述的,并没有归入林蚁的范畴。尽管它们普遍建造蚁丘,有些物种的中文正式名也带林蚁二字,但在具体筑巢方式、生境特别是身体形态上,它们和蚁亚属还是有不少区别的。这个亚属在国外也有自己的俗名,如narrow-headed ant、Kerbameisen等,narrow-headed ant一般是指“毛眼林蚁”(Formica exsecta),据说这种蚁一般都是开阔地筑巢,而非森林深处,攻击性和满洲凹头蚁一样强。

毛眼林蚁猎杀毛林蚁(Formica lugubris) 原作者:Roman Borovsky


段蚁亚属的物种头部特化,工蚁咬力强劲,能更高效的斩首其他蚂蚁

  目前公认的狭义林蚁仅包括蚁亚属(Formica s.str.)的物种,德国那边叫Echte Waldameisen,意为真正的林蚁(?)英语中有时为了限定范围还会加上代表蚂蚁颜色的red,变成“red wood ants”,这样就和红林蚁(Formica clara subsp. sinae )撞了。而“木蚁”这种翻译方式的合理性亦有待商榷,可能造成歧义,尽管有些蚁丘确实是贴着树桩建成,但它们不是严格生活在木头里的蚂蚁。很多相关描述也会强调森林环境和此类蚂蚁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木头,有篇论文就是以此为题。

走近科学《揭秘食人蚁》一集中的“红林蚁”显然是狭义林蚁,别和现在那个红林蚁搞混了


广义林蚁

  广义上的林蚁范围很大,各国标准也不尽相同,比较常见的一种是整个蚁属等于林蚁,甚至还有一种分法不考虑生物分类学,只要生活在森林中或边缘的都能算,丝光褐林蚁甚至毛蚁属的亮毛蚁都符合这一标准,这里也说一下亮毛蚁吧,它所在亚属Dendrolasius和希腊语中的Dendron一词相关,是树的意思,表明了它们在树木中筑巢的习性。这类蚂蚁下颚腺产生的Dendrolasin非常强力,据说在实验中能让多栉蚁暂时撤离蚁丘,再加上庞大的工蚁数量和坚固的巢穴,有很不错的自卫能力,可以作狭义林蚁的对手。虽然没有完全战胜后者的记录,但共存较长时间是没问题的。

亮毛蚁及其同亚属物种由于特殊化学武器和很大的群落规模,成为了少数可以和狭义林蚁抗衡的毛蚁
亮毛蚁可能是和树关系最紧密的毛蚁,它们居住的树木中有大量真菌,可起到加固巢穴的作用

  综上所述Wood ants可以有明确指向,也可能非常宽泛。学术论文中的Wood ants,特别是red wood ants就是指蚁亚属,广义则不然。林蚁这一称呼我们平时具体怎么用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林蚁概念辨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