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3.7公里小行星现两条红色尾迹,两天内神秘变蓝,已确定背后原因

2019-09-05 13:19 作者:徐德文科学频道  | 我要投稿



在浩瀚的太空中,一颗直径达3.7公里的小行星,不是彗星,却拖着两条罕见的尘埃尾巴,日复一日地绕着太阳旋转,每3.5年运行一圈,这就已经够让人狐疑的了。最近科学家们更是发现,这颗小行星的红色尾迹两天内就变成了蓝色,可以说在太空里还从未观察到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颗编号为小行星6478(6478 Gault)的小行星于1988年被首次发现,按照反照率0.22估算,其大小约3.7公里,在半长轴2.3个天文单位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行。在此前的观察中,科学家们发现它拖着两条罕见的红色尘埃尾巴,由于该小行星并非彗星,这种情况非常令人费解。


一般的解释是,这可能是YORP效应让小行星产生了快速旋转——天体受到太阳加热之后会以红外线的形式带走动量和热,当小行星的表面受辐射不均匀时,就可能产生一个力矩,导致小行星旋转缓慢加速。对于直径上百公里的小行星来说,可能需要上亿年的时间,才会让它的旋转速度加倍;然而对于直径几百米的小行星来说,可能数百万年就会转速加倍。一些小行星因此旋转越来越快,最后导致分裂,形成一对互绕旋转的小行星对。


科学家们认为小行星6478很可能就是因为YORP效应,形成了每两小时一圈的快速旋转,由此产生的离心力将尘粒抛出,形成了两条尘埃轨迹。之所以会形成红色尘埃,是因为小行星表面灰尘暴露在阳光下数百万年,像此前发现的第一个星际来客奥陌陌一样,因辐射而变成了红色。

然而最近,科学家们利用位于夏威夷的美国宇航局红外望远镜设施(IRTF)对小行星6478进行观测时,发现在两天时间内,它的两条红色尾迹就突然变成了亮蓝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神秘的事件吗?


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小行星表面受辐射的尘埃颗粒只有几颗米厚,被快速旋转的离心力甩脱后,露出了里面的硅酸盐材料,继续被抛撒出去,从而使尾迹变成了蓝色。

这个解释看起来似乎很圆满,小行星6478应该不会像奥陌陌一样,被赋予更多的幻想色彩,变成外星人监视太阳系的巨型宇宙飞船了吧?

这项研究发表在8月30日《天文物理期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3.7公里小行星现两条红色尾迹,两天内神秘变蓝,已确定背后原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