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米——“没有设计的2018”

“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这是多年来小米手机乃至整个产品线一直坚守的外观理念,时至2018年也还在外观上“高度致敬”上“愈演愈烈”。

短短八年,从互联网品牌白手起家的小米秉持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定位和“饥饿销售”的鬼才营销策略的“双管齐下”在追求“好用还便宜”的中产用户中打成一片。“配置厚道、价格感动人心”的品牌形象在用户中也逐渐深入人心从而形成了近乎坚不可摧的品牌公信力与凝聚力。

然而这种为了性价比而性价比的“一条路走到黑”和“设计上的不讲究”也终于有了“反效果”——一直在中低端市场风生水起在冲击高端市场却显得极为力不从心,症结在于配置大同小异的旗舰产品中设计上的“随波逐流”着实令人“望而却步”。


而最令一部分米粉用户“失望”的是顶着“八周年纪念款”的头衔的小米8却实现了对iPhone X的“完美复刻”。从外观上看,如果如iPhone X为了给3D结构光组件预留空间而采用大刘海设计是毋庸置疑的,但仅仅支持2D红外人脸识别却“画蛇添足”般强行“致敬”大刘海着实欠缺考量,再加上“成本有限”而致的略宽的左右边框和“难以忽略”的下巴的“四不像组合”的“珠联璧合”更像是一个“放飞自我的设计”,背板上的左上角竖排双摄更像是“与iPhone肩并肩”的鲜明佐证。


宏观地看小米集团挺进IPO的确可喜可贺,但其手机品牌在市场中的“僵局”也是不可避免的“难题”——再次发力线下的“勉勉强强”、互联网市场的“棋逢对手”、高端市场的“保守与徘徊”,都在品牌的良性发展中恍若骨鲠在喉。还有不到一个月小米年度旗舰MIX3就将重磅来袭,定义全面屏的起始者却被市场卷入洪流而被他人“弯道超车”,无疑令人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