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你的研究》理查德·汉明
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16/04/you-and-your-research.html)
文章背景
1986年3月7日,理查德·汉明在贝尔通信研究中心给200多名科学家们,做了一次演讲,题目叫做《你和你的研究》(,)。他试图回答下面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的科学家做出了影响深远的重大成果,而大多数其他人的成果都被历史遗忘了?"
这篇演讲非常有名,属于经典文献。不仅对科研工作者很有意义,对于每个从事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人都具有指导意义。
精华内容
一、要有做大事的想法
如果你要干大事,你必须毫不迟疑地去解决重大难题。
去做大事、不要沉迷于小事、或者事务性工作当中,要有野心。
想要干大事,就要现有想法,连想法都没有怎么能干成大事呢?结合中华文化来讲就是要有远大的志向,刘邦见到秦王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见秦王说:“彼可取而代也。”
二、年轻的时候就要有勇气追求答案
成功科学家的重要品质之一就是勇气。
1.勇气:鼓起勇气,相信自己。不惧艰险,排除万难、勇往直前。思考、思考、再思考。
2.年龄:出名要趁早。年轻时候精力是最旺盛的时候、也是最容易产出成果的时候。
三、忍受不确定的状态
伟大科学家还有另一个性格方面的特点,那就是"似是而非"。
大多数人是黑白分明,非此即彼的。但是大科学家却可以“似是而非”。他们既对自己的想法自信、又随时保持警觉,发现错误和不足。
就像纳瓦尔曾说的那样,聪明人脑子里能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四、比别人多努力10%
大多数伟大的科学家都有惊人的动力。他们总是比别人投入更多。
每天多付出一点,只要时间足够,总能获得更多的成果,是时间复利的结果。
成果多了,代表你的机会也就更多,是一个正向激励的过程。
知道的多->学的多->做的多->机会越多。
五、全力投入重要的问题
如果你找到一件真正重要的事情,就不要让任何别的事情分散你的注意力。
我们要时刻准备着,看到机会就要抓住,全力以赴解决问题。
六、敞开办公室大门
那些敞开了门干活的人和最终成就了大事的人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要封闭自我,要多和他人交流,闭门造车是不行的。
有的人办公室的门是关闭的,可能暂时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但是放到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可能干了很多没有意义的事情,而敞开办公室门的人,虽然会受到打扰,但是也不时获得新线索,知道什么更重要。
七、做可以成为他人基石的工作
你要么让人们在你的成果上有所建树,要么别人不得不把你干的活从头再来复制一遍。
科学的本质是积累!
不要去解决相互孤立的问题,除非它是共性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为他人当垫脚石,让别人能在我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八、重视推销和表达自己
做完一件事情还不够,你还得把它"贩卖"出去。
推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每个人都很忙,只有自己主动介绍。他们才会瞧瞧你的东西。
所以你需要学会推销和表达自己。
1.你得学会写好、写清楚以便人们愿意看
2.你必须学会发表相当正式的发言
3.你还必须学会作出非正式的谈话
4.你必须学会在任何场合演讲
研究要只花50%的时间,另外50%的时间用来表达。
九、阅读方法比数量更重要
你也不要在图书馆花太多时间,一味追随别人的研究成果。
如果你想要有不同的新思维,你需要去搞清问题,而不是成天靠读书去找答案。这不是可取的方法
一味阅读,追寻别人的老路对自己的成长无益。研究别人的工作方法只会走入别人的老路之中。想要新思维,要做的是掌握如何搞清楚问题,然后去思考如何解决他。
我的建议是:阅读,但不是靠量,而是靠正确的阅读方法起作用。
十、重视写书
短期来看,论文非常重要。
但如果你想要一个长期的认可,写书的作用更大,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需要方向。
论文是很重要,但是长期来看,人们需要的是对他们方向指引的人/物。现在的知识太多了,但是经典书籍还是那么多本,因为这些书可以为人们指明道路和方向。可以说论文相当于一次次的实践。而书籍是对这些实践经验的总结。
写书不仅对自己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是对工作内容的深度总结。
十一、远见超出你的能力时,才去做管理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伟大的研究者,就不要成为一个公司的总裁。
你得清楚你要什么。
当你觉得你想干什么的远见,正好在你的能力范围内,你就应努力获取它。
如果有一天你的远见大大超过了你的能力时,你就应该去做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