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价值观输出——体系转变和环境迭代(上)
前言
上一篇文章简单讨论一下原神中的队伍与环境的关系,简单表述了在现有的游戏模式下(抽取培养模式),作为玩家应该有的游戏态度或是游戏策略。更多的是从主观的角度试图抽象出一套相对静止的玩法模式,并没有做到根据游戏的动态更迭作出客观的分析。那本篇的重点就是围绕上述观点展开。
体系转变和环境迭代
玩家手中的队伍体系与玩家对面的环境体系的更迭,事实上构成了游戏进程动态更迭的机制。只是这种机制主要是这种机制主要依赖或严重依赖于版本更新。如果没有版本更新,相对而言玩家手中的队伍和现有的环境所构成的体系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版本更新的间隔期是队伍体系和环境体系角力的再平衡过程,但在整个游戏进程推动过程中可视为相对静止。间隔期内不太可能存在使队伍和环境体系发生重大变动的契机。
当然具体到某个人,由于现有的抽卡养成、圣遗物随机掉落机制,可能因此转变队伍的发展思路。例如刷圣遗物时,掉落并强化出了某个极品属性的杯子或者单抽出了原本不在养成计划中的角色、装备,上述现象是可能临时改变手上的队伍体系的,但较于玩家群体而言影响不大。
因此版本更新带来的新角色、新武器、新圣遗物才是改变玩家手中队伍体系的大头,但这句话不等于所有玩家都会受到影响。对于多数玩家,按照上篇文章提到的观点:有用改之,无用开摆。版本更新目前为止只是提供了一种选择,并非强制属性。综上,在版本更新的间隔期内去讨论还未发生的游戏机制更迭是没有意义的。
面对版本更新的态度
由于原神抽取养成机制,导致在面对版本更新时,面对想要的角色装备,新老玩家的游戏体验是差不多的(抽取、养成体验),基本等于从头再来。
而新老玩家的差异性在于,新出的角色和装备是否贴合自身的需求、或是队伍发展方向和培养计划的需求。由此将玩家划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队伍体系已经确定的,或仅需要小范围改动。面对版本更新时,他的压力(成本、养成速度)是比较小的,以游戏老咸鱼居多;
第二类,是队伍体系没有确定但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他的压力相对而言较大(抽取、养成的数量较多),这点最多体现在新老玩家的区别上;
第三类,是既没有体系也没有目标的。他的发展压力是最大的。这类玩家群体压力来源主要是经济成本,压力与经济成本呈正比。这类中压力最大的人是什么都想要,又什么都养不起。这也是我个人比较反对的玩法模式。
第四类,不需要体系也不需要目标,是真正的我全都要(重氪玩家)或什么都行(佛系玩家)。是各种意义上压力最小的玩家。
每个人的抗压能力不同,面对压力自然会作出有利于自身的选择。这种选择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惯性,导致会下意识执行相同的操作。最典型的莫过于面对版本更新第一反应不是查漏补缺,而是忽略甚至抵制版本更新带来的变化。
以上四类玩家压力越小,这种反应越激烈。这种行为可以解释为由于不想放弃前期投入,又不肯顺应时间变化所演化出的保守主义倾向。上述倾向往极端化方向发展,又可以细分出两类:一种是希望游戏进程不再发生更迭、并且保持发展优势的极端保守主义;另一种是希望游戏发生重大变革,抵制寻常版本的极端激进主义。
队伍保守主义和队伍激进主义
每次一有版本更新的风吹草动,你总能听见这两个独特玩家群体的声音。这里只列举一些典型的声音。极端保守主义的人为了保护自身的既得利益,往往有被害妄想症,他们深知自身体系的缺点。”环境和策划针对“是典型的思想,在于使用自身利益去强行绑架游戏进程,让正常的版本更迭行为无法进行。
另一类人为了保护自身的沉没成本,本能跳过一些版本更新,但由于没有参与感或自身得到的版本红利不够多,部分人开始思维极端化。为了加速获得一些超越版本更迭速度的角色,他们会带着“过分的期待”看待每个角色,一旦达不到自身的预期,便会找各种理由贬低角色,试图拉其它正常有需求的玩家下水。从而加速游戏更迭的速度(单方面指队伍体系)使他们想要的版本更新实现,从而享受到更多的版本红利。
虽然以上两类玩家对队伍体系的更迭速度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但同为保守主义玩家共性体现在强烈抵制环境发生更迭。因为环境的变革会强行改变玩家手中的培养策略,或主动放弃已经拥有并习惯的版本红利。去变成第二类或是第三类玩家,这与他们一直依赖玩游戏的思维惯性有关。
环境保守主义和环境激进主义
面对环境更迭的时候,你会发现前者的声音更大,主要集中于玩家;而后者集中于部分重氪玩家以及一部分普通玩家。面对环境更迭时态度、立场、方案每个派别甚至每个人都有所不同。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到玩家的目的是为了凑combo斩杀对手(环境),而策划的目的是为了让牌局持续下去,但不能抽走玩家的手牌,相对应的只能给对家发counter牌,从而阻止大部分的玩家斩杀了对家,使牌局提前结束。这放到任何一个游戏都一样,因为每个人的手牌随时间(游戏进程)的推移,一定是越来越强的。
但还是那个问题,环境的变化(对家)是滞后于队伍体系(手牌)的变化的。按照应对方式有可以划分为:
第一类,手牌多,combo齐全。这一类玩家自然是希望对家手牌快速迭代,毕竟他们渴望的是有价值的对手;
第二类,手牌少,combo齐全。这类玩家对环境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对家有没有针对自己key牌的counter卡,如果有,反应激烈立马保守主义;如果没有则变成改革派,感叹版本更迭的速度太慢。典型的我真有一头牛系列。
第三类,手牌多,combo不齐全。这类玩家则对环境改善友善许多,环境再怎么counter,该怎么打还得怎么打,反正总有人能找到方法;
第四类,手牌少,combo不齐全。这类玩家典型就是上述博弈进程的牺牲品。需要比享受过版本红利的玩家,付出更大的精力和成本规划自己的游戏进程。但俗话说虱子多了不压身,真面对环境更迭,和第三类玩家一样,你要counter我根本没有相应的key牌都没有,环境更迭对这类玩家的影响其实没有。
从以上过程不难看出,版本红利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爽几个版本,后续的还债过程是十分痛苦的。
阶段性总结
本来试想针对现有的一些关于环境和体系的网络舆情作出回应的,没想到仅是分析玩家心理状态和对变革的态度就写了这么多文字,从主客观的角度描述不同的玩家群体在面对阶段性的环境变化时不同的态度。顺便解释了网络舆情中部分观点的行为逻辑。当然魔怔人不在讨论之列,只是希望各位能够理性看待舆情中的各种发言,不要轻易带入别人的立场替他人发声。
下篇文章将会盘点一年多以来,游戏里队伍和环境体系更新所发生的重大节点。同时也包含我对环境更迭的理解。感谢各位的观看!
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