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李雄 字仲俊

2022-07-11 18:44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李雄 字仲俊




成武帝李雄(274年-334年),氐人,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的第一个皇帝。李特第三子。其父李特在四川起兵自立时,被封为前将军。晋太安二年(303年),李特丧身沙场,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兄部众,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带兵打败晋建平太守孙阜,大获全胜,声势复振。李流病死后,将军权全部交给了李雄。李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不久,攻克成都。
公元304年,李雄称成都王,建元建兴,306年称帝,国号“大成”,改元晏平。成玉衡四年314年,汉中的杨虎和梁州的张咸也先后投奔了李雄。是成国版图最大的时期。
李雄共有十个儿子,但没有一个合他的心意,所以立侄子李班为太子。成玉衡二十四年(334年),李雄头顶生疮而死,时年61岁,葬在安都陵,谥号武帝,庙号太宗。





统帅 C
(李雄虽定益州,然行军无号令,用兵无部队,战胜不相让,败不相救,攻城破邑动以虏获为先。)
武力 B+
(李雄身长八尺三寸,少以烈气闻。)
军谋 C
(李雄深自挹损,事多决於李骧、李国、李离等。)
智略 B-
(李雄天挺英姿,见称奇伟,摧锋累载,克隆霸业。蹈玄德之前基,掩子阳之故地,薄赋而绥弊俗,约法而悦新邦,拟于其伦,实孙权之亚也。若夫立子以嫡,往哲通训,继体承基,前修茂范。而雄暗经国之远图,蹈匹夫之小节,传大统于犹子,托强兵于厥胤。遗骸莫敛,寻戈之衅已深;星纪未周,倾巢之衅便及。虽云天道,抑亦人谋。)
内政 B+
(李雄建国草创,素无法式,诸将恃恩,各争班位。后阎式进言,雄乃立制度,兴学校,置史官,听览之暇,手不释卷。其赋男丁岁谷三斛,女丁半之,户调绢不过数丈,绵数两。事少役稀,百姓富贵,闾门不闭,无相侵盗。然雄为国无威仪,官无禄秩,班序不别,君子小人服章不殊;以国用不足,故诸将每进金银珍宝,多有以得官者。此其所以失也。)
魅力 B+
(李雄雄性宽厚,简刑约法,甚有名称。是时南得汉嘉、涪陵,远人继至,雄于是下宽大之令,降附者皆假复除。虚己爱人,授用皆得其才。氐苻成、隗文既降复叛,手伤雄母,及其来也,咸释其罪,厚加待纳。由是夷夏安之,威震四土。时海内大乱,而蜀独无事,故归之者相寻。)


全史人物评鉴-李雄 字仲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