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度小罐酒报告发布

2023-07-19 10:16 作者:长江酒道  | 我要投稿

7月12日,淘宝发布《2023年度小罐酒报告》,内容显示,6月以来,平台上330ml以下的酒销量环比增长超过了40%,近期有超10万人购买这种容量较小的酒类,而中年男性则成为最主要的消费群体。

 

 

意想不到,

中年人是线上小罐酒的消费主力



如何定义“小罐酒”?业内认为,包装小于330ml以下的酒便可以称为小罐酒,也就是一个标准易拉罐的大小。据天猫超市数据显示,今年618期间酒水销量增长强劲,其中小罐酒涨幅尤为明显,330ml规格以下的进口啤酒涨幅202%,进口洋酒涨幅54%,国产白酒的涨幅是122%。

“最近培养起了对小酒的爱好,闲暇时自酌一口,好不惬意!”“可爱到犯规,任何一个酒蒙子都逃脱不了小酒版的诱惑。”社交媒体上的年轻人对小罐酒越来越爱,消费者的喜好转变加速改变着酒饮市场,“变小”也成为各品牌心照不宣的共识。

 

“20块钱,两口喝完,好像买了个寂寞”“大瓶性价比更高,但就是喜欢mini小瓶子”……小罐酒的评论区反应各异,但不可否认的是,这股新的酒饮潮流正高速占领市场。

 

谁在为小罐酒买单呢?

 

在大众印象里,小罐酒的包装设计与市场策略更针对年轻人,然而从这份报告来看,买小罐酒的男性占比达67%,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80前的用户占到了68%,原来中年人才是小罐酒的主要消费群体。

报告中的饮用场景数据显示,有60%的购买者为“人菜瘾大”买单,有25%的消费者提到小罐酒的饮用场景是在办公室,看来,这届消费者已经开始用小酒代替下午茶,成为一种新的解压方式。

 

淘宝酒水小二表示:“小罐酒主要满足了喜欢喝酒但酒量较小的消费者的需求。”

 

以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的南方市场酒类消费相对活跃且对品类的包容度更高,最爱买小罐酒的城市前三名分别是深圳、福州、南京,上榜的城市也大多来自南方地区。

小包装酒符合以消费为中心的理念,降低了获客门槛,同时有利于品牌往各级市场不断渗透,成为品牌与企业未来发展新的增长极。

 

 

微醺不买醉,

年轻人把小酒装进口袋



“‘小罐酒’的消费趋势非常明显,而且越是年轻人越喜欢买,规格也是越小越好。从低度酒到小罐酒,饮酒逐渐从社交属性变成了年轻人生活的仪式感,就像是泡一杯好茶,喝一小罐酒也是一样的。”天猫超市酒水行业负责人表示,近一年,各类酒的酒瓶确实越做越小,除了我们常常看到的小瓶装的洋酒、烈酒,低度酒也纷纷推出了小规格。

 

以往由高度酒主导的市场,逐步转向中低度酒市场,而脱去了华丽包装的光瓶酒和小罐酒,已经成为消费者日常饮酒的首选产品。可见大家的酒类消费观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以往的“不醉不归”已经过时,现在的年轻人更重视“微醺的氛围感”。在健康理念的主导下,“酒可以经常喝,但要少喝,喝美酒”成为大部分人的心声。

 

近两年现象级的“便利店调酒”带动了小瓶洋酒的热销,商家纷纷推出10瓶左右的多种类洋酒套装,为消费者自兑奶茶、饮料小酌一杯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间,小罐酒以其实惠方便的特性,完美融入多种生活场景,消费者认为,两口就能喝完的小酒可以让人更加松弛且不会失态。


社交平台上,小罐酒以迷你可爱的外包装“收割”了一群不喝酒的收藏爱好者。有网友表示:“像手办一样,摆满柜子光是看着就愉悦。”

 

“新生代作为主流消费群体,思维活跃且乐于尝鲜,带动了整个产业端的创新升级与迭代。酒企以不断变化的价值主张,满足着消费者多元化、时尚化的饮用需求。”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朱心明认为,在追求稀缺产品和愉悦饮酒的时代大环境下,小罐酒以高颜值、个性化刺激年轻人购买欲并引发广泛传播效应。

 

 

消费新趋势下,

性价比成为伪命题



在国内酒水市场消费多元化的引领下,差异化竞争日趋激烈,小罐酒抓住大众消费的机遇,顺应新时代消费者喜好,正在成为行业调整期一条新的增长路径。

 

来自成都的经销商刘先生认为,小罐酒消费火爆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整体的消费降级,小瓶酒的流通属性是“所见即所得”,因此商业布局多下沉在餐饮场所与便利店,消费者无论是在场景选择还是价格考量方面都没什么压力;二是消费习惯的改变,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引领了低度酒的盛行,酒桌文化式微,小罐酒同时符合无负担的“微醺感”。

 

在酒类产销量增速下行、消费更加理性的背景下,小罐酒聚焦在强势的区域市场和电商渠道,用来引流和开拓当地市场的零售终端。尤其是一线城市以外的下沉市场,成为小酒消费破局的主战场,同时十分考验厂商的服务能力和营销能力。

去年以来,知名啤酒品牌陆续推出mini装,像朝日、麒麟等进口啤酒,甚至做到了最小135ml的包装,完全跳脱出“性价比”的范畴,却以可爱的外表和轻量级的饮酒方式受到女性群体的追捧。

“变小并不是酒类行业成功的关键,巧妙的市场洞察才是。”刘先生认为,啤酒的小容量装理论是反的,啤酒属于快消品,消费者对价格特别敏感,但企业的综合成本增加之后,只能在降低容量的同时,通过联名罐、一口瓶等来平衡竞争。


2023年度小罐酒报告发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