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君若星辰》译后记

2023-07-19 10:16 作者:和泉纱雾厨  | 我要投稿


爱情在我心中并非是温柔的形状。它对我而言就像是诅咒和祈祷。我希望櫂能健康幸福,也希望他不要爱上别人,不要将我忘记。”——井上晓海


大家好,这里是和泉纱雾厨。

很久都没有翻译过纯文学作品了,这一次让我在精神层面上得到了无比的满足。

有种心灵得到洗涤的感觉。

以后在轻小说之外,打算每年都翻一本文学性质的作品了。

那么按照惯例,还是先来跟大家聊聊翻译的部分。


《君若星辰》的翻译中尤其注重的一个点是“平实化”。

将内容和语句以平实的形式呈现,减少词藻的堆砌以及艺术处理,提高文字整体的流畅度。

其实我向来认为,文学作品的翻译是需要去追求艺术性的。因此经常会在一些能够有所发挥的地方大胆地去做文艺化处理,但这一次的确舍弃了很多这样的机会,只在几处情境描写和一些需要烘托感情的地方做了文艺处理。一来是因为凪良老师的文笔其实以平实动人而见长,晓海和櫂之间的关系也并不需要那些太过浮夸的修饰,一句朴实无华的“你就像是濑户内海”已经足矣。二来是因为先前有看到一些批评的意见,认为《眼泪》翻译得太过文艺了,用力过猛的同时有堆砌辞藻之嫌。因此这次刻意地收敛了一些,努力地还原了原文带来的观感。

从作品基调上而言,《君若星辰》其实也没必要太过文艺,自然而然地真情流露也是一种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刺绣部分的翻译相当艰难,因为我本人对刺绣没有任何了解,所以在恶补了一番功课之后才算是勉强译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但愿读起来不会太过奇怪。

不知道大家对本书译文的评价如何呢。

真诚期待大家的意见。


《君若星辰》的故事模板其实总结起来并不少见,少年少女在濑户内海风景优美的小岛上相遇相识,共同患难。在人生如同泥潭一般糟糕时,有人肯陪着你在深夜里借酒消愁。在遭遇变故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人会第一个赶来向你伸出援手。晓海和櫂用激烈的肉体接触来抹平心中巨大的空虚,抱团取暖。这种建立在不幸上的幸福,又有谁可以拒绝呢。

这么说来,《君若星辰》改编为影视剧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第一章末尾櫂和晓海在启明星下告别时的场景,让我不自觉地想到《为了N》里希美一边跑一边朝着成濑高喊加油的名场面。

仔细一想《君若星辰》和《为了N》还真挺像的。

甚至把主题曲《silly》套进这本书里面也没有什么违和感。

不过如果让我来指定晓海和櫂的演员,我会选绫濑遥和年轻时的山田孝之。

从《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再到《白夜行》,两人之间的那种宿命感实在是令人震撼,操着一口关西腔的年轻版山田孝之简直就是我心中最完美的櫂。

回到故事上面。

这种类型的故事一般来说前面有多甜,后面就会有多痛。《君若星辰》也不例外,关键在于凪良老师把痛的部分描写得太过真实。那是几乎大部分人都会有切身感受的痛。远距离的异地恋、身份地位的巨大差异、职场上的性别歧视、原生家庭的束缚、出轨和欺骗,以及最为根本的经济窘迫。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过这样的伤痛,因此非常容易看到自己的投影,也更加容易让人共情。

晓海的人物形象是相当令我触动的。她的坚强和软弱都让人无比动容。坦白地说,换做我是晓海,我是绝对没有勇气主动和櫂分手的,因为那几乎意味着失去一切,可晓海还是这么做了,与此同时,她也依旧软弱,希望櫂能醒来挽留住自己,在心中祈祷櫂依旧爱着自己。

尾声部分晓海坐在沙滩边时的自我独白是这样说的。


“因为我知道,只要我想,那么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都能轻而易举地去到他的身边,去到这片海的彼岸。”


这是晓海苦苦追寻半生才终于得到的自由。

她可以主动选择离开小岛,不必听命于谁,也可以选择留在小岛,和北原老师一起面对流言蜚语。这一切都是自己的自由,不再受到其他人的限制。

说起自由,我突然想到了小时候。

小时候我家没有空调,我爸也不舍得买,我房间里只有一台老旧的风扇,晚上睡觉热得不得了。在那些热得睡不着觉的夜里,我暗自发誓,等以后有钱了一定要买一台空调然后天天开16度。

现在我的确拥有了自己的空调,我也可以天天开16度了,但我已经失去了这么做的理由。

可是在失去理由的同时,我也得到了夏天可以舒舒服服睡觉的自由。

只要我想,我可以开26度,也可以开16度,我可以开几个小时就关掉,也可以开一整个晚上。这是我的自由,再也不会有人对我指手画脚,月底看到电费账单的时候也不会有人说我败家了。

晓海想要的,也许只是一台能自由支配的空调而已。


凪良老师创作出的这个故事太过深情,完美地戳中了我的好球区,与此同时也让我回想起了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星。

那么接下来,请允许我跟大家讲一个故事。


我高中的时候喜欢过一个女孩子,我们关系很好,一直保持着暧昧的距离感。可是直到毕业,相互之间都还是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后来因为一系列的变故和经历,我们的关系不仅没有更进一步,反而渐行渐远,最后我开始了一段新的恋爱,也在愚蠢和懵懂中和她断绝了联系。

过了差不多有三四年,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我们重新恢复了联系,我们聊了很多东西,从过去聊到未来,又从回忆聊到现在,最后全都落在了一点上:“悔恨与愧疚”。可谁都知道,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之后又过了差不多一年,我们终于决定见一面。

当晚,我们约好了在江边见面,见到她的那一刻,我其实已经鼻子发酸了,但我忍住了没有让自己哭出来。我们已经有好多年没有面对面地说过话,可一开口却还是如同老朋友一般亲昵。我已经不记得当晚究竟都聊了些什么,我只记得最后我们把对方都给说哭了,在深夜里擦了好久的眼泪。

临别时她交给了我一封信,信的末尾是这样写的。

 

“愿你一生幸福被爱”

那一刻,我心里有种故事落幕般的满足和遗憾。

时间拨回到今年的四月份。

看完《君若星辰》的那天晚上,平时滴酒不沾的我猛灌了几杯威士忌,然后给她拨去了电话。那晚的天空中没有一颗星星,晴朗通透,寂寞得让人不能自已。她陪着已经喝得醉醺醺的我聊了一个多小时,而当时已经是凌晨三点钟了。

挂断电话之后,她告诉我。

 


也许星星一直都在我的心里。


书中有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和櫂已经分手七年了。我不知道他最近怎么样,也很害怕知道,因此从没有在网上搜过他的名字。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在画漫画呢。他交到女朋友了吗。他结婚了吗。他会不会已经生儿育女了呢。我希望他能幸福,可是我又希望他能不幸。每个月的二十六号,我的心情都同湖中月一般摇摆不定。


“希望他能幸福,又希望他能不幸”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对自己曾经的恋人抱有相同的感情,至少我也是其中之一。

在我期盼她能健康幸福的同时,我也不希望她真的得到幸福,甚至希望她落魄时能够想起我来。我不是普渡众生的圣人,这种非同寻常的想法早已超越了占有欲,上升到了诅咒的地步。这当然只是我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也不会因为这样的感情而产生偏移。可爱情在我心中并非是温柔的形状。它对我而言就像是诅咒和祈祷。我希望她能健康幸福,也希望她不要爱上别人,不要将我忘记。


前些天看到一条评论,在这里借用一下。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很久,甚至时至今日也还是会疑惑为何如此。

也许有些事情注定找不到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依旧是我心中的那道星辰。

尽管早已不如往日那般明亮,可她还是我的光。

我们高中毕业的时候,米津玄师的那首《lemon》正好走红。

她当时很喜欢,我还教她唱过。

那天给她打电话的时候,听到那熟悉的铃声时,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

我们分别了很多年,彼此之间都变了很多。可是,果然还是有些东西从未有变。


从我自己再到《君若星辰》的故事,其实好像都能用《lemon》最后的那句歌词来概括。


“今でもあなたはわたしの光”

“时至今日你仍是我的光芒”


这里是和泉纱雾厨,我们有缘再见。


《君若星辰》译后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