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冥想四年会带来什么改变

2023-02-24 15:36 作者:诶嘿嘿嘿嘿嘿嘿6啊  | 我要投稿

        接触冥想已近四年,起初是用它来应对失眠。睡觉时带上耳机,每晚播放那节15分钟的入门课程,往往不等听完就入睡了,当时觉得自己找到了助眠神器!闲来无事也听听正念冥想app里的一个播音栏目,从中第一次接触到“接纳自我”这个概念,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知道,原来自己还要爱自己。那时是夏天,夜晚很热,在冥想的陪伴里,风扇,蚊帐还有月光的味道是清凉的。

        随着暑假的结束,失眠和冥想跟着一起结束了,我又开始没日没夜的刷手机,直到开始参加科创,失眠又找上门来。

        我的失眠几乎都是因为焦虑,为了缓解焦虑,我找到一个助眠冥想,然后发现了冥想的神奇之处。在午休时听着助眠冥想,虽然没有睡着但却跟香香睡了一觉的效果差不多,神清气爽,头脑清醒。从此冥想成了科创组会前和期末复习时的休息神器,就这样持续了一年。一年来我几乎没机会听到冥想课程的后几分钟,因为我是用睡觉的姿势,要么躺着要么趴着来听,到后几分钟时要么已经睡着了要么意识模糊,根本听不到指导者在说啥。到那时为止冥想还只是个休息小神器,我只知道要专注于呼吸,意识跑开了就把它再拉回来。但在练习过程中我经常会因为惰性而随着意识跑,结果是坠入幻想里。后来迷上心理学,《积极心理学》里有介绍说冥想可以提升幸福感,课程中提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冥想矫正,比如完美主义,比如非黑即白的世界观,还提到每天至少冥想一小时,我心想:不可能!20分钟就不错了! 很不幸,我开始考研了;很幸运,考研给了我每天冥想一小时的机会,学累了就冥想10分钟。学累还不容易嘛,于是我一天冥想的时间少则一小时,多则两小时。

        随着考研的继续,焦虑越来越严重,我企图消除焦虑,疯狂的寻找着平定心神的书来看,然后发现了《当下的力量》。我好几次打算放弃它,但看了书评又把它捞回书架。(一个不信教的人看着书中的“修灵”“临在”这些概念实在是有些摸不着头脑)认真读下去后发现这本书在传达一些颠覆我认知的观念,作者认为思维已经开始阻碍人类的进步,大多数人大脑无法停止思考已经干扰了人们对幸福的获取。普遍意义上的成功没有用处,时间也没有用处,这些概念只会限制人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因为无论过去还是未来其实都是由当下组成的,走好了当下的路,也就相当于走好了未来的路。我们要做的只是接纳当下的一切,将思维停止,只是去感受当下,这让我想起了心流。当人处在心流中时时间消失了,焦虑消失了,对结果的预期消失了,只有当前时刻正在做的事情,此时人可以感受到一种充实的快乐,拥有巨大心理满足感。或许很多人都体验过这种感觉,少有的几次,或许在工作时,或许在做感兴趣的事情时,就这样忘记时间,享受当前的快乐。而《当下的力量》认为这应该是生活的普遍状态,并且提供了达到这种状态的方法。在一次冥想练习中我突然发现,书中提供的方法不就是冥想吗!原来冥想所传达的思想是活在当下!这本书的理念和冥想练习的完美契合使我真正开始明白,原来冥想是通过训练将新的世界观融入人的生活。当然这只是目前的理解,或许随着不断的练习,我还会悟到些新的东西。后来还有几次顿悟,不过我忘了具体悟到些什么。总结起来是,接纳当下,接纳自我。具体来说就是,它帮我消除非黑即白的世界观,接受世界的不确定,并且在这种不确定中肯定自己,这些都可以通过呼吸练习中实现。

        冥想最直接的作用就是缓解焦虑。从短期来看,深呼吸能有效平复情绪,从长期来看,长期冥想者大脑的杏仁核活动减弱,而杏仁核是产生焦虑的主要脑区。

        它还有一个较明显的作用:提高专注力。我从小就很难专注,中学期间几乎没有完整的听完过一节课,有时上课听不懂完全是因为跑神太频繁。冥想前,我只能专注5到10分钟,练习两年之后,明显提高到大概20分钟。

        除了上述较为明显的益处,还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好处,比如,改变消极心智模式,培养积极心态。冥想的过程我们日常中的处事过程是一样的,深呼吸,缓慢吸气,呼气,专注于呼吸,此时思绪消失了,我只是在享受当下的呼吸时刻,当分神了,注意被其他的思绪拉走时,不必焦急,不必否定自己,只是自然的再将注意集中到呼吸上,如此往复。拿考研来举例。清空其他所有的思绪,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遇到挫折后不必否定自己,不用担心未来,不用焦虑,只是自然而然的再来一次,专注其中,这是是否就是能屡败屡战的精髓呢?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但多少人能做到屡败屡战呢?随着性格的不同,人在失败后会有对自己不同程度的否定,恰巧我是那种自耗及其严重的性格,就更明白,屡败屡战实在太难,难在自己对自己的打击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在头脑中形成了宽阔的神经通路,想让这条宽阔的神经通路消失再建立起一条“健康”的神经通路谈何容易呢?冥想恰巧是改变消极心智模式的绝佳方法,不用在现实中经历失败因此付出的代价小,每将跑开的思绪不带任何责备地拉回来一次都是对“健康”神经通路的塑造,久而久之,积极的心态被塑造了。

        再往深了看,其本质是改变非黑即白的世界观。上述的害怕失败的心态形成的部分原因是世界观脱离了现实,认为只要失败了便一无所有,实际上,失败的后果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严重,人脑夸大了失败带来的损失。冥想时分神后不加责备地将注意力拉回恰好巩固了正确的世界观,反复告诉自己的大脑,其实失败了也没什么。有些人更极端一些,当对失败极度恐惧时,就形成了完美主义,完美主义一方面渴求成功一方面对失败极度恐惧,它可以促使人努力,而更多的,却是是对成功和快乐的阻碍。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和事,但完美主义者觉得只要有一小部分没有完成就等于失败,他只关注不完美点部分却忽视了已经成功点部分,所以在完美主义者眼中,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失败,自己一直是自己讨厌的样子,尽管努力变得更好,却很少体验到快乐。一次冥想练习大概十分钟,而练习中会出现多次跑神,但只要跑神后把思绪拉回到呼吸上,就算是成功,这种练习一次次消解完美主义者不切实际的世界观,从非黑即白到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生活是过程而非目标,这是一种能提升幸福感的哲学思想,但其实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深刻理解并且践行这句话是很难的。冥想把人的注意力从目标拉回到过程中,减少思维活动,将意识放在身体感受上,能更好得让人体会过程,甚至在过程中忘我。

        以上是我练习冥想的经历以及它给我的思想和生活所带来的改变,受益无穷。


冥想四年会带来什么改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