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吴会平定
王朗大军正在渡富春江,严白虎等着王朗过河就带着手下向王朗报仇,至于向孙策报仇,严白虎和他的士兵都吃孙策的粮食,严白虎不好意思反击孙策。王朗让黄龙罗和盗版周勃带着山越士兵当先锋渡河,前进1里没有遇到阻拦,严白虎不见兔子不撒鹰,王朗的中军不来他就藏在远方的树林,侦察部队汇报了情况,山越二将心道:孙策难道已经被严白虎击败了,怎么派人不防我们渡江?于是二人派传令兵建议王朗加速,避免严白虎独吞功劳。王朗领兵上岸,不顾双腿疼痛,带着士兵全速冲向富春。
严白虎埋伏在2里外,待到王朗大军上岸,严白虎带着士兵和王朗大军对冲。严白虎大军都斗志昂扬,反而王朗有些迷惑,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山越士兵向自己冲锋。虽然感觉有问题,但是王朗无法紧急命令士兵严阵以待,这些士兵都是听自己的宗帅或者家族领导的命令,王朗需要先和这些人沟通才能继续命令下面的士兵。混乱的王朗无法在短时间结阵,大军被严白虎冲的七荤八素,大量敌军士兵被俘虏,盗版周勃战死,黄龙罗逃跑,王朗被俘虏了。孙策特别提醒严白虎对付王朗打一顿就行,别把王朗杀了,活着的王朗可以降低会稽郡的抵抗欲望。
陈亮收到一封信,原来是家中两个婚礼订在秋收之后,陈亮觉得有必要准备回家,陈亮直接来到富春,抄写了正版孙子兵法和词典。孙策询问陈亮:“你认不认识王朗?”陈亮听到这个名字就脱口而出,回复道:“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孙策有些疑惑,王朗虽然不遵从上级袁术的命令而且作战也不行,但也不至于用这么恶劣的词来形容吧,孙策问道:“莫非是王朗在徐州的时候做了一些德行有缺的事?”陈亮赶忙思考解释,总不能说这是一句21世纪很流行的名言吧,陈亮解释道:“没想到伯符说的是前任会稽太守王景兴(王朗),我以为你说的是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舆的王郎,我听错了,不好意思。”孙策补充道:“那家伙确实有点厚颜无耻,先说正式吧,你回徐州的时候帮我把王景兴送回家,他跟你家住的不远。”王朗的会稽太守印被拿走,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孙策怕影响名声没必要杀王朗。陈亮还跟孙策说:“会稽四大家族支持山越,但是我还没来得及抄他们家,只能留给伯符抄家了,希望伯符能早点还清贷款,同时希望伯符尝试一下我的小师侄家族生产的茶叶,如果觉得味道不错的话,希望能多做一点广告。”
看着鼻青脸肿的王朗,陈亮心中感慨王朗还是挺耐打的,被严白虎和严舆打了一顿也不算太严重,不愧是在演义中和太史慈战斗的男人。陈亮用医用酒精给王朗处理了一下伤口,究竟虽然让王朗感觉疼,但是也挺凉爽的,于是跟陈亮要了这瓶酒,然后转过身向着两腿之间擦去,王朗觉得痛并快乐着,之前的刺痒感觉都被压制住了。王朗感激地把剩下的四分之一医用酒精还给陈亮。陈亮说道:“你都快把这瓶用完了,不用还我了,回徐州之后给我100钱或者等价的礼品就行了,钱不钱的无所谓,主要是我不想让人误会我在贿赂你。”王朗回答道:“我都不是太守了没关系的吧,你怎么和孙伯符一样贪财,还喜欢找名正言顺的理由,我想起我刚出生的儿子王肃都被孙将军扣押了,理由是他太小不适合远行,还要了我每个月1千钱的抚养费,如果等他长大了,还需要1万钱的运输费。”陈亮回答道:“我这是原则问题,就算你不是太守了也不能行贿。没想到伯符还懂得可持续发展,还有你也是离谱,出去打仗还带着小儿子,这怎么打?”王朗:“刚出生的儿子,自然舍不得分开啊,你这种小处男是体会不了这种初为人父的乐趣的。”这么一说陈亮就有些伤感了。王朗感觉好像有些打击到这个小朋友,双方就十分沉默的走到钱塘江的入海口。陈亮砍了一些树,造了一个脚踏船,王朗去买了一些布,陈亮剪裁了一下作为帆,带上食物和淡水,两人一虎就这样踏上回徐州的船上。
孙策整合了从王朗那里抓来的俘虏,太弱的兵直接遣散了,有钱买地的话可以买张家和四大家族的田,准备种地,没钱的话就租政府的田,抄来的田就算官方的田可以低价租。剩下的士兵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山越降兵为主的山越兵;另一部分是孙策老兵为主的汉族兵。孙策带着严白虎的山越兵去吴县抄支持严白虎的张家,顺便夹击许贡,孙策带兵一路向北,凌操劝说余杭的部队直接直接投降,孙策把吴县周边的张家的庄园给抄了。严白虎自从跟着孙策之后打仗和轻松,唯一的缺点事军纪比较严格,不能随便抢劫,但是这次有借口光明正大地抄家,严白虎必须把握难得地机会,身先士卒抢劫之前和自己勾结地张家,接下来通过陆家里应外合攻占吴县,顾家和朱家也都向孙策低头,也都表面支持孙策新政。
程普带着孙策的老兵去抄会稽的四大家族和以及招安其他山越。程普先联合彭材潘临开始扫荡会稽的四大家族然后开始治理会稽。程普发现会稽太大了,会稽的主要县城都在会稽北部(现在的浙江一带),会稽南部(现在的福建)还有大量连汉语名字都没有,汉化程度为0的土生土长的山越,就算是会稽北部山越头目潘临和他们沟通也十分困难。程普建议孙策向袁术申请再开一郡可以配置更多官员和郡兵,处理会稽南部的政务和安全,并且需要大量教师来教导这些山越人民。孙策虽然心中同意了这个政策,但是猜测袁术是不会同意这个政策,因为之前华歆提议豫章分出鄱阳和庐陵两个郡,专门管理当地山越,袁术因为发展山越短时间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少收入,反而需要自己提供更多地支出;而且他希望孙策能快点平定江东之后来到北方战场,不希望孙策在后方留下太多士兵;最后袁术本来就看不上山越人,觉得没必要教化这些野蛮人。因此孙策对于袁术没有抱多少期待,此时,孙策突然觉得如果自己来治理地方,应该会比袁术好很多吧。
孙策占据吴县之后,许贡被孙策和周泰蒋钦包围,许贡只能向西逃跑,和周昕刘繇汇合。刘繇安排许贡和祖郎整合士兵准备接应。刘繇知道只靠这些士兵反攻基本不可能,西北面的庐江还有周瑜在虎视眈眈,现在是两面受敌地状态。刘繇计划让周昕联系他的弟弟江夏太守周昂,可以联手夹击周瑜再反击孙策,实在不行可以把江夏作为一条后路,毕竟袁术理论上不能管荆州的事物,跨州出兵一般是需要走流程的。虽然出兵孙策与袁谭的不出兵战略相违背,但是周昂肯定考虑兄长的安危,和袁谭讨论了一下,袁谭也没理由阻拦周昂保护兄长。双方决定在秋收之后汇合,合击孙策。
(关于水稻的成熟时间,作者为了便于计算,在本文中假设,东汉的广东海南和广西都是三季稻,不过占城稻还没有来,所以南方4省有三季稻的雨热条件但是没有合适的水稻,未来可能会培养,但是短时间还是两季。淮河以南其他地区也是一年两熟,但是本文中这就是极限水平了,技术进步也不会提高。福建地区在会稽南部,目前开发度很低而且山地多,所以本章不考虑福建地区的水稻,二季稻一般在十月上旬,农历的话估计是9月左右,另外孙策所在的吴郡和会稽在丹阳的南方,热量更多二季稻收割,会比刘繇收割的早。这个优势孙策会在下文利用到)
195年秋收,孙策和刘繇都开始磨刀霍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