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数据工程师》的隐性知识
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成为一名合格的数据工程师、BI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简单而强大的方法就是要多去经历项目,到项目中承担重要任务、复杂工作;甚至尝试一个人去独立完成一个DW/BI项目。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我曾经总结过自己的一些经验《BI学习的五重境界》
第一重(探索期):基于知识的学习,这里的知识不仅包含技术知识而且还包含管理、经济知识
第二重(新手期):基于问题的学习,这里是正式在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包含业务问题和技术问题。
第三重(胜任期):基于主题的学习,这里是基于企业指标体系、BI项目架构、管理驾驶舱的学习。
第四重(高手期):基于项目的学习,能够从项目整体的角度去看问题,关注项目整体价值,而不是关注某个技术点,业务点。
第五重(专家期):基于理论的学习,这里是要总结出自己的套路,让套路适应于大部分项目。

虽然方法就是多去做项目,但是大部分人很难有机会遇到能让他正真成长的项目。
而大部分人都是看到数据工程师 收入相对于其他行业要高一点转行过来的,
一般大学培养出来的连数据岗位实习的能力都达不到;更不用说有能力参与BI数据项目。
其实我也是这样过来的,我入行时可能比他们更惨,我从工厂流水线上转行过来的……怎么转行成功的……是什么原因这里不细说。
能否有机会参与有价值 能成长的项目,这个完全靠运气,因为想进来这个行业的人太多了。
当靠做项目快速成长的方法并不顺利时,转向去报名培训学校或网上找一些付费视频,然而效果并不好。
培训学校和付费视频 教你的是一些“显性知识”,有时他们并没有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学完后并不好使。因为这些显性知识网上一搜索 大量的存在。(你的网盘里面是否有几百G的电子书和学习视频)。
而”隐性知识”才是精华,只有”隐性知识”才能指导显性知识完成工作任务。这也就是为什么你学了很多知识,同时讲起来头头是道,就是不会在项目中完成任务。
”隐性知识”是个体知识,难以明确表达的知识,它是一种信仰、信念、洞察力、经验、诀窍。
非常关键的一点”隐性知识”个体基本上不会说给你听,即使搞什么讲座、企业知识管理百分百讲的都是“显性知识”。
当你按照《BI学习的五重境界》去锻炼自己的能力时,你迟早有一天也会有自己的”隐性知识”,这条路就比较坎坷一点。
最后的话:
”隐性知识”的最好解释 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
简单而强大的方法就是找到愿意给你讲”隐性知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