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任务 | 作家诗人书法家王伟(知止)力作
文/书法:王伟(知止)

这短暂的一生,我们终将失去,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生命!我活着有三个任务:
1. 能呼吸的时候,都要起舞。
2. 在微观生命的旅程里活出壮观的生命色彩。
3. 生命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多一点高尚。
人生奢侈品
所有的生命、美貌、才华都会败给一个东西,叫做时间。人生只有三件奢侈品:健康,自由和爱。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0,除去健康一切皆是多余,这次的新冠病毒带走了的生命应该理解得最透。除了健康,人生最宝贵的就是自由,身体自由,精神自由,纵然亿万家财,富甲一方,如果身体被囚,没有独立的思想,自由之精神,放不下自己的执念,走到哪里你都是囚徒。当群体的智商为零的时候,个体就显得孤独。这孤独,就是所谓的自由。你懂得了自由,你就是个孤独的行者,孤独是孤独者的盛衣,是心中繁花似锦,是不人云亦云,是诗和远方的田野,孤独是盛开的自由,孤独是一种高贵,一种人间的异类,羊癫疯患者。

爱的能力
“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叔本华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质。拥有的想放弃,没有的想拥有,也许这就是生活。但生活也同时告诉我们,有些东西可能失而复得,如健康、金钱、地位、朋友等,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便不会再有,如青春、生命。真正决定人生幸福的是精神,是灵魂,是内心的繁花似锦。
当然,还有人最重要的能力是爱的能力,爱人,爱生命,爱自由,像找仇人一样找朋友,像找朋友一样找仇人,没有什么是爱的对手,除了爱。
庄子谈命
“命者,时也。”在庄子哲学中,还有一个和命时时关联的范畴:时。如果说,命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异己的、必然的力量与趋势,那么,时则是人力所无法左右的特定的社会发展状态,亦即所谓的时局、时势。命对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作用,时对人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所以说,“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时、命既然是人力所不能抗御的,所以人应当以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来对待时、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既然无法、亦无力抗拒命运的安排,那就只能以一种泰然自若的态度来听命于命运的摆布。庄子认为这样一种对待命运的态度,正是精神修养达到极致的表现。
庄子对待时、命的这种态度,常被认为是消极顺世的,甚至是自欺欺人的。庄子之所以要对时、命持这样一种态度,因为只有以这样一种恬然达观的态度来对待一切,才能保守心灵的宁静、淡泊与自由。而庄子把心灵的宁静、淡泊与自由,看得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为重要。庄子的人生追求,就是要保守精神的自由、自在与心灵的宁静、淡泊。“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安时、处顺的用意还在于哀乐不能入,而哀乐不能入的用意还在于保守心灵的淡泊与宁静,所以心灵的淡泊与宁静才是最后的目的。

活在当下
我们活的每一天都是唯一的。你选择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必须慎重,因为这代表你生命的内涵。活在当下,认真地活。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万物皆变,此河流已经不是彼河流了。不错,一切都在变化,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回到过去,与其对着逝去的河流空悲切,还不如珍惜现在,把握现在。睡着的时候,不能阻止河流与时间的流淌。在地图出现以前,世界是无限的,在天亮出发以前,心是黑夜的邻居。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是欢乐的,在你没有出现以前,太阳每天照旧升起。
先哲们那悠远的声音至今仍在耳边回响,千万要记住: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珍惜值得你珍惜的一切。
新的火焰可以把旧的火焰扑灭;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减轻。只有时间,它能解决一切问题,抹平一切苦痛。现在每一刹那都是新的生命,过去的不要想,到很老很老的时候才会回想当年。所以要常常记得现在、今天,不要去想自己是什么年龄,只感受到我是一个人,我有我的生命,我的生命就是今天,就是现在的这一刹那。这一刹那,就是我可以掌握的全部生命。以这样的心态面对未来的话,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这是尼采的思想。
我常常在想:只有闲得蛋疼的人才扯人生,凡是扯人生的人都是羊癫疯,众生皆苦,只为搞钱!佛祖又教我们诸法空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祖不是闲得发慌?所以别信佛祖那套东西。我对搞钱兴趣不是很大,因为人民币是带不进坟墓的,钱的真相是生的时候为欲望买单,死了之后统治阶级收回,有几个人生重要的东西没法用钱买,一是健康,二是自由,三是爱,当然还有时间。
创造是时间的兄弟,不会流逝!岁月从不败美人,岁月从来爱激情,我们从来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来?将要干什么?因为我们不明白活着的意义。活着只有一个意义:活在当下。
生而有趣
人生最可贵的就是生命不能重来!所以必须要有趣,生而有趣,有趣的灵魂万里无一。
有趣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友无数,是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有趣是众荷皆喧,你是最静的一朵。有趣是听风,沐雨,观云,饮月。不随波,不逐流,不人云亦云。听从内心的声音,与灵魂共呼吸。南山结庐,桃花源头,是陶渊明的趣;一张琴,一溪云,一壶茶,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是苏东坡的趣;从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是李白的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辛稼轩的趣;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是易安居士的趣;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是岳武穆的趣。有趣,让时光不老,岁月静好!
有趣亦可是文字相伴,岁月生香,处处点化成文,时时清香成字;一首诗,读罢,浮想联翩;一阵风,拂过,心海起伏;雨来,倚窗听雨,提笔描画;雪来,沐雪赏梅,吟诗作赋;月下花前,落笔成诗;在一份婉约风雅的水墨里,丰盈人生,禅意生活。墨香岁月,诗意流年,左手捧着岁月,右手握着文字,相携相依;文字缘,缘文字,与文字共舞,与诗意同眠……

有趣是人性的最高境界。感恩生命,感恩岁月,看淡生死,活在当下,你就有趣。有趣的人是热爱生活的人。吃穿住行样样讲学问,光吃一样,就能巴嚼出不少趣味来,吃得好看,吃得稀罕,吃得兴趣盎然,吃得阳光灿烂,吃得朋友如云,吃得天昏地暗,吃得摧枯拉朽。吃出境界,吃出风花雪月。
艺术家是有趣的,艺术给世界以美好,艺术是人间不死之光。水是有趣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空是有趣的,风云雷电皆平常。时间是有趣的,万物在它的眼中只是一段插曲,快乐与悲伤,恩怨与情仇,什么都是浮云。
人生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有两大原罪:观念,欲望!
观念!人与人最大的不同,不是性别,不是年龄,更不是长相,是意识,是观念,是思想。人者,心之器!你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你的观念带来的痛苦,物欲横流,你想做马云,英雄崇拜。你想做总统,美人三千。你想饮一杯,豪宅香车,你也想拥有。东坡云:人间有趣是清欢!
欲望!有欲皆苦。孟子提出欲望是痛苦的根源,你之所以痛苦,只因欲重。你怎么样让自己的快乐维持久一点,这样的一种观念到最后变成温和的节制欲望。真正的快乐是能够自我约束,中饭吃个七分饱,乐不可极,乐极则生悲,古代都有类似的经验。

直面死亡
每一个人都不能避开死亡。没有一个人有死亡的经验,最多只有濒临死亡的经验。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呢?
对于各种死亡的理解,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我们学哲学就要把人们对死亡的看法全部加以研究。对于人生的价值要做深度的思考,然后才做一种选择,因为人生不能重来。
如果人可以一直活下去,假设有一天发明了长生不老之药,这个时候可以不老也可以不死,这种药发明出来之后,人的世界马上瓦解,为什么瓦解呢?因为从此没有人准备高考了,等也等到北大,你们都读完了该轮到我了。国家领导轮流做,反正每一个人都可以一直活下去。没有人进取人生了,一切都归于乏味,或者很多人活久了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死。
如果可以长生不老的话,人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具有价值的。一个人海鲜吃久了也会厌烦,再美的景色久了也不美了,物质世界的短暂获取久而久之也麻木不仁了,这就不可思议了,人的生命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庄子看来,“死生为昼夜”。昼夜的交替是完全自然而然的,生与死的变更也像昼夜的交替一样,也完全是一自然现象。“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生是一种假借行为或假借现象,也许本身就是不真实的。
佛陀曾说过: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生与死,哪桩不是闲事?一生三万天,如何活着?有的人二十四岁已经死了,七十四岁才埋,有的人死后千年,灵魂还在空气中飘荡。生命的长度和宽度,一个是现在,一个是未来,另外一个是死后。人有生,即有死,世上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生死。当一个人认真思考生死问题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在做哲学的思考。大哲学家都有自己的生命哲学,庄子当然也不例外。
庄子认为生是“天地之委和也”,“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之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对于自然而言,生命的出现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对于个人而言,个体生命的出现,完全是一种偶然的结果,也不需要特别在意。庄子的这种思想,和古希腊的伊壁鸠鲁的观点相类似。在伊壁鸠鲁看来,死亡与我们全不相干,因为“当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
在庄子看来,生固不值得可喜、可庆,死也不值得可悲、可哀。人生不过是一场梦,而梦之中又有其梦。既然是梦,生固不足惜,死亦不足悲。因为活着的人谁也没有死,死后的情况谁也不可知,生为气之聚,死为气之散,生死之变,就如春夏秋冬四时之行。庄子懂得生命的真实含义,故能于妻死之时鼓盆而歌,生死既然为昼夜,人又何必悦生而恶死?悦生而恶死,即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生是劳,死是息,从这个意义上讲,死未尝不是一件值得庆幸和令人高兴的事情。“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世人之对待死,只是以生来理解死、对待死,从而认为死是可怕、可悲、可哀的,岂不知人生有那么多大苦痛,而死后什么样的苦痛也没有。时间对于死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就是再过一万年,仍然只是一个死,这未尝不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所以说,“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在庄子看来,人对于死,关键应该具有一种能够放得下的情怀。子舆天生畸形,形体挛缩而不得伸展。尽管形体“拘拘”,子舆却并不怨天尤人。拘拘也好,堂堂也好,既是造物者的造化,一切都可平心而对。别说是形体拘拘,在子舆看来,就是化予之左臂以为鸡,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也不无不可。这就是所谓的自然。这种对于死亡的纯自然的态度,往往是常人所难以理解的。
所以我们现在思考说死亡是好是坏呢?先不要说死亡是自然的情况,如果没有死亡,等于人生没有任何的限制,没有限制就没有选择的必要,没有选择的必要就不需要有价值。所有价值的呈现都是因为你要选择,比如说你写诗,旅行,吃美食,谈恋爱,做爱。你也可以不做这些,这叫做人生为什么多姿多彩,原因就在这里了。
何必害怕死亡呢?如果你已经死了,你已经来不及怕了,怕死是白白浪费力气的,这就是哲学家的话,对人生做一种比较完整而根本的理解,讲到根本就跟死亡有关。千古艰难为一死,死难这一关看得透的话什么都解脱了,所有的宗教都告诉你不要怕死。我们习惯于把死亡和意愿和痛苦和打针吃药联系在一起,我现在想到死亡就想到自己父母在医院待了一段时间真是痛苦不堪,所以我想到死亡就会想到在医院很可怕。不需要害怕这样的死亡,真正值得害怕的是我们离开这个世界,而世界继续存在,这会让我们有一点不舍得,我们活着的时候跟别人建立我们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让我们产生了对生的眷恋、对死的恐惧。
人生只有一个真相,人人生而孤独。生时没来得及计划就投胎了,生于偶然,死于必然,从生到死,包括父母与爱人,只不过是途中遇见。我们只能在几十年这个狭小的时间和空间里折腾,遇见了山川,遇见了日月星辰,只有自己变成光,既照亮路人,又温暖生命。
当我们意识到人类的渺小、自然的浩瀚,因此感恩地活着,从而就有了通透!所有人在黑夜中行走,以通透的灵魂迎接星辰大海。

摁住时间
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死去,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没有真正地活过。如果问生命的意义,其实生命就没有什么意义,我们没有死过,也不知道死的滋味,但是我们在活着,活着最没有办法解决过去,未来更不可知,比如股票、病毒,再优秀的人都不能预知未来,所以时间是最优秀的一个东西,时间会抛弃童年的天真,荡除少年的秋风,辜负姑娘的怀春情怀,她会刺破青春的华美精致,揉碎你的一切梦想,荡除那些信誓旦旦的坚定不移,会把平行线刻上绝代佳人的额角,会把心电图画在玉树美男的脸上,它会吞噬稀世珍宝、天生丽质,没有什么能逃过它横扫的镰刀。庄子说: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未来,为你而来,现在即未来!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佛祖,每个人的心中也住着一座珠峰,使我们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那粒沙子。真正的修行不在于风餐露宿,也不在于远方的雪山圣水,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走遍了世界,才有了世界观;没有为社会贡献什么价值,你就没有价值观。修行在心中,向内求,内圣外王,知行合一;向外走,诗与远方,天高云淡。
尼采说过: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应该跟最好的人、最美的事物、最芬芳的灵魂倾心相见,唯有如此才不负生命一场。
这短暂的一生,我们终将失去,不妨大胆一点,爱一个人,爬一座山,追求一个梦想。用岁月风干皮囊,以孤独拯救思想,行万里江山,吃天下美食,喝最烈的酒,交该交的朋友,爱想爱的姑娘。每一个不能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作者简介
王伟(知止),著名书法家,作家,诗人,房地产CEO。
心有八爱:写字,码文,插花,登山,玩茶,收藏,舞者,厨艺。
自幼学诗习书,饱读古今经典,以苏东坡为偶像,以王羲之为榜样,将有趣灵魂落于文字,将魏晋风华融于笔墨,作品满含蜀风雅韵,尽展云天襟怀。

代表作:《巴渝大地赋》《西蜀记》《昆仑赋》《长江赋》《秦岭赋》《书赋》《饮酒》《茶赋》《京师大学堂》《云南赋》《温州赋》《中文赋》《千年孤独,高山仰止——纪念苏轼逝世921年》《吊东坡赋并歌》《人间逍遥是庄子》等。曾出版作品集《白昼之光》《明月清风》《中国当代作家精选》等,发表诗文几百万字。
诗观:思想是文章的母亲,哲学是文章的近邻,境界是文章的灵魂,张力是文章的生命力。有天地正气,有爱的力量,有温度的生命,有氧气的文字,有深刻的思考,于虚无的内心种植芳香,苟且而深情。
书法观:书法,骨子里的中国艺术。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为书写注入生命的意义,于灵魂深处铺开时光,笔墨穿行,长河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