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码头重拳出击,中超大降薪,国脚年薪低至300万,不够养家糊口
时间来到2023年,中国足球的道路依然不好走,眼下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反赌扫黑”风暴,不少人受到牵连,也只有将毒瘤连根拔除,中国足球的环境才能得到改善,这得到了全体球迷的支持。除此之外,国足选帅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中意的外教狮子大开口,足协囊中羞涩,无法支付高额的薪水,接下来有集训和与新西兰的两场热身赛,确定国足帅位迫在眉睫。

而在巴林举行的亚足联代表大会中,总局二把手,足协二把手杜兆才落选FIFA理事,这又给了中国足球当头一棒,随着杜兆才的落选,这意味着中国足球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再次降低,正如圈内人士所说,如果有中超球队像恒大横扫亚冠,才没有人敢忽视你,如今看来,现在的中超简直一地鸡毛,俱乐部运营困难,欠薪烂账一大堆,是时候做出改变了,而降薪是首要手段。

2月7日,足协和中足联将要商讨全新的限薪政策,如果新政策得到大部分俱乐部的支持,很可能会被通过执行,目前,中超俱乐部运营困难,再次对球员限薪有助于俱乐部的正常运营,可以想象到,中超再次降薪几乎板上钉钉。现在中超执行的限薪政策为本土球员顶薪税前500万人民币,外援顶薪税前300万欧元,如果再次降薪,中超本土球员的收入将会骤减。

陈码头自从空降足协一把手后,短短四年时间,就发生了两次中超球员降薪,在限薪令下,这对中国足球有好有坏,好处是可以激发年轻球员留洋,毕竟在家门口踢球赚得不够多,还不如去往海外联赛历练,届时如果成长到一定地步,在哪踢球都会发光,都会赚更多钱,至于坏处,那就是影响到足球推广,本土球员赚得少,这意味着会让不少青少年对足球望而却步。

球迷都知道,足球在国内属于高投入运动,一个家庭培养孩子到职业运动员,往往需要花费数百万培养费,一般家庭根本无力负担,如果本土球员赚得少了,自然会让很多青少年对足球不感兴趣。站在足协的角度考虑,其实对本土球员限薪是不得已,他们首先要考虑俱乐部的利益,只有俱乐部平稳运营,中超才能慢慢好起来,再者说,年薪税前300万也不少了,贪心不是好事,看看李铁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