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锦州外围攻坚,解放军“大炮上刺刀”,炮弹钻入敌人碉堡射孔

2021-09-07 10:58 作者:战旗红  | 我要投稿

作者:朱炳东

19481010日,1730分,东北野战军开始攻打锦州。锦州外围的一系列要点要地,城南高地、紫荆山、合成燃料厂、团管区、十二亩地、配水池、大疙瘩(亮甲山)等是锦州的屏障。蒋军在地方上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要攻克锦州必须攻占这些高地。攻打这些高地最著名的是配水池战斗。37201营在此战斗中,牺牲巨大。战后,只剩下营长赵兴元6人。


战斗英雄赵兴元

攻打配水池边上“十二亩地”高地任务给了24师。4师决定外围战斗交给12团完成,另2个团留作攻打锦州。师炮兵营配合12团作战。师长王良太战前亲自向12团长颜文斌和炮兵营长杜博交代:步炮要协同好,在步兵冲锋前,要集中火力轰掉突破口附近的10多个地堡,每门炮只许打20发炮弹,哪门炮也不准超过这个数!因为要留着炮弹打锦州城。

战前,杜博和营里的山炮连、野炮连连长带上3名观测员,登上鞑子营东山,对敌人的阵地进行勘察。

从鞑子营东山看去,前面800处的鱼脊形高地就是十二亩地,有矮山梁与左右两边高地相连。右边山坡上有个大烟囱的一片红房子是合成燃料厂,左边有座水塔的高地是配水池。三个高地连成一线,居高临下,控制着从十二亩地山坡上进入锦州的公路,这就是蒋军吹嘘的“锦州的小马奇诺防线”;中间十二亩地就是12团进攻的目标。它长约200米,上面纵横排列三四十个大小碉堡、地堡。中央突出部有个岗楼式的碉堡最大,有3米多高,4米多宽,用黄泥伪装,几个枪眼都对准部队预定的突破口和炮阵地。从望远镜里,可以看清各地堡间还挖有交通壕,地堡群外还挖有围壕沟,壕沟里面还有铁丝网和乱树杈架起的鹿砦;侦察员还发现这一带敷设了地雷,所有这些,构成了环形防御阵地。

两个炮连长看了敌人阵地说:“敌人真是豁出时间干啦!好家伙!一年也修不成这个样!”

“可不!战略要地嘛!他不拼命修工事,靠啥来守?”

“营长,多打一点不行吗?20发炮弹能敲掉多少?多敲掉它几个,步兵冲锋不就更有把握吗?”


解放军阵地

杜博说:“你们就知道打呀,打呀!可你知道这才是外围!打多了,总攻时候你打什么?师长说了,炮弹打得少,准确,解决问题,那才是好炮兵!师首长对我们的要求是认真勘察,抵近射击!狠!准!猛!任务是准确轰掉突破口两侧的碉堡,纵深剩下的碉堡,步兵能用炸药炸!”

他们在议论的时候,观测员在地图上把碉堡、地堡位置一一标好号数。等观测员完成作业,他们又往前顺着交通壕走了一段,来到师首长选定的炮阵地,再前面就是步兵团的迫击炮和重机枪阵地了。在这里,杜博依照突破口为起点,把两侧的射击目标一一分配给两个炮连长,要他们把突破口上的碉堡编号再加个“特”字,以引起炮手的注意。两个连长再次察看一下分给他们的射击目标,野炮连长突然说:

“营长!突出部那个最大的地堡一定是钢骨水泥的,你瞧!”

杜博营长拿起望远镜对准浑身涂抹了黄泥的大碉堡仔细观察,正好一阵微风从敌人阵地上刮过,旁边的地堡盖上都起了层淡淡的黑烟,这个大碉堡却啥也不冒,的确是个钢骨水泥的,还相当厚。对付这样的碉堡必须使用穿甲弹,可是解放军没有。

三人讨论后,因为野炮的侵彻力比山炮的大,就确定用一门野炮专门对付它。这时,观测员已把地堡与阵地的距离反复测量了三遍,绘成了地图,标出了各地堡的远近。最远的距离是570米,近的只有420米,按当地地形,炮阵地已经抵近到最大限度了。

夜里,炮兵们把隐蔽的跑车都拉上了公路,在崎岖不平的豆秸地上,把火炮推入阵地,一夜间就构筑好炮阵地和完成了严密的伪装。


我军使用缴获的日式山炮(资料照)

因为那时没有制空权,进攻时间定在1730分。下午17时,离攻击时间只有半小时了,师政委李世安沿着交通壕来了;看见营长杜博就问:“都准备好了吗?”

“全好了!到时间就开炮!”

“和步兵团联系得怎么样?”

“挺好!刚对过表!”

“走!到炮上看看去!”

杜博陪着政委来到最前沿阵地上,炮手们有的在安装炮弹引信,有的准备撤掉伪装草。他们走到山炮连第一班,班长笑着站起来敬礼。李政委问:“你们这门炮打哪几个地堡?”

“分工打两个,特一号和第七号”

“有把握把它打掉吗?”

“有把握,首长,咱们刚开过民主会啦,大伙要争取多打一个咧!”


李世安政委

“很好!”政委满意地把手一挥说,“弹药用得少,地堡打得多,就是好炮手!”他脸一转,对一个炮手的连鬓胡子感兴趣起来:

“你的胡子不少啊!叫啥名?多大啦?”

“报告,我叫刘清泉,正年轻,39岁!1945年在抚顺煤矿自动参军的!”

刘清泉的话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政委也笑了。又问他:“家在哪呀?”

“就在城的西北角上!”

“打开锦州你可以回家看看啰!挺高兴吧?啊?”

班长孙万和说:“老刘一听到动员打锦州,他乐得这三宿都没上眼哩!”

师政委和他们说的一阵,又一一握了他们的手,就到前面的步兵团去了。

杜博看时间回到指挥所不久,步兵团长打来了最后一次对表的电话:“现在是1729分整,你们按时开炮!”


在指定的时间,1730分,轰隆隆的炮声,震撼着沉寂了一天的战场。5分钟后,各连先后报告完成了对第一批目标的射击任务,已向第二批目标射击。敌人开始了反炮兵射击,成批的炮弹落在我方炮阵地上,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10分钟后,步兵团的火力响起来了,炮声、机枪声混杂在一起。敌人的阵地上已变了模样。突破口边上地堡有的被揭了盖,有的被摧平,有的开了大口子。

协同的时间,步兵爆破队的战士们,脖子都围着一条白毛巾,从山坡上一组一组向突破口冲击。敌人的各种火力发疯似的拼命拦阻他们。第一组刚接近鹿砦,就连续倒下好几个,紧接着,第二组上去了,也倒下了;第三组……4名手抱炸药包的战士终于接近了堆起黄土的围壕。火光一闪,两声巨响,两个大烟柱直冲天空,壕沟两边被炸出斜面,突破口炸开了!步兵突击队迅速向突破口运动。

敌人判断出我军的突击方向,各种火力都投向这里,打得缺口处烟尘四扬。那个最大的碉堡火力最凶,好几挺轻重机枪向外喷吐着火舌,挡住了步兵。

野炮连那门指定的野炮不断向它射击,都打中了。可是每轰出去一发,冒了一团火,硝烟一散,它身上只留下一个白点,10多发炮弹只把它啃了十多个麻子。杜博想:要是有一发穿甲弹就好了,只要一发,只要一发就足够了!可是自有炮兵以来,两年多了,从没有见过穿甲弹。如今,没有穿甲弹也得把这个大碉堡搞掉!一定得搞掉!


敌人的一排炮弹又落在我炮阵地上,杜博从指挥所里向炮阵地望去,发现最前沿山炮连第一班正在开炮,打得很好,炮声刚落,七号地堡的砖块、泥土飞溅起来,开花了。两个指定目标都已消灭,正准备转移火力。再一望,杜博看到大碉堡看到一个枪眼正冲着山炮第一班。这个班是师组建炮兵来的第一个炮兵班,打仗多,现在距敌只有420米。杜博陡然出现一个念头:“让他们打!只要1发炮弹打进碉堡射击孔去就妥了!”

杜博沿着交通沟跑步到炮一班,他们正准备向13号目标射击,杜博急忙摆手大喊:“停止!停止!”

“营长,步兵要冲进了吗?”

“打这个!”杜博伸手指了指那个大碉堡,“快,从碉堡枪眼干进去,就是它堵住了步兵的冲击!”

“外面打不透吗?

“不行!打不透!”

瞄准手张世海瞪大了眼睛,瞅了瞅420米远的碉堡眼,猛地摘下帽使劲往地下一扔:“我们包打!”他说着就赶忙定标尺,把炮身摇了过来,很快就瞄准好了,营长说:“打!”

“轰”的一下,偏低了!打在地堡的正下方,班长孙万和着急地喊:“向上瞄准!”

炮口朝上扬了,又是一发!打中了!炮手高叫起来,可是冒过一阵黑烟,里面的重机枪还在拼命“咕咕”直叫。

“快修正,再打!”

第三发出去,在大碉堡外面爆炸了。

几炮下来,炮位被碉堡里的敌人发现了。随即,一梭子子弹打了过来,炮周围“噗!噗!”地直冒烟,防盾“叮当”地直响,接着又是一梭子,瞄准手张世海倒了下去,班长孙万和也负了伤,老炮手连鬓胡子刘清泉跑上一步,一手抓住炮镜,一手摇动炮身:“打!为张世海报仇啊!”


班长孙万和按住腿上的伤口,也爬起来,喊着口令:“放!”碉堡射孔附近又是一团浓烟,在望远镜里还是出现一个偏右的白点。

这时,步兵的冲锋号响起,冲锋号一阵紧似一阵,步兵开始冲锋,许多人一站起来,就被打倒在地。营长杜博急了,马上命令连鬓胡子刘清泉:“快打开炮栓,把炮膛中央对准射击孔!”

刘清泉马上打开炮栓,修正了偏差。

“放!”

碉堡的几个射击孔同时冒出浓烟,负伤的班长和大胡子刘清泉立即直起腰大喊:“穿进去了!穿进去了!碉堡起火了!”

步兵以密集的队形冲进了突破口。

锦州外围攻坚,解放军“大炮上刺刀”,炮弹钻入敌人碉堡射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