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是浪漫的开端 —— 《艾尔登法环》艺术表现深度解读与研究 其一

艾尔登法环
1.何为美?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下,流行起了一些说法,或者说流行起了在那几种词汇编织下的不同说法,那几个词,就比如“品味”“艺术修养”我们时常在那什么成功学或者某些人生导师那边,听到过类似像是这样的话:“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品位”,“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我们需要锻炼自己的艺术修养”
其实如果从“美”的角度出发,这些词什么修养、品味、情趣,都显得比美这个主题本身还要虚无,而随着这些词汇而来的说法,就比如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品位高低,更是一种几乎没有答案可以寻迹的伪命题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美这个概念并不是知觉性的内容,而是直觉性的内容,它本来就不拥有一个所谓的可靠、稳固或者说符合绝对逻辑的答案
所谓的直觉性,其实就是直觉性的体验,而直觉性的体验就是真正的自我的体验
就比方说拧螺丝的那个例子,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我们无法证明被我们用起子抵住的螺丝已经被拧了进去,因为我们受到了视觉进路的限制,无法观察到螺口的内部,但是直觉性的体验却告诉我们,那颗被起子抵住的螺丝已经被拧进了螺口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其实已经摒弃了,理性中最为重要的……也可以说是科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一环,也就是在视觉进路下的观察行为
比如即使在非常昏暗的角落,但凡起子已经抵上了螺丝,我们就一定能够依靠直觉性的体验来完成,拧螺丝这么一个行为,为什么要强调这个例子?就是因为直觉性在美这个话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也因此我们今天会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或者说是三个不同的态度,来剖析与比较直觉性与美,甚至是和浪漫之间的关系
这三种态度大家一定都听过,分别是理性态度、实用态度和直觉态度/美感态度
2.理性态度
其实就是一种所谓的科学态度,是一种相当纯粹的客观,秉持以理论为基础的态度,这个态度里的客观所强调的是一种探求真理的精神
简单来说就是理性态度,很少抱有目的性去研究宇宙中的事物,就像我们都会认可的,那些真正的科学家们,很少抱有那种实质性的目的去研究某一领域,发现某种理论,他们即使拥有短期的、甚至是长期的目标,但是那些目标放在我们眼中,结合他们钻研某一领域的过程来看,其实是充满了自我奉献的精神的,是一种相当无私的行为
3.实用态度
实用态度比较于理性态度,更贴近于我们生活,没有了探究真理的无私,更没有那种殉道似的自我奉献,有的只是来自于环境对于我们自身的限制,而这种限制也使得我们对于实用有着无比的亲切感
这种限制就包括了饥渴、冷暖、物质(生活物质的优劣)等等一系列于我们能否生存或者能否生存的更好,都息息相关的内容
4.直觉态度
它是最为虚无缥缈的一种态度,讲到它的时候,如果用语言去总结的话,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是在胡言乱语,非常的让人犯难
所以举个简单的例子:
现在我们一群人聚在一起,气氛友好快乐,我们都是热爱游戏、热爱生活、热爱研究的一些有的没的的好朋友,在我们的眼前放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大的有点令人觉得诡异,形状也奇怪的让人称奇,同时这块石头还绽放着一丝丝的幽幽的光芒,就好像石头里被人塞进了一只快要坏掉的灯泡一样,我们一群人就开始研究起这块石头来,
理性的态度的人,会开始查资料,对比自我们这个星球诞生以来可能与这块石头相像的物体,以此为依据探寻他是否来自外太空,并以此继续研究它的成分,透光度、坚硬程度、结构,以及它为什么会发光、发热,它是外在发光还是内在发光
实用态度的人紧紧跟在理性态度的人身后,从他身上来获取他认为有用的信息,比方说这块石头来自地球,但是应该可以肯定他非常稀少、这石头非常坚硬,而且还有着比较高的透光度,这块石头应该可以用做能源或者工艺品
直觉性态度则和以上的两种态度都不太一样,直觉性的态度在观察这个巨大的怪石时,很少考虑别它的情况或环境的情况,直觉性的态度思考的与参考的,只有这个巨石本身,或者应该说,这种态度在观察到怪异的巨石这一事物时,就已经摆出了一种欣赏与感受的姿态,不在乎这块巨石的质量几何,在乎的是他很大,大的诡异;也不在乎他发光的原理,在乎的是他切实的绽放出了泛蓝,而且诱人的光芒;不在乎这块石头的坚硬与否,能值几个钱?在乎的是这块石头有多么的令人震撼,震撼到让人恐惧,恐惧到让人感觉到美
大家其实从这个例子中会发现一件事情,就是不管我们以一种主观的,以不同的态度去观察事物时,好像都逃不掉,直觉性的体验这一环,就比如你在深秋当中,看到一棵银杏树,你会先感叹他的美,然后才会想到他是裸子植物
以此出发,我们也会发现一件事情,就是,美这么一个东西,似乎还有着两种不同的形象,他其实就是直觉形象,所带给我们的直觉体验也是不同的,这两种不同的形象,一种向内,一种向外
其中向外的直觉形象,我们经常能遇见,就比如说刚刚说到的那颗金灿灿的银杏树
向内的直觉性体验就有点不同了,up举了一个例子:up在他上班的时候有过一位女同事,向他展示了一张她男朋友给她过生日时的照片,照片拍摄的风格相当的小清新,组成照片主要构图的是一个男人,也就是up主同事的男朋友,他并没有看向镜头,而是眯着眼睛看向别处,似乎是在哭泣,up主在看到照片的几秒钟里就产生了疑惑,思考他为什么要哭,就问那位女同事你男朋友为什么哭了,女同事笑笑的说,那不是哭,那是她男朋友给她做生日大餐的时候,被青椒辣到了眼睛,你看他手上还拿着锅铲呢
这就是一种向内的直觉性体验,一种更加私人的直觉性体验,那我们再观察一个客观事物的主体时,往往都会因为向外的直觉性态度太过集中于主体本身,而忽略了他所拥有的内在性
我们在面对向内的直觉性体验的时候,在拥有充足的时间去观察时,往往都可以让逻辑与理性参与进来,(当然只针对于美这一领域而言)我们依旧采用的是一个直觉性的内容
就拿老头环为例子来说,艾尔登法环其实就是那种典型的内向的直觉性体验,如果你有兴趣对比,一定要比较个高下的话,你会发现这款游戏在最终游戏里传达出的画面效果、艺术效果都要远低于那些拥有着强大技术力的游戏视频,比如最后的生还者2,它在艺术表达上,提供的就是一种向外的直觉性体验
就这点而言,如果我们加以审视自己的内心,更会发现老头环的艺术之所以迷人,是因为“我们自己是迷人的”
就像我们在之前的节目里说到过的一样,这款游戏最动人的地方就在于,他给予了参与其中的人们,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探寻自己,寻找自我的机会,我们之所以会觉得老头环的一些场景,给我们带来了震撼,带给了我们美,是因为我们在进行游戏的情境之下,无意之中的内化了游戏信息,
认可了我参与了游戏中发生的事件,认可了我进行了跋涉,我进行了探索,我进行了战斗,我克服了困难,同样也是我踏遍了这片大陆的每一个角落,是一种向内的表达
也因此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老头环才不能过多的用文字方面的叙述,比如NPC之间的对话、也不能进行太多的提示,比如有一个任务系统,因为对话式的表达会破坏掉,我出现在另一个世界的可信程度,也就是会破坏掉内心对于我们自身而言的那种直觉性的神秘感,而任务系统会破坏掉,探索一个世界时所谓的沉浸感,破坏掉我们在进行游戏时,不经意的进行向内思考的直觉性体验
艾尔登法环在艺术表达上的成功就是抓住了直觉性的体验,并且非常微妙的引导了我们以直觉性的态度去观察他,成功打造出了一种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