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乡村学校里的“魔术老师”|志青春

2023-07-07 16:41 作者:中国青年志愿者  | 我要投稿



本期导读:  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谢锐炼,毕业于广州航海学院,2020年参加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地方项目),先后服务于揭阳、潮州的乡村学校。


青年志愿者谢锐炼


                                       我在村小教室的第一节课就是魔术秀


        大家好,我是“魔术老师”。这是我在揭阳市揭西县金光小学服务时,学生送我的外号。因为我在学校的第一课就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准备了一场魔术秀作为见面礼,学生们叫我“会魔法的老师”,后来慢慢叫成了 “魔术老师”。

        或许是缘分,我第二年去潮州潮安区凤塘镇泮洋小学服务,当地的学生也送了我同样的称谓。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生,相同的称谓,“魔术”、“老师”,两个毫不相干的词汇,却因为我一个偶然的决定,交织了我这两年的生活,这是独属于我的支教经历。


谢锐炼在进行魔术表演


        很多看过我表演的人,很难相信,这个在舞台上张扬且话痨的人,在上大学以前性格内敛而内向,或许一切的转变得从我与魔术的故事讲起。大学时我加入了一个表演社团,第一次站在舞台上面的时候我很紧张,手心都是汗,后来逐渐熟悉了舞台,也变得从容自信。也因为这些舞台经验,我学会了如何跟孩子打成一片。


         并非师范院校毕业,之前也没想过自己可以做老师。或许是因为我擅长跟孩子打交道,也曾有一些教辅机构向我伸出过橄榄枝,“老师”这个职业突然成为了我职业生涯的可选项。


        后来我在想,同样是教书,我更向往回到熟悉的乡村,用我这些年学到的技艺带给乡村孩子欢乐。如果我小时候也有这么一个“魔术老师”,我的人生会不会不太一样?这个念头一经种下,就像野草一样在我内心蔓延。后来遇到了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的招募,我的报名也就顺理成章了。


                                                      魔术老师不是万能的

                                           但老师会变魔术能创造更多可能


        第一次支教,我就负责教三、四年级的数学和体育。跨年级教学,每周近20节课,虽然自诩擅长与孩子接触,但是这对非师范专业的我而言,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一开始我对支教的构思特别美好,以为自己教授的知识学生都能全部接受,接受了就能考到好成绩,对乡村孩子学情和特点没有深入了解,导致支教第一学期结束时,我们班的期末考试成绩很不理想。


谢锐炼正在授课


        当时很多人认为我不适合做老师,我愧疚之余亦有些动摇。但校长给予我足够的信任,学校的教学主任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对我进行了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我积极参与学校的听课评课活动,积累教学经验。我开始用老师教的方法去观察自己的学生,发现他们的主科基础较为薄弱,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爱做作业,也不会提前预习和复习。而他们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平时都由爷爷奶奶隔代照料,平日一放学回家就是玩,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


        一方面,我筛选出部分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孩子,放学后留下进行专门辅导,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另一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让孩子们喜欢上我的数学课,从而喜欢数学。于是,我根据学生需求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尝试将魔术、杂技等特长融入课堂。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我设计了“气球手工课”,指导学生利用长条气球做造型,学生动手也动脑,体会到手作造型气球带来的成功乐趣。


学生们兴奋地举起自己的造型气球作品


        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别开生面的课程,有了魔术元素的融入,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也更加专注认真。经过学生与我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终于在第二学期期末考实现了全及格,平均分达到83分,综合分位居全镇第三。


谢锐炼的教学获得了肯定


                                              我想“变”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能为乡村的孩子带去什么?”相信这是每位志愿者踏上服务乡村振兴道路前,都会思考的问题。思来想去,我的答案就是我最擅长的魔术表演吧!我希望我手上的魔术能“变”一个快乐的童年给他们,也希望这些东西能让乡村的孩子变得更加自信。
    

        我在揭阳服务时,收了几个“小徒弟”,也办过六一汇演,带过学生参加中小学生艺术表演,获得了县三等奖。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这不算特别大的荣誉,但我觉得带着孩子们参与过这样的表演,站在大家瞩目的舞台上,即便我以后不教他们了,他们也应当有勇气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谢锐炼与孩子们的合影


         在我支教的第三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跟随朋友回访他原先支教过的乡村小学。

         那天,我随手给孩子们变了几个魔术,天真的学生们惊喜而好奇地簇拥着我,拉着我的手不住地催促我玩各类魔术,“一惊一乍”地沉浸在魔术带来的惊喜之中,我的成就感瞬间倍增。原来,我的魔术还可以给这么多的孩子带去快乐。顿时我萌生了一个大胆想法:我想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这种快乐。
 

         于是,我走上了我的校园公益演出之路。


学生们在看谢锐炼的表演



        自2021年底开始,我先后前往了潮州的三所支教服务学校进行公益演出,校运会开幕式、元旦汇演等等活动都有我的节目。昆江运杰小学的校长说,“谢谢,快乐的魔术老师,因为你的到来,学校成了欢乐的海洋,学生成了海中的鱼、天上的百灵,运动会开幕这么有声有色”。
 

        我在公益演出的过程,也收获了一批批粉丝,“老师,你什么时候还来我们学校表演?”“老师,你明年能来我们这里支教吗?”……次站上舞台的时候,学生们好像跟我多年相知的好友,欢迎声此起彼伏,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如此简单

        让我最难忘的是去龙甲小学公益演出,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我们的志愿者老师在开学第一课的时候就跟孩子们约定,如果期末数学平均成绩能达到80分,就邀请魔术老师来给他们表演魔术。


为学生们表演变脸的谢锐炼


       此前,我完全不知情,也不知道龙甲小学有一群孩子默默为了看我的表演而努力。最后,他们考得非常好。那位志愿者向我发出了邀请,并讲到这个故事,我没有过多的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于是我精心设计节目,在开学时如约来到了龙甲小学。我想我会长久记得,那天孩子们眼睛里迸溅的光芒,响彻苍穹的欢呼声和笑声,这不就是我在乡村小学公益演出的初衷吗?这条助力乡村孩子童年快乐的公益演出之路,我一定会继续走下去。


我现在觉得,我的公益演出还有一点重要意义。大城市的孩子们,搞生日会都能请到人现场表演,我这样的魔术,他们看得多了。但这些对于乡村的孩子而言却非常少,甚至只能在网络上看到这种表演。我想尽我的能力,让乡村的孩子看见同样的风景,以后才能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朗读者:余宸逸(安徽师范大学)

来源:微信公众号“广东志愿者”

编辑:史嘉敏(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范晴(池州学院)

插图:千库网

责编:陈龚泽祖

校审:盖奕洁

乡村学校里的“魔术老师”|志青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