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就懂 | 02. 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列宁说,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垂死性,是指资本主义逐步走向死亡, 由资本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的历史时期、历史过程。
垄断是帝国主义垂死性的经济基础。这是因为,它一方面使得生产更进一步社会化;另一方面,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在少数垄断资本家手中,这就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进一步尖锐化。这个极端尖锐的基本矛盾,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解决。而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客观条件在垄断阶段逐步成熟,致使帝国主义的过渡性或垂死性成为客观必然。
帝国主义的垂死性的表现:
一是在经济上表现为生产、管理、资本走向最全面的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充分的物质基础,二是在社会政治方面表现为各种社会矛盾的加深,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观条件成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大矛盾,即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列宁根据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新形式和后果,指出了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几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了经济﹑政治、军事力量对比的急剧变化,使得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战争更加剧了帝国主义体系开始削弱,帝国主义阵线出现了薄弱环节,使社会主义有可能突破薄弱环节,在个别国家首先取得胜利。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几国取得胜利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为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和一系列欧亚国家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实践所证明。
当然,帝国主义在全世界的灭亡,又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种种曲折。但帝国主义必将过渡到社会主义,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