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在对希腊战争中的意大利海军(上)

海上补给与海军活动 在整个希腊战役期间甚至战役结束后的好几个月里,维持下亚德里亚海的补给交通线的工作,是海军所致力解决的问题。天气特别坏,阿尔巴尼亚各港口的拥挤,申请派遣船队总是十万火急却又不是互相协调的,英方的空袭,日益增长的敌潜艇活动,英舰夜间突袭的危险,水区狭窄而航运紧张,再加上最难处理的堆积如山的补给品——所有这些因素都凑合在一起,迫使海军在运用其每一种资源,因而严重地消耗其装备和精力。使工作更加棘手的是我们同时还要应付其他方面同样重要和同样迫切的需要,其中首屈一指的,便是为补给利比亚而有增无已的负担。 在这种形势下横越下亚德里亚海的交通线不仅需要各种吨位的货船,而且还需要大批的军舰,特别是直接用于护航方面的。以布林迪西港和塔兰托港为基地的巡洋舰必须每次当运兵船队出海以及每次有些什么风吹草动的警报发生时,出发到奥特朗托海峡去巡逻。永久性的巡逻则由为数众多的小军舰去执行。由于派遣潜艇到奥特朗托海峡以南进行侦察,这就部分补救了缺乏夜间侦察机的缺点。每次有了英国潜艇活动的报告,便得对该地区进行几天紧张的猎潜活动。发现英潜艇布了水雷,扫雷艇便忙得不可开交。再则,当补给是属于特别重要的性质时,海军不仅立即派出船队而且还出动巡洋舰、驱逐舰等去协助运货。 就海军所做的工作而论,其成绩不独令人完全满意而且还体现了战时显著的成就。对于希腊—阿尔巴尼亚前线的补给和增援,事实上其数量达到空前未有的程度;可是尽管有了这一切的困难和危险,这条交通线的损失却是最小限度的。下列关于从意大利诸港到希腊—阿尔巴尼亚海岸诸港的航运数字,说明了这个问题。直到希腊战役结束为止即1941年4月30日止的航运数字,还没有把回程的装载量包括在内。损失的百分比写在括弧里面。计运出:516,440名兵员(0.18),510,688吨的战争器材(0.2),87,092头驮载和曳引的牲口(0),15,951辆普通和战斗车辆(0.55)。为直接支援这条交通线,意大利军舰担任了1,070次的护航任务,间接掩护航运的工作还不算在内。 必须指出,在希腊占领之后,海军还必须继续执行对该地区的后勤工作。因此到意大利签署停战协定为止,送抵阿尔巴尼亚—希腊战场的军队达895,441人,补给达1,387,537吨。损失的总额是最小限度的——计人员为0.2%,物资为0.5%。 (1940年)11月末,在陆军要求下,海军开始了新的活动。这个任务是对希腊和阿尔巴尼亚海岸阵地进行经常的轰击。除此之外,以多德康尼斯群岛为基地的意大利军舰还要对希腊舰船和爱琴群岛的海岸阵地时常进行攻击。 对希战争的许多战略后果之一是使意属的多德康尼斯群岛陷于孤立。该岛的居民和守备军队终于开始要依赖本国的种种补给,数量不大而必要性却不少。当时的情况使派遣船队成为极其沉重的负担。为此便把潜艇来进行小量的运输,潜艇装载量一般只有50吨,因此有必要采取其他办法。于是3艘各约1,200吨的小型电动汽船“卡林诺”号、“卡利太亚”号和“兰姆三世”号便改装为在没有护航下偷越英封锁线之用。 第一次偷航由“卡林诺”号于1940年12月1日从那不勒斯港开航于五日后到达勒罗斯岛而没有为敌人所发觉。这个方法证明是行得通的,于是在占领希腊之前,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实施,而从未遭到损失,其结果一共偷越封锁线16次并成功地卸下16,190吨的货物。 这些旅程是通过各种各式的计谋来完成的,但其中最突出的一次无疑是季奥贝少校所经历的。当他正在通过卡索斯海峡进入爱琴海之际,他望见在雨雾中有一支戒备森严的英国船队就在不远之处,英船队也是驶往希腊故其航线与意舰同。季奥贝少校利用视界甚低而英船众多的有利条件,便混在英船队之中进入爱琴海,直到他找到机会方才溜之大吉。他安然抵达目的地。 尽管处境孤立并有由此产生的一些困难,那些以勒罗斯岛为基地的意水面军舰和潜艇好几次威胁着英国从埃及到爱琴海的补给线,虽然具体成效不大,而这种活动迫使英方不得不以更多的力量来保护其船队。 也许就是为了这个缘故,在2月的最后几天里,英国企图占领位于罗德岛和塞浦路斯之间的意属卡斯特洛里佐岛。2月25日天快亮时一支由约500名英军编成的特种突击队,在一个分队巡洋舰的掩护下,从一艘登陆舰登上卡斯特洛里佐岛海岸。守备该岛的几十名意大利水兵和海关税警在岛上高地设置阵地竭力抵抗,同时以无线电求援。当天下午,意驱逐舰“塞拉”号和“克里斯波”号以及护航驱逐舰“卢波”号和“林切”号装载240名兵士向罗德岛驶去。这些军舰在比昂凯尔里司令指挥下,于夜间抵达卡斯特洛里佐岛,并以“卢波”号开进小小的港口开始卸下军队。可是风浪陡起,不得不停止起卸,并迫使诸舰驶回罗德岛去。2月27日上午天气一转好,“卢波”号,“林切”号和两艘鱼雷快艇便回到卡斯特洛里佐岛卸下其余的军队。日出时英军已被包围并处于意舰炮击之下。此时“克里斯波”号和“塞拉”号又运到更多的兵员和武器。第二天上午残余的英军便投降了。克宁汉上将在写给伦敦为此役败北辩解的信中说,意军的“反应极其强烈而且充满冒险的精神,”并批评英方整个行动是一团糟的。(见《克宁汉自传》第316页)
梅拉诺的会谈 直到此时为止,德意双方都认为彼此的战争活动是互相独立的,因而除了主要是为了象征和为了宣传价值的少数一些合作姿态之外,关于作战目的是各有怀抱的。事实上每一方都极力不使对方知道其计划。在意大利方面,当认识到战争不是短期可以结束的时候,这个事实便十分明显,那便是意大利在其所最缺乏的武器和原料方面不得不越来越依赖于其盟友的接济。尽管这样,意大利人对于与德国人进行十分密切的合作,却是十分动摇而深怀忧虑的,因为德国人不是真心真意提供意方所需要的武器和战争器材,而是派遣完全装备的德国部队和整套参谋人员如第10航空兵团和非洲军团之类,装做满足意方申请的姿态到意大利来的。这个政策显然是为了要逐渐渗透意大利的战争机器以便引导它使符合于德国的利益,因此便常常和意大利的利益发生矛盾。其结果使意大利的最高统帅部感到进退两难,要么接受或多或少扩张性的德国入侵,要么便得拒绝那越来越需要的物质援助。 同样的畏惧也存在于意海军方面,而且还有更多的理由。德国不是一个重要的海军强国,要意大利海军忍受德国人来干涉其内部事务以便从德国换取为意方所需要的若干仪器,这是荒谬到不可思议的。既然除了少数高度专门化的技术项目之外,无论现在还是以后,意海军没有什么可从德海军学到的东西,那么容忍干涉便更其滑稽的了。直到此时为止,两国海军之间的接触,只不过是表面的,分别在柏林和罗马互派海军联络团罢了。这些联络团的成员不外是观察员的身份罢了。 1941年1月,两国海军,尽管各自完全保持行动的自由直到最后为止,却感到有进一步互相了解之必要,尤其是由于德国在希腊的作战使它第一次把德占的地区扩张到地中海海岸上来。在意大利方面,则希望通过这次新的协商来解决取得燃料补充的严重问题。因此,1941年2月中旬,意海军参谋长里卡迪上将便和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大将各自带参谋人员在梅拉诺举行为期三日的会谈。会谈的目的据称是为了交换战争经验的看法和情报,实际上是为了实现上述的各自的意图。 我们在前面说过,意大利海军在开始战争时只储藏了约1,860,000吨的燃料油,不管怎样节用,到了人们明确战争是长期性的时候,1,000,000吨的后备燃料已经用去了,这时是1941年2月即开战后的第九个月。按这个消耗率推算,到1941年夏天意大利海军便不得不停止活动了。这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消说,已经向最高统帅部做过多次的报告了,但在和德国磋商中一直没有达成任何可靠的协议。因此人们希望在和德国海军首脑直接谈判中,可能会使问题获得满意的解决。的确梅拉诺的会谈中,德海军雷德大将对此很感兴趣,到了1941年春季便有相当分量的燃料油开始从德国运来了,虽然离开为作战所必需的最低限度还远得很。海军总部业已被迫同意把海军平均每月消耗油量定为100,000吨,这只是正常活动情况下必需量的一半。在实际上又为这种或那种原因使每月所得的平均油量降低到50,000吨的水平,即仅达需要量的四分之一。发油量不仅低于正常的要求,而且在一些时候,弄得大大降低作战的效果。 事实上1941年夏天从德国只运来103,000吨的燃料油,意大利的后备油则完全用尽了。从那时起意海军被迫处于来多少燃料油做多少活动的地步。遇到来油愆期或不继之时,舰队活动便完全瘫痪了。往后我们将看到1941年末燃料危机达到什么程度,而到了1942年中则真真陷于山穷水尽的绝境。 在梅拉诺会谈中,德国代表夸耀他们在北海的战绩,并指摘意海军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意代表则剖析形势指出北海的情况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和地中海相提并论的,意方接着指出意大利舰队有必要保持其迄今的作战指导方针,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方才可以改变原定的方针,而这种特殊情况至今还没有出现过。 这里必须简略交代一下,意海军总部必须遵守意最高统帅部下达的总训令和具体命令。所有这些指示,都不许把战列舰拿来冒划不来的危险,因为墨索里尼要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来作为和平谈判的后盾。在这里我们不能详述这些指示对意大利海军的作战影响到什么程度,但作者敢说某些指令,至少在战争的头一年里,墨索里尼的影响使海军总部不得不采取谨慎的方针。 在梅拉诺会谈席上,德国人也透露了柏林方面的忧虑,认为不能听任英国人一味向希腊战增援。不消说,这种关切是为德国将来参加希腊战争作准备的。为此德国人建议要意大利舰队对英国从埃及到希腊的补给线施以攻势的打击——就是说在以多德康尼斯群岛为基地的意大利水面舰艇和潜艇对英国的同一交通线正在进行干扰之外,还要加强攻势。里卡迪上将说明了要造成有利的态势以便在该地区取得决定性的成就是如何困难的理由。他指出,由于英国空军侦察的周到和距离的关系,使英方船队能在意大利的重要威胁能以进到某种距离之前便撤到安全地带去了。德国人似乎相信了这种解释,所以这个问题也就搁而不谈。 3月初,柏林把准备大举澄清希腊前线局势的意图告知罗马,并坚持要意大利至少得对阻碍英方补给到达希腊一事做出一些贡献。在这一政治压力下,意最高统帅部下令海军要满足德方的要求。事实上意海军老早对于用兵希腊提过反对的意见,如今却被迫要去承担这一坏事的后果。 为遵行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海军总部对英方这条交通线部署了几条作战线。增加克里特岛水区的潜艇数目,下令编成一个特种突击小组去破坏在苏扎湾的英舰,最后还下令水面部队进行一次攻势作战。海军总部是不愿意采取最后这个措施的,觉得它所冒的危险远比在克里特岛水区突袭敌船队的危险为大,而突袭克里特水区的可能性本来就是没有把握的。海军方面认为如果拒不执行这一着,恐怕承担不起政治性的后果,所以便不再持异议了。再则,德国一再表示对于此事的前途十分关心,并且答应叫第10航空兵团和意海军密切配合,又宣称德鱼雷机于3月16日在克里特岛之西击中了亚历山大港舰队的3艘战列舰中之两艘了(后来查明这是没有根据的),意图以此来消除意海军的顾虑。 要破坏英方的补给线则下述三点是绝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1)出敌不意。 (2)有效的空中侦察使意海军部队既能迅速接触其所欲接近的每一目标,又能闪避每一个可能的威胁。 (3)对军舰的有效的空中掩护,以便驱逐敌方侦察机并保护我方不受空袭,因为军舰将活动在为英空军掌握制空权的水区里。 充分的空中配合是得到允许了。德国第10航空兵团向意海军总部保证,在作战的头一天它将在亚历山大港上空和地中海进行侦察,将轰炸马耳他岛,并截击所有从马耳他飞向意军舰活动地区的飞机。在意舰驶抵克里特水区的那一天,意大利飞机将于黎明时轰炸克里特岛的各机场,在该地区的航路上空进行侦察,还要侦察从亚历山大港通向克里特岛的水道并从空中掩护意舰远达阿波隆尼亚的经度。同时德国第10航空兵团还要侦察昔兰尼加和克里特岛之间的地区,并在意舰上空飞行掩护直到日落前两小时为止。最后,意大利空军保证要以战斗机从罗德岛起飞使意舰在克里特岛附近活动的整个上午里获得护航和保护。由于有了所有这一切的空中支援,海上作战的危险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我们之所以不惜篇幅详叙这种种部署,旨在使大家比较一下到底有多少项目见诸实施的。 这次袭击是设想为由巡洋舰来进行而由战列舰“维托里奥·万内托”号来担任支援,后者于3月22日从拉斯佩济亚港转移到那不勒斯港。原定于3月24日开始行动,但因应德国第10航空兵团之请求而延期两天,德国人要求和伊亚金诺上将直接会商以决定德方空中协助的细节,因为这一场合是第10航空兵团和意海军第一次的配合作战。其中有一点规定在意海军部队通过墨西拿海峡出来的第一天,由第10航空兵团用一批飞机进行护航和军舰识别的演习。 3月26日晚上意军舰出航了。从那不勒斯港开来了“维托里奥·万内托”号(特混部队伊亚金诺上将的司令舰)和4艘驱逐舰;第一分队(由卡汤内奥司令任指挥)由重巡洋舰“扎拉”号、“波拉”号、和“阜姆”号和4艘驱逐舰编成,从塔兰托港出发;第八分队(由勒格南尼司令任指挥),由轻巡洋舰“阿布鲁齐”号、“加里博尔迪”号和两艘驱逐舰编成,从布林迪西港出动。27日黎明“维托里奥·万内托”号航渡墨西拿海峡,在它前面约10海里处是第三分队(由桑宋内提司令任指挥),该分队是由重巡洋舰“特里埃斯太”号、“特兰托”号、“博耳藏诺”号和3艘驱逐舰编成的,较早一点离开墨西拿港。上午10时,在奥古斯塔港以东约60海里处该分队与第一分队会合,到11时,第八分队也来相会了。 从这时起,部队向阿波隆尼亚(昔兰尼加)航进直到20时为止。那时部队已驶抵克里特岛的经度,于是第一和第八分队便冲进爱琴海预期于8时左右直抵克里特岛的极东经度处。从该处回航,预定于15时左右在纳瓦里诺西南90海里处与“维托里奥·万内托”号会合一起驶回基地。在此时间,“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和第三分队驶向克里特岛南岸附近加夫多斯小岛以南20海里处的一点,如果到了上午7时还没有接触到敌人,便返航回去。这两起战斗巡弋的目的,不消说,旨在攻击敌舰或其船队。主要的危险,特别是对挺进爱琴海的军舰说来,是可能遭到来自克里特岛或希腊的英机的空袭。
加夫多斯岛和马塔潘附近的海战[注] 27日上午,预定要和意大利军舰一起进行护航演习的德国飞机,一架也没有出现,当天下午按计划本应有“大批”飞机到场参加总的演习,却也毫无踪影。12时20分“特里埃斯太”号报告有一架英国桑德兰型侦察机在远处盘旋半小时之后消失了。由于视界不好,该桑德兰型飞机仅只望见第三个队而不知道远在后面还有“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和另外两支巡洋舰分队。这是从它发回去而被意方截获并译出的无线电报中所了解的。这一来,作战的头一个先决条件——出敌不意——告吹了。第三分队的位置与其航向已经把攻势意图暴露出来了。 既然出敌不意的因素已不存在而海军总部却没有取消作战行动,这事后来受到了批评。但必须记住,这一场行动本来就不是从一个真正的战术时机产生出来的,它无宁是一个迫于政治压力而思考出来的计划的结果。假如获得最高统帅部的同意下,海军总部仅仅由于部分部队被一架敌机所发现,便立即下令诸舰返回基地的话,则这个决定很可能引起意德在希腊问题的政治赌博中产生影响巨大的后果。为此,海军总部没有采取收兵的行动。 部队继续航行直到傍晚没有发生意外。19时第一和第八分队驶向爱琴海,率领第三分队的“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则朝向加夫多斯岛以南的一点航进。22时海军总部下令前队(第一、八两分队)不要深入爱琴海,准备于次日上午5时与后队会合。这个要全部兵力集结起来的稳重命令,是因为自从桑德兰型飞机出现之后再没有获得关于敌方运动的任何情报。 28日黎明“维托里奥·万内托”号正向目标地区航进中,在其前头约10海里处是第三分队,在其左右方约15海里处是第一、八两个分队。6时左右“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和“博耳臧诺”号用发射器发出罗米欧43型的小型侦察机,6时35分,从“维托里奥·万内托”号起飞的侦察机报称望见4艘英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向南航驶其位置在意部队东南50海里处。伊亚金诺上将下令给最先头的分队(第三分队)与敌接触,他自己率领“维托里奥·万内托”号予以支援。7时58分,第三分队望见英舰,后经识别知系“沃里昂”号、“阿哲克斯”号、“柏斯”号和“格利塞斯脱”号,有4艘驱逐舰随护,其司令官为普里汉姆—威柏耳。桑宋内提以高速跟踪英舰,8时12分从大约25,000米射程上开火。这样就揭开了加夫多斯遭遇战的序幕。 英舰打算撤退,在高速运动下,它们做到使自己保持在意舰射程的极限上。意舰炮立即集中到“格老塞斯脱”号,迫得它只得采取曲折航线以回避炮弹,但因射程既远视界又坏,双方都没有命中。(英方在意方开火后一刻钟方才还击,火力微弱。) 经过大约一小时的战斗后,伊亚金诺上将于8时50分下令第三分队返航,不久整个意舰队都朝向基地行驶,看来这种无益的战斗是没有继续之必要的,尤其是因为意舰已经远离加夫多斯岛,它们离开托布鲁克港只有一半的路程了。再则,此时任何一分钟都有可能遭到英机的空袭而却没有一架友军战斗机前来保护意舰。此外,罗米欧43型侦察机报称在该地区内别无英方船队,因此这次的任务可以看做已经结束了。 当第三分队向北西撤退之后,却发现英舰在后面追踪,虽然其位置是保持在射程之外的。由于直到此时还没有英舰或英机注意到“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就在北面,伊亚金诺上将于10时35分掉转战列舰的航向。他希望这一运动的结果可以把英舰置于战列舰和第三分队的夹击之下。10时50分“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已被普里汉—柏威耳的英舰所望见,这就完全出乎它们意料之外。伊亚金诺此时下令第三分队掉转航向以形成钳形攻击的另一钳。10时56分“维托里奥·万内托”号以重炮从大约25,000米射程上轰击。 英巡洋舰立即以全速向南东撒出。它们放出浓重的烟幕并作曲折航行而只用寥寥几发的齐射来回答意舰的炮火,它们躲开了意方381毫米的炮弹,它们的高速一直在把双方之间的距离拉开了。据英国官方记载说,意方炮火很准,有一弹落在“沃里昂”号附近使该舰大受损害。该报告说,当射击停止之际,“格老塞斯脱”号处境“甚为危殆”。 由于缺乏战术侦察机,使伊亚金诺所设计的钳形攻击没有成功。又由于罗米欧43型机的续航力有限,它被迫飞到罗德岛去降落,以致意方只能以推算的方法来判断英舰的位置。“维托里奥·万内托”号望见英舰之处并不是所预期的那一点,而第三分队又离开太远不能立即堵截英舰的退路,因之普里汉—威柏耳便能向南东撤走。 11时,正当“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开火之后,有6架英国鱼雷机出现,原来克宁汉上将于接到其巡洋舰的报告后下令航空母舰出动空袭以解救英舰之危。事实上如果不是及时转移意舰的目标,普里汉—威柏耳的英舰那时有被意战列舰的381毫米炮打到的危险。11时15分英鱼雷机已经运动到攻击的位置,“维托里奥·万内托”号的重炮正要收功于一击之际,却被迫采取机动以避免自身被鱼雷所击中。面对着意战列舰的高射火网,敌机在2,000米高处便投下鱼雷,但均被闪避。虽然如此,而英飞行员竟报称肯定有一枚鱼雷命中,可能还有第二枚命中。英国巡洋舰群乘机以高速撤离战场,不久便消失于地平线下了。 如今是11时30分,伊亚金诺还在克里特岛以南,得不到一点关于敌方其他部队或船队的消息。空袭已经开始,一方面意舰毫无战斗机的掩护,一方面几架英侦察机又不断在意队上空盘旋直到日落时方才离开。因此这是攒程回去的最好时刻,意舰便于11时30分采取奔向塔兰托港的航向。 12时07分,第三分队也遭到鱼雷机的袭击,但未受损。从14时30分到17时,英轰炸机先后进行九次的攻击——幸而都没有什么结果。 15时20分“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却遭到一次轰炸机和鱼雷机的联合空袭,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种性质的空袭,要求两种不同类型的飞机之密切的配合,这也是英国人第一次采取的战术形式。首先以轰炸机来吸引意舰的高射炮火,跟着便有三架鱼雷机出其不意地从舰后方接近,事实上是贴着水面飞来的。这三架鱼雷机于十分接近“维托里奥·万内托”号时,同时改换航向,从三个方向上投下鱼雷。有一架鱼雷机被击落了,但因战列舰舰体巨大不能及时躲避在极近距离投下的鱼雷,左边螺旋桨被鱼雷击中,使该舰一时失去活动能力,而且有4,000吨的海水从破洞进入舰内。幸而几分钟后该舰又能航进,但距塔兰托港尚有420海里的航程。只用右边螺旋桨推进,该舰取得10节的速率,又逐渐提高到20节以上——在如此条件下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了,这得归功于技术的熟练、组织的完善和轮机人员的本领。 伊亚金诺反复申请德意战斗机前来保护,但无效果。海军总部一再要求第10航空兵团出动攻击敌人,尤其当“维托里奥·万内托”号被鱼雷击中后催促更力,到17时30分获得答复说,它不能执行这样的任务,因为英舰的位置既然不知道,因此其飞机也许会发生误会而以意舰为攻击的对象。 按常理判断敌人在日落以前还会继续发动空袭,万一战列舰再遭到击中,其后果便不堪设想。伊亚金诺上将便令第八分队驶回布林迪西港基地,他把其他军舰进行临时的部署,排成五列纵队航进。以“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居中,前后各有一艘驱逐舰护卫,右边一个纵列由卡汤内奥的巡洋舰编成,并以该分队的驱逐舰成列于巡洋舰的外侧,左边则以桑宋内提的分队作同样的部署。 伊亚金诺上将还不知道,不但普里汉—威柏耳的巡洋舰尾随在他后面,而且亚历山大港的主力也已跟踪而来,只还没有看得见罢了。由战列舰“瓦斯派特”号、“巴汉姆”号和“刚勇”号,航空母舰“可怖”号以及9艘驱逐舰编成的英舰队主力,其速率低于意舰,如果英飞机不能造成损害使意舰速率降低,就会追赶不上。为此克宁汉上将便把所有飞机出动攻击,他相信“维托里奥·万内托”号不止在上午吃了一枚鱼雷,而且(据轰炸机报告)在下午又被炸弹击中过,因此他准备于日落后以海战来给予意战列舰以致命的打击。 另一方面,意海军总部和伊亚金诺上将却起初假设在海上只有普里汉—威柏耳率领的巡洋舰,后来又以为这些英舰都已向亚历山大港回航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情报来证实这些估计的正确,相反的,却至少有某种理由来设想敌人有进行夜战准备的可能。假如海军总部和伊亚金诺上将认真考虑这一方面的可能,那么后面所描述的一场夜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或至少可以使损失不至那么严重。 因此,28日晚上,在总部和在海上的意大利指挥官们对于情况都做了错误的估计。这个错误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尽管这些后果也是由其他偶然条件所造成的。 18时从亚历山大港转给克宁汉上将的一份命令被意方截译出来了,于是伊亚金诺相信日落时英鱼雷机还要对意舰发动攻击。18时23分有9架鱼雷机出现,它们在意舰高射炮射程之外盘旋观察一个小时而没有受到干涉,而意大利军舰却奈何它们不得。18时51分日落了,19时20分在黑暗来临之际,敌机开始飞近了。当意舰放出烟幕来遮蔽自己的队形,同时巡洋舰打开探照灯意在使敌机飞行员张不开眼睛时,情况是十分紧张的。19时25分在外围的驱逐舰看见敌机前来攻击了,于是各舰都撒开高射火网。空袭持续20分钟,有好几次发生令人胆战心惊的局面。意舰在黑暗与烟幕中熟练地机动,虽然彼此相距很近而队形又是异乎寻常的。敌机飞行员在意舰的强列炮火前感到惊慌而胡乱投下鱼雷。在高射炮停止射击后,看来好像什么舰也没有受伤一般,可是不久便知道“波拉”号在空袭结束时吃了一枚鱼雷,走不动了。 此时海军总部已经通知伊亚金诺上将说,17时45分无线电方位表明,在“维托里奥·万内托”号现在位置的75海里外有一支英方部队在活动。从这一报告中伊亚金诺判断,这充其量不外是几艘英方驱逐舰在执行夜间巡逻罢了,由于海军总部转发此项情报时没有提出什么看法,这就使伊亚金诺更其相信自己判断的正确。于是,20时18分他下令给第一分队的卡汤内奥司令云援助该队所属的伤舰“波拉”号。在发令的同时卡汤内奥也申请准许派出两艘驱逐舰去援助该巡洋舰(即“波拉”号)。因此20时38分伊亚金诺批准了申请,同时把总部的17时45分的情报告知卡汤内奥。 由于卡汤内奥司令在下文所述的战斗中阵亡了,因此为什么他迟迟才执行命令就弄不明白了。也许他在等待“波拉”号把受伤的详情报告前来也说不定。事实上,他于20时53分接到该舰要求拖带的申请,在几分钟以前卡汤内奥司令曾要求进一步批准他所下的命令,21时06分获得批准后,他下令叫“扎拉”号和“阜姆”号带同驱逐舰“阿耳菲尔”号、“卡杜契”号、“奥里昂尼”号和“季奥贝提”号回航去援助“波拉”号。卡汤内奥司令必定因相信英舰已经远去,所以他便以纵列队形向“波拉”号驶去而以驱逐舰跟随在后面。他把司令舰摆在前卫的位置,也许由于他想首先看到“波拉”号,以便立即决定采取措施。 克宁汉上将一心以为“维托里奥·万内托”号至少已经被一枚鱼雷击中,还受到炸弹的伤害,而且他还相信在黄昏时的攻击中(据其飞行员报称)又被一枚鱼雷击中了。因此他不知道“波拉”号是处于无助的地位,另一方面他错误地认为“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如今不外是一艘在漂流中的弃舰了。因此在黑夜到来以后,他下令在执行侦察任务的驱逐舰去击沉“维托里奥·万内托”号。这些驱逐舰是在普里汉—威柏耳的巡洋舰掩护之下,而英方的主力则跟随在后面,在这个悲剧的晚上意方所遭遇的许多致命的事故中,其头一桩就是这样发生的。 20时32分英巡洋舰“阿哲克斯”号的雷达映出了“波拉”号的轮廓,该舰停在水面不动,人们以为这是“维托里奥”号。普里汉—威柏耳下令驱逐舰以鱼雷对它攻击,他自己则率领军舰去搜索别的意大利军舰,由于弄错了通讯的内容,英国驱逐舰没有进行攻击却继续向北侦察。假如英驱逐舰向“波拉”号施行攻击,那就会引起卡汤内奥司令的注意,而加以防范了。 克宁汉接着也驶抵“阿哲克斯”号望见“波拉”号的地段,他很小心谨慎地前进,一心以为“阿哲克斯”号已经望见意方后卫的驱逐舰掩护幕了。22时03分“刚勇”号的雷达也发现约在八海里处的“波拉”号的影子。因此,克宁汉的战列舰便向“波拉”号所在的方向驶去并准备开火,与此同时,完全不知道身历险境的卡汤内奥的军舰,却有一半的舰员离开战位,以便空出手来去援助“波拉”号。在“阜姆”号舰上,人们已经把拖缆准备好了。 在克宁汉战列舰杀奔前来的同时,卡汤内奥的分队也在向“波拉”号接近。22时25分,驶向“波拉”号的“瓦斯派特”号以及别的英舰,先从雷达里后从视界里发现以“扎拉”号为首的意大利舰群f,但凑巧的事情还不止此:在“波拉”号上人们望见英舰的黑影,以为是意大利的第一分队诸舰,便发射一枚红色的信号火箭以表明自己的位置,卡汤内奥诸舰看见火箭知道是从“波拉”号发射的,因此其注意力便被信号所吸引而忽略了几乎已在另一边和他们平行航进的英舰。 22时28分,最接近意舰的英驱逐舰“猎狗”号向卡汤内奥舰群投射探照灯,其他英舰也跟着探照起来。三艘英战列舰立即以381毫米大炮在直射距离上对意巡洋舰开火,同时又以中口径炮协同英驱逐舰对意驱逐舰射击。再没有比这个更完好的出其不意的机会了。“扎拉”号和“阜姆”号几乎即时失去活动力,被打得一塌糊涂而且发生火灾了。英战列舰迅速发射几发齐射,然后于22时31分转航向右以回避前来攻击的意大利驱逐舰的鱼雷。此后意舰和英驱逐舰纠缠在一起,混乱到不可名状,这时有几艘英舰几乎被自己一方的舰炮所击中。 在剧烈倾侧面陷于烈火中的“阜姆”号舰上,其舰长被迫下令弃船,他自己则于23时15分随舰沉没。“扎拉”号舰上烈焰腾腾,也奉到弃船的命令,因为火势太猛无法控制也无法守在炮位上了,可是由于该舰下沉较慢,有一批舰员在副长带领下自动去爆炸弹药舱,卡汤内奥司令和舰长还在舰上,当“扎拉”号于24时30分发生爆炸时,把这些军官和多数舰员全都带到海底去了。 在驱逐舰“阿耳菲尔”号上面,尽管在第一次被击中后死伤累累,损害惨重,而幸存者们仍然设法使机器开动,当他们见有一艘英驱逐舰经过时,便尽力所及地向之开火;恰好在舱面一片废墟中有一门鱼雷发射管没有破坏而鱼雷兵们仍然镇静地守在战位上,因此有一个少尉便对英驱逐舰发射三枚鱼雷,但该舰倾斜过甚,以致鱼雷均不能命中。一会儿“阿耳菲尔”号便处于另一艘英驱逐舰的炮击之下,此时该舰倾斜愈甚,舰长便下令弃船,他自己却不肯走上救生艇去,他十分镇静,燃起一根香烟并转而照顾伤员,不久便与舰一齐消失了。 在火灾中完全失去控制的“卡杜契”号舰上,舰长采取措施自行沉没;在沉没之前他一直留在舰上。“奥里昂尼”号有一部轮机被击毁。但却利用另一部机器行驶以撤出战斗,经过一段危险万状的航程之后,终于抵达卡拉布里亚水区。位居队列最后的“季奥贝提”号是唯一未受损害的一舰,它毅然驶前攻击,在敌炮弹扫射之下而敌炮射程又已达到零点,其势不能恋战,于是该舰放出烟幕,撤出战斗。 在这一段时间里,“波拉”号成为悲剧的旁观者,却又无力插上一手,因为它已完全失去活动力而它所受到的损害使其重炮陷于无法转动的境地,辅炮的弹药也无法运送上来,它时刻在等待英国人前来结果它,于是舰长便下令把海水阀门打开并下令弃船。可是英国人却不注意到这艘伤舰的存在,它终于在0时20分才被英舰“哈弗克”号所望见,却又舍之而他去而没有施加攻击。1时10分“哈弗克”和别的英驱逐舰又复回来,对“波拉”号发射几发炮弹,便又莫名其妙地走了。“波拉”号下沉十分缓慢,由于海上黑暗而又寒冷,有少数水兵宁可回到舰上去等待,舰长见海上已无敌人,而该舰虽已深深陷入水中却还不曾发生倾斜,便下令缓沉以冀万一有援军到达。 可是大约到了3时左右,几艘英驱逐舰又来了。当他们看到这艘寂寞而宁静的巡洋舰已有半数舰员离舰而海水已掩没到甲板了,桅杆上却还高悬着意大利国旗,便大为诧异,英领队驱逐舰“哲维斯”号便靠泊“波拉”号并移去其留在舰上的258名幸存者,最后离舰的是舰长。(当时英宣传机关大放厥词说“波拉”号舰员惊慌万状而又一片混乱。克宁汉上将又反复同样的宣传,这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后来英舰用两发鱼雷把“波拉”号击沉。这一场遭遇战虽然发生在离开马塔潘角西南100海里左右的海面,却在战史上仍然和马塔潘角的名字扭在一起。 当天晚上所发生的种种情况,也许要成为海军史家多年争论的资料,而其中有若干点还会永远也弄不清。别的姑且不论,双方所提供的情报和解释,就各执一词。英国人一致认为(也许今后还是这样)他们看见一艘“科利昂尼”级的巡洋舰率领着看“扎拉”号在内的舰群,他们宣称击中该巡洋舰使它发生火灾并看到它撤走。就意方所知,这样一艘巡洋舰肯定就没有在场。此外,英国人宣称他们看见在“扎拉”号舰群后面还有一群意舰,二者曾互相狠狠炮击一场。但事实上伊亚金诺的舰群不独没有开过火,而且还远在40海里以外——事实上连普里汉—威柏耳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找也没有找到它们。在“波拉”号舰上的人们宣称他们看得清清楚楚有5艘军舰起火,但在场的却只有4艘意舰在焚烧中,第5艘是谁?是否就是英国人所望见的神秘的巡洋舰?既然意英双方都宣称除上述情况外别无其他损害,那么这又可能是淮呢? 探照灯的光柱、炮口的闪光以及火焰的反照都被水平线上的其他意舰望到了,可是由于卡汤内奥的军舰来不及发出有关遭遇战的任何情况,直到黎明才由“奥利昂尼”号和“季奥贝提”号发出零星的报导。为此原因以及由于“维托里奥”号已处于没水较深的状态,伊亚金诺上将在对于情况没有获得明确概念以前,不想率领其军舰去盲目地冒险,因此他继续向塔兰托港航进,于3月29日下午到达。 在遭遇战的战场上此时有几十只救生筏到处漂浮着,上面满载着幸存者。克宁汉上将颇有风度地把他们的状态和位置用无线电通知意海军总部。但由于消息来得很迟而距离又如此遥远,以致救助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而且实施得较晚,幸存者们所承受的痛苦简直是不能想像而且也无法形容,尽管条件如此,事实上每个人都以高贵的勇气,巨大的决心和不可动摇的信念坚持下去。归根结蒂,那天晚上有3,000名的意大利水兵葬身鱼腹! 现在让我们对这次作战提出若干结论。作为整个行动的关键所在的三个先决条件,一个也没有实现。从桑德兰式飞机在西西里附近望见第三分队之时起,出敌不意的因素就告吹了。由于政治上的动机,以致虽已暴露行踪却不能改变决定取消此次行动,这些情况上面已经叙述过了。我们缺乏有效的空中侦察,意海军总部所获得的少数而不准确的报告,使它对海上情况无法构成一幅明确的景象,而侦察机又不曾把从亚历山大港出发的整个英地中海舰队就在意部队不远处活动的关键性的情况侦察出来。由于意飞行员对无线电频率的误用,其结果使某些报告到达得很晚。 虽然看来有一些友军的战斗机于下午飞抵卡汤内奥分队的上空,可是插手的时间甚短而效果又甚微——事实上28日一整天里英侦察机都在意部队附近盘旋着。再说,假如在“维托里奥”号和“波拉”号吃了两枚鱼雷之后,事情的发展就止于此,那就已经够严重的了,但那两枚命中鱼雷的间接作用,却成为克宁汉上将取得战略成效的决定性的因素。 尽管三个关键性的条件没有出现,而行动没有因之而中止。加夫多斯岛附近的遭遇战是意攻势行动中的一个漂亮的阶段。由于敌鱼雷机之完全及时的插上一手,使意方功败垂成。在下午敌机空袭之际,意大利各舰的配合是非常出色的,因而英方在付出一名飞行员的代价下,才能以一枚鱼雷命中“维托里奥”号。同样漂亮的是伊亚金诺上将在雾中和黑夜里匆匆编成一个有效而难于即时编成的保护性的队形。“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在空袭之下只开动一半的机器竟能在舰尾平没水中的状况下,以20节的速率航行420海里的距离,这个奇迹的取得,应归功于组织良好和舰员的熟练。 虽然缺乏有效的空中侦察,而就已知的因素而论,本来可以促使海军总部和伊亚金诺上将提高警惕,感到至少英舰队有在不远处出现的可能。假如有此警惕,则夜战或则可以避免,或则在受到较轻损失下结束。但克宁汉的战术成就则主要归功于雷达的使用,而意海军那时对雷达还毫无所知。这个成就也还由于出现了接二连三的意外,使意方的损失有加无己。假如“阿哲克斯”号于20时33分望见“波拉”号之后,英驱逐舰立即发动攻击,或则克宁汉到达“波拉”号所在地区比卡汤内奥早几分钟,则事情的演变又会大不相同。另一方面,必须肯定地指出英方于夜间猎取意舰的行动是完全失败的。和意第一分队的遭遇也不例外,因为双方都是由于纯粹的偶然因素而冤家路狭碰在一起。摧毁意战列舰是克宁汉预期于28夜完成的主要目的,而在他报告中承认“‘维托里奥·万内托’号虽已受伤却被逃脱,这是深可惋惜的”。 比战斗技术的考虑更为重要的是意大利绝大部分的舰员的行动表现,总是值得最高的赞扬的。冰冷的海水淹没了无数的英勇壮烈的事迹,但有许多则已经为人所知而值得更加详细的叙述。 在本章开头里我们曾叙述到意海军对切断埃及—希腊的航运不仅采取用水面军舰进行攻势巡弋如上面所述的那样措施,而且还运用特种攻击部队和潜艇进行作战。3月27日晚上有两艘意驱逐舰从勒罗斯岛出发渡过爱琴海,并在苏扎湾附近送出6只爆炸快艇。意海军经过六年的工夫对这些爆炸快艇和别的种种手段进行最机密的实验发展,并在苏扎的作战中取得初次的成绩。后面我们将叙述其经过的详情,但这里只消指出英巡洋舰“约克”号、一艘大型的军用油船和两艘货船在苏扎湾被击沉了。 展开于克里特岛南面的意大利潜艇,几天后取得了另一场重要的成就。潜艇“昂布拉”号于3月30日晚上的巡逻中,上浮水面攻击,并击沉英巡洋舰“邦纳文彻”号。另一成就也是于同一晚上在同一地区由潜艇“达加布尔”号取得的,它对伴随一支船队的若干敌舰发射了两枚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