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玮希国际学校|对于神奇的材料的探索之路

《庄子·天下》中写到:“辨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能够体会天地万物的不同之美,能够知了天地万物的生存道理。天地万物之美,只有沉浸其中,去探索其中的神奇与奥妙,方能感受万物既伟大又渺小。在“世界如何运作”的超学科主题下,长沙玮希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奇妙的材料世界,探索材料的来源、性能和使用。
此次探究我们可是有备而来!在寒假里,我们便开始在家中寻找材料,了解材料的特点,并与同学之间分享视频扩充我们对于材料的认识。
返校后,我们小组合作探索,发现了生活中各种物体都是由不同的材料制作而成。而一种物体就可由多种材料构成,例如生活中常见的杯子可以由金属、玻璃、塑料、木头等多种材料制成,原来材料是这么神奇!
在这过程中,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能动性,主动观察材料,了解材料的性能以及利用不同的材料创作作品的兴趣和热情。下面就让我们一同看看一年级的小豆包们是如何认识探究神奇的材料!

对材料有初步了解后,孩子们观察自己的学习用品、教室物品,并在校园探险寻找不同的材料,通过触摸,感受,拉伸,折叠,揉捏等操作了解材料有哪些性能。
“这个可拉伸!“这个可折叠!“这个易碎!“这个很硬!”“这个摸起来是光滑的!”……每一个发现都让孩子们惊喜满满。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思考,将自己的发现积极地与同伴分享和交流。
在阅读《三只小猪盖房子》时,孩子们利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分析三只小猪它们在盖房子时所用材料的优缺点,从材料的性能着手,从绘本中提取信息,分析运用了不同材料所盖的三幢房子的特点,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得出结论:材料的应用与材料的性能息息相关。
为了更好地深入探究,让孩子们更加清楚地了解由材料到物体的转变,我们设计了一些动手操作和小实验,如:黏土制作、再生纸制作、塑料实验观察以及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小衣服等。
在数学课上我们还用了不同的材料制作七巧板;艺术课上孩子们通过收集不同的材料创作collage,看着不同材料在孩子们的巧手搭配组合下变成了一幅幅作品,真是太神奇啦!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组内讨论,解决问题,记录内容,角色分工,让自己的的沟通能力和社交技能得到了锻炼与提升。
在结题展上,孩子们向大家介绍自己作品使用的材料、作品的特点,分享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并把同家人一起创作的塑料手工向大家展示分享,小伙伴之间相互交流,互相欣赏。并在学习了材料单元后,孩子们回到家中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所学所获,一同践行“循环利用、使用环保材料”的理念。
通过本单元的探究,激发了孩子们对不同材料的探究兴趣,促使他们更加深入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以及材料的使用,进而进行加工创作。也在不同的实验活动中,培养了孩子们积极探究、勤于思考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