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汉人唐朝影视:VR影视制作,与传统影视的连接及不同
北京汉人唐朝影视:VR影视制作,与传统影视的连接及不同
VR影视制作跟传统影视制作环节大致类似,都是先有策划、大纲,然后有剧本、分镜、概念设计,再到拍摄、后期等,但每个环节又都不太一样。
首先,VR影视编剧一般是受过专门训练的,或是对VR有比较深的认知的,在创作过程中要有比较好的空间感。
其次,VR影视基本的视听语言不是以镜头为单位,而是以空间为单位,所以要求导演对于分镜头的设计,对于现场的把控都需要带着空间思维。而拍摄现场一般只有演员,其他人都需要躲起来,导演会在另一个房间带着VR头显进行监看。
此外,VR影视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后期前置。由于VR影视的拍摄比较复杂,是先用360度的相机去拍摄,再在后期进行缝合抹除,所以一般在VR前期策划阶段,后期制作总监就会介入进来,去判断哪些内容是可实现的,哪些难度会比较大,以防止可能出现的问题。
但在人员构成上,一个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VR剧组,后期人员可能会多一些。整体来说,目前VR影视的创作者一大半还是从传统影视中过去的,如从视效、动画、游戏、数字艺术、线下表演等领域转到了VR创作。
而在作品的题材类型方面,VR影视创作者与观众期待之间目前也存在着一定的gap(缝隙),特别是在国外,VR影视创作者很多是独立导演,他们偏向于做更艺术性的探索和表达,VR作品类以艺术片和纪录片为主。
但从观众端的诉求来看,实际上观众更希望看到更多的虚构类故事,比如科幻、悬疑、惊悚、恐怖、奇幻这种比较重类型、偏商业化的内容。所以,目前来说VR影视的市场化没有做得那么好。
但这种沟壑的存在,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可能性。我认为,在VR影视的题材选择上,有几种类型是能发挥VR优势的:一是能发挥VR沉浸视听的特点,比如很强的视觉奇观。二是强氛围感的,比如悬疑类题材的氛围感能在VR里得到很好的放大。第三,VR里演员跟观众可以有面对面的互动和产生更强的情感连接,一些偏粉丝向的内容也是适合的。
在目前阶段,VR原创内容和IP改编内容都有,但在发行上更容易获得成功的还是以IP改编为主。一方面IP的量级和影响力已经为VR改编打下了观众基础,另一方面,VR改编IP的版权费也并没有传统影视IP那么高。此外,许多IP方也将VR作为他们剧宣的一种手段。
以《棋魂》为例,VR作为该IP的一个衍生体验,其实是跟正片的创作有一定的关联或者互补性的。比如很多观众对于剧版《棋魂》结尾意难平,我们就在VR作品里给观众圆了这种意难平,很多观众反馈特别好。所以从创作的角度来说,VR创作如果能够及早介入IP,会更好。
除此之外,VR影视也是IP衍生的一个非常好的新方式。通常情况下,只有像迪士尼乐园、环球乐园,以及一些大的影视剧IP,才有能力去做线下的主题展,通过物理空间让观众走进IP世界,但是VR其实可以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在虚拟世界中建立一个主题乐园,直接让游客走进IP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