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疗这片蓝海该如何投资?
夏日炎炎,星空君顶着烈日骑一辆摩拜跑到最近的采血点献血。
一路上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最近美团APP拿掉了扫码打开摩拜单车的入口,又改回了使用微信小程序?
两种可能,美团可能要剥离摩拜业务,或者腾讯对美团施加了影响(摩拜虽然不赚钱,但活跃度尚可,对于微信支付促活至关重要)。
想着想着,就到了采血点。
选择这个时间献血有两个原因,一是距离上次献全血已经满半年;二是到了暑假期间,大学生返家导致血库告急给我发了短信。
献血前会有一个初筛的过程,献血车上有一台设备,进行指尖釆血后,大约两分钟的时间输出血型等主要指标的结果。
这台设备,叫生化分析仪。
随着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的快速崛起,这种曾经价格高高在上主要依赖进口的设备,已经降到5、6万一台,除了献血车可以方便使用外,社区门诊也都开始纷纷采购,方便快速输出验血结果。
采血称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称重设备,用的是韩国森通,目前类似的国产设备已经开始进入市场,全面国产化指日可待。
采血称的市场需求不算大,需求量大的,是生化分析仪。
但据统计,中国市场上,生化分析仪以罗氏、丹纳赫、西门子为主,三者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50%。
这意味着,国产化替代具有很大的空间。近年来,受益于迈瑞医疗等国产巨头的技术升级,各级公立医院的仪器国产化进程全面提速,如果想要采购进口设备,是要给财政部门申报填表的。
01
科华生物,生化分析仪的老字号
按说这个行业当红炸子鸡是迈瑞医疗等巨头,但除了头部企业外,腰部甚至脚部企业,都是值得关注的。
科华生物算是这个行业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代表,公司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从事医疗诊断产品的研发和生产,40多年过去了,却被新的“小字辈”超越,甚至好曝出了并购的子公司拒绝接受审计的情况,导致公司挂上了ST标志。
科华生物拥有辉煌的历史,总部位于上海,在意大利、深圳、西安、苏州等国家和地区设有研发和生产基地,现有员工近2000名。公司设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人事部批准)、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免疫诊断试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上海体外诊断试剂技术创新中心等,是经上海市主管部门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
不过,星空君相信闹剧终归会结束,而拥有技术和人才的科华生物,终究会步入正轨。
诗人西贝有一句诗:我的人生分两段,遇见你之前,和遇见你之后。
2018年,科华生物收购了天隆公司62%的股权,带来高达3.9亿的商誉。在2018年以前,科华生物以代理国外的医疗诊断产品为主,自研产品只占很小的比例,2018年以后,在天隆公司的带动下,公司自有产品成为主要营收构成部分。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在控股天隆公司之前,十几年来,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基本稳定,是典型的“小富即安”型。从控股天隆公司开始,公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除了营收结构变化外,公司的原董事长唐伟国先生将位子交给了胡勇敏先生,后者曾任贝尔斯登亚洲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香港董事)、新加坡淡马锡控股董事总经理。到了2020年,胡勇敏先生又把董事长的位子交给了周琴琴女士,她同时是珠海格力房产有限公司董事长。
公司管理层从技术骨干主导型,转变成了资本运作主导型。
02
一场闹剧
公司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报,净利润只有上年同期的十分之一。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暂时对天隆公司不并表;二是上海疫情对公司影响严重。
公司在年报中称,因天隆公司管理层违反本公司对控股子公司管理规章制度的规定,违反天隆公司《公司章程》规定,拒绝履行天隆公司董事会做出的决议,拒绝配合本公司聘请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开展2021年度审计工作, 公司目前已经无法取得天隆公司的财务资料,无法掌握天隆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资产状况及面临的风险等信息,公司对天隆公司的管理控制无法得到天隆公司管理层的执行。
事情的来龙去脉,从2018年并购说起。当时双方约定分两次交割,第一次62%,在2018年完成,第二次38%,在2021年完成。
众所周知,2020年出现了新冠疫情... ...
西安天隆推出核酸检测整体解决方案,2020年西安天隆营业收入、净利润飙升至20.79亿元和10.86亿元。
因此,2021年科华生物去交割剩下的38%股权的时候,天隆公司不干了:我比当年更贵了。
并且,天隆公司倒打一耙,起诉了科华生物,根据陕0112财保546号《民事裁定书》,当地司法部门冻结了科华生物62%的股权。
星空君认为,尽管搞的非常不愉快,但双方和解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随着核酸检测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集采价格逐渐降低(部分城市已经降到3.4元甚至更低),超额利润不复存在。而天隆和科华生物的互补性非常强,可能会以资本运作的方式实现双方的共赢。
03
未来的发展
如果不考虑上海疫情的影响,公司的原业务一致比较稳定,尤其是代理业务,近五年来营业利润基本维持在2-3亿左右。
虽然有“买办”的嫌疑,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一直存在的,星空君认为,历经风雨,公司终归回回归平稳发展。
但是,公司的未来还有一个隐患,目前公司无实控人,且高管层大多不是从事技术的大拿,而多为跨界资本运作选手,能否将公司导向正确的方向,还需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