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中路与切侧路
因为电影《叶问》系列,很多人都知道了“切中路”这种打法;我举一反三,将由左右两侧切入的打法称之为切侧路。武术界对此似乎没有统一的叫法,也找不到相关的资料。以我个人对观看过的武术搏击视频进行总结,徒手对战的打击方向其实就是非中即侧。切侧路可以形成双手对单手的优势,切中路则可以在对手收招前乘虚而入。
切中路的方法可以参考咏春或截拳道,反正用太极拳的内功打的就是太极拳。电影里,叶问战胜龙卷风的决定性招式,其打法准确地说应该是正切侧击;在架住对手攻击的一瞬间,正面突进切中路,然后击腋、掰肘、劈颈,以这几下削弱龙卷风的行动力,再衔接后面的杀招取胜。综合格斗里的一些KO,通过正面佯攻,在架住对手的一瞬间,从侧面抄起拳脚,直击对手的下巴取胜。上述两者的区别在于内侧击和外侧击,以手臂为分界;但走位或站位都是切中路。在一般的认识里,切中路必击中线;但电影里就没这么表现。
切侧路的方法在擒拿和太极拳里有比较直观的体现,总的来说就是“对角线原则”:即右手接右拳切敌右侧,左手接左拳切敌左侧;可以自己走位或让对手位移。杨式太极拳里的招式较多是切侧路的打法,切中路的打法相对较少。